来源: 喻京润
本来自贺瑾(John Horgan)掛帅以来,笔者看好卑诗新民主党的发展前程;本来笔者向来喜欢就事论事,不愿指名道姓;本来前日还指天发誓,不再就公校罢工这劳什子码字,实在不想再凑这个热闹了。可是,上周日在温哥华美术馆前面发生的一幕,实在让人难以自抑,不得不食言再就此事絮叨两句,一吐為快。
当时在温市美术馆前有支持教联和反对教联的集会,有媒体隨后这样报导:“新民主党省议员关慧贞和艾美宝(Mable Elmore)也到场支持教联。关慧贞批评省府对解决工潮问题一拖再拖,未有听取家长意见,促省府赶快想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就此打住,笔者强忍不住,谦卑地对关慧珍省议员提出四个问题:
一问:就“未有听取家长意见”,华人家长算不算家长?不少华人家长反对教联狮子大张口,挺省府原则立场,算不算“家长意见”?即便相对於整个卑诗省家长总数,华人家长可能居少数地位,但在民主社会,少数人的意见算不算意见?还是真如在美术馆前集会的戴口罩的华人家长们那样,只能闭嘴?难不成民主的核心价值就是只许我说话,不许你说话?
二问:到底能不能“边上课边谈判”?為什麼漫长的暑假享受著带薪休假,却总是偏偏选择开学在即开始罢工?请问谁来保护孩子们上学的权利?教师要爭取他们想要的,那学生们谁管?学生们的权利呢!? 日前有线民这样直言:“绑架无辜学生作為筹码,贪得无厌地压榨大眾,下作程度即使黑社会也无法相比!”虽然用词有点不雅,但是相信这位线民朋友实在找不到更雅致的辞汇来形容此事。
三问:批评省府对解决工潮问题一拖再拖,而问题的关键是谁在一搅再搅?谁是真正的动乱之源?首先需要澄清的是,笔者並非袒护省府,对於此事笔者对省府也一向持严厉的批评態度,作為卑诗省教育方面的主要问责单位,在公校孩子们至今无学可上的问题方面,省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某种程度上讲,省府和卑诗教联都是在搞“公器私用”。但是批评省政府,並不等於可以推卸卑诗教联的责任,如果把卑诗教联的责任推得一乾二净,声称是他们站在维护学生利益的正面舞臺上,这与客观现状相差太远,指鹿為马实在让人不能接受。坦率说,我们在这里所要求的很简单,就是还孩子们一份上学的权利,而不是政治上支持谁的问题,那只是政客们所关心的,更是居心不良的政客们所关心的。需要强调的是,孩子上学的权利在加拿大应该受到国家宪章的保护,保障孩子受教育权利是每一位教师的社会天职和法定义务。
四问:决定罢工為何只是教师自己投票?那些公校没有加入工会的教师有没有给孩子上课的权利?那些非工会会员的教师们的权益谁来维护和保障?在卑诗省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太多工会会员的顢頇行径,当时温哥华货运码头司机工会罢工,有没入工会的货柜司机工作,甚至遭射黑枪。卑诗教师中多数、甚至是大多数都是白人,这应该是一个不爭的事实。而在温哥华美术馆前面支持教联者,基本上都是白人面孔,这里面有多少教师家属?这里面有多少各工会会员?他们同气相吸同声相求,甚至用肢体来衝撞居於少数的华人家长,与工会作风如出一辙。而这些华人都是纯粹的家长,他们没有从政从教的资格,难道他们就连站在温哥华美术馆前面默然举牌的权利都没有吗?被教联支持者们热爱簇拥的关慧珍女士,当时您是否也移尊步,来关注一下被变相驱赶到马路牙子上的华人家长们的心声呢?当时有位坐轮椅的白人老妇也在现场表达对教联的不满,却也遭到教联支持者的干扰。
想必其他人还会有更多的疑问待解。
非常感谢尊敬的关慧珍女士,在政务和家务百忙缠身之际,抽身在闹市中心為我们做了一个极好的示范,使我们这些对决策无缘置喙而只有区区一票投票权的草民们,对“华人参政”有了一个新的体认,有了一个新的参照视角,有了一种跨越族裔界限、任人唯理的新选择。
她就是个党棍,那里有捞取政治资本的好处她就去那里,一个非常现实非常投机的政客。
这里也不是天堂。哪里都有邪恶。因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教联攻击BC家长联盟的事一般人都会批评教联。 应该采访一下关慧珍, 看她怎么说。
不能这样吧!要是省长的儿子在公校,是否就更应该向老师施压? 这内在的逻辑是什么, 能请教吗?
关没做错,她明确表立场,不需要问她。她是票王,华人不选她,她在她的选区照样当选。
偶来代关慧珍回答
1)你也说是少数意见了。少数可以得到尊重,但少数别妄想做主。
2)不能边上课边谈判,否则还叫什么罢工?否则省府怎么还会好好谈?
3)动乱都出来了,到底是国移,帽子一套一套的。说到底,罢工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常态。不习惯的话,请回流。
4)全职教师都是加入工会的,没加入的只是on call的教师。如果全职教师罢工,学校就找on call的来,那罢工还有和意义?
总之,该国移对本地社会一知半解,用国内的思维看这里的问题,总以为民主社会里自己的权利大得没边了,其实连本地的规则都不明白。
呵呵,国移的通病。。。:l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