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墨子先生的父親真是教導有方,意思應該是一樣的,對一般的愛好者來說,真是摸著石頭過河,不用著急修行水上飄之遠古神功,再說功力也不夠哇,可是河還是要過的嘛.
另,准備的回答是給樓主的, 呵呵呵.... 如果時間從來一次,嗯,可以說你的回答一點都不意外.
看了大家的討論總算有點明白了。我說以寧川之大家寫的羊城八景我怎麼讀著連韻都不押呢!敢情用的是古韻或廣東話。難怪格律詩越走越窄呢,脫離了人民大眾日常的講話方式了嘛。
游客:
請別拿毛骨悚然的大家嚇人。?讀拙作《通名膨脹》便知道。
游客:
為了你與他人的生命安全,請老老實實去學車,弄懂交通規則,別用行賄、投機取巧的方法獲取駕照。只要新例未正式實施,舊的交通規則永遠有效,盡管有些對現時並不一定合理。
墨子:
謝謝你有這般閒心教悔後輩。其實,我並不主張完全掌握了格律才去學寫詩,應該從戰爭中學會戰爭。只要你肯學,格律一點都不難;格律詩也比新詩容易多。我只是覺得奇怪,不少人打這格律詩的旗號,不斷在報刊發表其違格之作,多年過去了,寫出來的東西仍然違格,甚至有的人寫了一輩子,始終未掌握格律。其實他們根本就沒下功夫去弄懂它,當別人指出他們的問題後,便理直氣壯地找出類似以上網友提出的問題與觀點為其劣作辯護。說到底,就是老子面子第一。
...難怪格律詩越走越窄呢,脫離了人民大眾日常的講話方式了嘛。
這帽子扣得不小哦!
欣賞一種藝術形式(詩詞、戲曲、音樂、繪畫......)當然要對這一藝術形式有所了解才行。人民大眾日常的講話方式只是用於交流,相互間能夠弄懂對方的意思就行,從這一點來說,毛和蔣推廣普通話(國語)可以說是功不可末。要不然,上海人聽不懂廣東話,北京人聽不懂上海話,這國家怎麼統一得起來?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問題的話,如果不要求人民大眾去接受更好,更高的教育,那麼,人民大眾之間的交流也必然是停留在淺層次、低水平上的。這也是為什麼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常常會覺得和普通農民兄弟無法交流,有“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的感覺了。
同樣道理,在欣賞和寫作古詩詞方面也是如此。我們不可能要求“人民大眾”人人都去欣賞和寫作古詩詞,這一點即使在唐、宋時期恐怕也難做到。而這並不是因為古韻古聲和今天的普通話(人民大眾日常的講話方式)差別大的緣故,而是因為興趣點和知識水平的積累使然。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在KTV包房裡聽到一位老兄在用走調的歌喉大唱特唱的時候,你應該不會去責怪那音樂編的不好,使用了不是“人民大眾”平時使用的語言吧?因為你懂得,要唱好歌,你最起碼要能唱准DUO、RAI、ME、FAR、SO、LA、TI這七個基本音符,如果連這一點也做不到,能責怪錯出在這七個基本音符嗎?
回到古詩詞上面來。今天確實有許多人對古詩詞不感興趣,不會讀,當然更不會寫。但是,這錯並不在古詩詞以及與之相關的格律限制、韻部安排、逗句規則、...... 就象今天的人民大眾裡,能把歌唱的好的人也畢竟是少數(當然,能聽歌的人還是很多,這一點比古詩詞推廣得好)。
格律詩的路越走越窄,這裡面的原因挺多。單純將其歸到和“人民大眾日常的講話方式”不同是不科學也不符合實際的。
我認為,中國的問題,很多是出在教育上!
寧川 寫道: |
墨子:
謝謝你有這般閒心教悔後輩。其實,我並不主張完全掌握了格律才去學寫詩,應該從戰爭中學會戰爭。只要你肯學,格律一點都不難;格律詩也比新詩容易多。我只是覺得奇怪,不少人打這格律詩的旗號,不斷在報刊發表其違格之作,多年過去了,寫出來的東西仍然違格,甚至有的人寫了一輩子,始終未掌握格律。其實他們根本就沒下功夫去弄懂它,當別人指出他們的問題後,便理直氣壯地找出類似以上網友提出的問題與觀點為其劣作辯護。說到底,就是老子面子第一。
|
問題出在編輯,而不是作者。如果編輯懂詩,不發表他/她的爛詩詞,想必為了賺錢,他/她會去研究格律的。但是,既然不合格律的詩詞能夠逃過編輯的“法眼”,唐而皇之地登到報紙上,他/她又何苦去花精力研究格律呢?
發表這些不和格律的詩詞的報紙,身價不會太高的!
寧川 寫道: |
墨子:
謝謝你有這般閒心教悔後輩。其實,我並不主張完全掌握了格律才去學寫詩,應該從戰爭中學會戰爭。只要你肯學,格律一點都不難;格律詩也比新詩容易多。我只是覺得奇怪,不少人打這格律詩的旗號,不斷在報刊發表其違格之作,多年過去了,寫出來的東西仍然違格,甚至有的人寫了一輩子,始終未掌握格律。其實他們根本就沒下功夫去弄懂它,當別人指出他們的問題後,便理直氣壯地找出類似以上網友提出的問題與觀點為其劣作辯護。說到底,就是老子面子第一。
|
哈哈,好大的口氣。以為懂了些古韻就自以為先生前輩。
古韻也好,新韻也罷。既然大家各執一詞,也沒必要再爭下去了。
本來還有些佩服你的才華,現在看看,原來不過是個自詡清高的心胸狹小之輩。
墨子先生學識淵博,言語中肯。在下實在是有點兒佩服,雖然在某些方面不敢苟同。
先做人,後做事。沒有容人之心,自以為天下之大,舍我其誰。這種人寫的東西就是再入韻,和教條僵死的八股文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