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不愁 寫道: |
既然你裝不懂,我就簡要介紹下:
1)美國汽車工人失業,遷怒日本人
2)以為陳果仁是日本人
3)發生爭執,打死了陳果仁
4)打死也就打死了
|
不就是個個案嗎?
按你頂樓的立論,事件即使不必趕上二戰“日裔集中營”那樣,也得有點規模才算吧。
浮生半日 寫道: |
而且還得這邊的華人抱團才行。看來北美排華是大趨勢啊
|
嘿,那個時候,北美這邊的華人都來自於廣東的5個小城(five county), 都是賣豬仔過來修鐵路和挖金礦的,別提有多抱團了,留辮子,穿唐裝,不說英語,只說廣東話,聚居在唐人街,以嫖娼和賭博為主要娛樂方式(這兩種娛樂方式堪稱國粹,應該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而且不信上帝(在北美早期的清教徒的社會裡,這算異類)。鬼子去參觀了唐人街之後,有點絕望,就誕生了排華法案。當然這個法案誕生的時候,也逢勞工不再短缺,鬼子有了這個選擇,如果西部正在大開發,這個法案還是不可能誕生,所以有一部份人認為鬼子是過河拆橋。但主要的原因還是缺乏融合和溝通,光是抱團有什麼用?不過是一起被排而已。
這個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華人中的富有階層更多參政議政
我愛溫哥華 寫道: |
這個沒有別的辦法,只有華人中的富有階層更多參政議政
|
你這個自動熱貼的標准有點高,偶覺的點擊過一千就可以了。
溫哥華的夏天 寫道: |
你這個自動熱貼的標准有點高,偶覺的點擊過一千就可以了。
|
現在的算法是基於防偽造原則,因為點擊很容易偽造,回帖數量也容易制造,但是多個不同IP的會員參與討論就比較難偽造。
下雨不愁 寫道: |
不是廣東話(廣州白話),基本是說台山話。
|
嗯,說台山話。不過正因為有排華法案,才有了中國的國民革命。雖然在外面是豬仔,但歸國了卻是華僑。各位華僑被排回天朝去的時候,心中充滿了不滿,都知道掙鷹洋易,掙銀元難,但鬼子居然不讓咱們掙了,都是因為國家太弱了嘛,如果我們也有洋槍大炮,轟他娘的,通通的殖民!所以華僑們的革命積極性很高。靠哥哥賣豬仔發了財的孫逸仙先生就積極地領導了華僑們的革命。雖然暴動了N次,每次都草雞了。但卻把中國各地的反清勢力整合了起來。滿清末年,清政府已病入膏肓。武昌城裡激進士兵的莽撞一槍,成為了讓清政府下台而推倒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所以豬仔和排華法案推動了近代中國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