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Zoom:
我对墨子说过,诗写得不好,可以原谅,因人的能力各有高低,但写格律诗不按格律,就不应该了,因格律诗人人都可以学的。当然,如果你受不了芭蕾舞鞋的约束,千万不要强迫自己跳芭蕾舞。人生次才那么几十年,何苦呢?
宁川 _BBCODE_WROTE: |
Zoom-Zoom:
我对墨子说过,诗写得不好,可以原谅,因人的能力各有高低,但写格律诗不按格律,就不应该了,因格律诗人人都可以学的。当然,如果你受不了芭蕾舞鞋的约束,千万不要强迫自己跳芭蕾舞。人生次才那么几十年,何苦呢?
|
与宁川老弟谈芭蕾,格律及普通话:
“如果你受不了芭蕾舞鞋的约束,千万不要强迫自己跳芭蕾舞。”宁川老弟总喜欢这样说。我想在宁川老弟的思想里,芭蕾就是一种固定的套路。且慢宁川老弟,请google一下,你会发现真正的芭蕾和你想象的好像也不尽相同。芭蕾从宫廷到大众,从以男为主到女主男辅,从长裙到短裙,再发展到以脚尖舞蹈。舞蹈的改革始终贯穿着短短500年的芭蕾历史。
可宁川老弟在格律诗上始终抱着古老僵化格律而不肯改变,还要对别人横加指责。记得宁川老弟说过,新的规则没出以前,还要延续旧的规则。其实新的规则早在汉语拼音的发明和普通话的推广时就有了。宁川老弟可能要问,“新的格律书呢?”。我的回答是不需要了,因为有了拼音,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分出平仄。
普通话的推广是中国语言的又一次飞跃,可以和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相媲美。为什么选择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而没有选择保留了较多古汉语发音的广东话呢?本人在此不敢评论,留给对此有见解的读者。
我们作诗对对,为什么不用一个全国人民都可以读可以懂的方式去抒发呢?非要把自己套在一个上千年的人为的桎梏里面,这样的结果只会把诗歌这种来自于劳动人民的文学形式推向消亡。
请宁川老弟指正。
顶的不好瞎顶小妹:
我从来不会首先攻击别人,既然你已开了头,我也不客气了,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称呼,请不要乱给人赠送衔头,即使这是免费的。
本来,我是不会与一个不懂格律的人讨论格律的,自从我在网上投出第一篇有争议性的稿《传销——一场必输的游戏》后,就有文友劝我:与其浪费时间去复跟贴,不如多写几篇稿赚稿费,即使你说服了别人,你会得到什么好处呢?既然你那么固执,我就少赚点稿费,多说几句无聊话吧,无论你是否愿意听。
你所说的新格律无非是那些误认为普通话的平仄就是格律的平仄的人,他的看似格律诗的诗受到指责时而为自己辩护的一种歪理。任何一种改革,必须得到公认,并有一定的理论专著作基础才能成立。而这些改革者都是精通旧制的行家,不是由某几个外行人随便呼吁一下就形成一种新制。这就是为什么几千年了,中国诗才由古体、近体到新诗经历了三次大改革(词曲也是一种诗体)。这三种诗都有不同的形式,你想写什么体,就得按什么形式去写。小妹为什么那么顽固不化,一定要把普通话的平仄套在近体诗中呢?这不是屈从于近体诗,向它投降吗?格律诗终究不是现在文化的主流,只是那些爱好者的娱乐,当然,如果你功力够,它也可以表现任何主题。正如去年广州诗人徐续就以一首古体《中华魂》获得当今中国诗人状元,并去人民大会堂领奖。
不懂就是不懂,为什么要装懂呢?还以什么新格律大声叫嚣。为何你就没有五四青年的气魄,来个彻底革命,用新的诗体取代旧的诗体。新诗不是更能发挥大众的语言吗?
别以为我对普通话有偏见,从小到今我都认为普通话是所有放言中最好听的语言,直到80年代末,我才开始慢慢接受粤语电影和粤语流行曲。有人到北京旅游,导游说,建国后讨论哪种语言做国语时,普通话以一票之差胜了粤语。不知他的话又没有根据,如果有,我还是认为这一票太重要了,因为只有普通话才有资格胜任国语。
哦,看来宁川不一定是老弟,应该是个小妹也未可知。很有幸头一次听到有人称我为小妹。哈哈,一把胡须,满脸褶子,实在是受之有愧哇。且把小妹之称回赠给宁川,如有不当,欢迎来砖。
其实我是就事论事,如果宁川小妹认为我在攻击你,请你反击,老朽是不怕什么攻击和反击的。
好吧,让我们说说平仄。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最有争议的发音就是入声。在格律诗中入声算仄声。一些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变成了平声,另外一些变成了上声和去声。现在就是这些变成了平声的古入声成了新旧的争论焦点。
诚如宁川小妹所言,近体诗需要依照一定的规矩去写。但我想规矩是人定的。即使古代的格律韵书也不止一本,不同的朝代会根据当时发音的主流去修订以此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其实近体诗在广大劳动人民当中还是相当流行的,请不要把它归入你们的文人贵族行列,这样会毁了它的。所以我说,律书既然以前的人可以修订,为什么我们现在反而不能动了?既然普通话现在是全国的标准语言,以普通话来修订韵律以使近体诗在广大劳动人民当中更为广泛的流传,这样才使文学之道。
当然,如果大家都可以用近体诗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些自命不凡的“文人骚客”会感到失落。所以他们抱着宁死不脱大褂的想法,一味拒绝新的东西,指责别人什么都不懂。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顶的不好瞎顶:
你好象没看上贴,你所说的改革,五四时不是很多专家尝试失败后才走出了一条新诗的新路吗?为什么还要紧抱已被五四抛弃的换汤不换样的所谓新格律不放呢?看来你的思想真的僵化了。
宁川 _BBCODE_WROTE: |
顶的不好瞎顶:
你好象没看上贴,你所说的改革,五四时不是很多专家尝试失败后才走出了一条新诗的新路吗?为什么还要紧抱已被五四抛弃的换汤不换样的所谓新格律不放呢?看来你的思想真的僵化了。
|
说得好,人老了难免反应迟钝。不过以宁川小妹你博学多才,思维敏捷,为什么也死穿着大褂不愿脱下呢?难道一次的改革失败我们就可以作为不再去改革的理由吗?
很佩服你在格律上的造诣,但你的食古不化和自以为是让我实在是难以恭维。
宁川 _BBCODE_WROTE: |
顶的不好瞎顶:
你好象没看上贴,你所说的改革,五四时不是很多专家尝试失败后才走出了一条新诗的新路吗?为什么还要紧抱已被五四抛弃的换汤不换样的所谓新格律不放呢?看来你的思想真的僵化了。
|
另:五四的新诗好像并不是对格律的改革。新诗是白话文的推广以及中国因受西风影响才逐渐出现,其作品形式、风格脱胎于西方文学中的诗歌。
瞎顶妹:
当然可以,只要人民大众接受的东西,我也会跟风。问题是你尽的力还不够啊,希望不日看到小妹你能扭转乾坤。但可以断言,那些含羞答答,换汤不换药的改革,始终成不了气候。
每一种文化都应不受破坏而受到保护,总不能说长城的结构与当代建筑理念不同而对他进行整形吧。
宁川 _BBCODE_WROTE: |
瞎顶妹:
当然可以,只要人民大众接受的东西,我也会跟风。问题是你尽的力还不够啊,希望不日看到小妹你能扭转乾坤。
|
对妹这一称呼再惭愧一次。不过网络嘛。随你叫了。哈哈。
对,我尽的力不够,远远不够,这就怪我年轻的时候没有高瞻远瞩的弃理从文。
希望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努力,让宁川小妹早日回到劳动人民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