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 楼 / 我爱温哥华
- 时间: 2014-1-16 14:54
-
-
第 12 楼 / 子夜歌
- 时间: 2014-1-16 15:05
-
-
第 13 楼 / 黑色Q7男
- 时间: 2014-1-16 15:29
-
第 14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16 19:22第十一站 Fairview
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带着朋友们看过了大海,高山,森林,平原,田园,马场,把Granville半岛转了一小半。不如“进城”看看吧,毕竟温哥华是一个国际化的闻名都市,她的市区又会是怎样一副景象,有哪些人居住于此,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特点呢?
Fairview,过了河,就是Downtown,说是“进城”在这里充其量也就是个城边边,不过已经相当有大都市的感觉了。我们把温西转完,再调转车头,到Downtown玩耍。在河的那边,温哥华的城市天际线如同调音器上的柱状跳跃图画,把一个现代都市的灵动感觉马上掀起到一个状态。但是,我们今天先远眺一下,在进城之前,不如先看看郊外的风景。
Fairview,喧嚣的声音已经很大了,是告诉我们Downtown离此不远。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地盘,他们是温哥华城中最自由的一个群体。这里居住着年轻的学者,刚刚毕业的学生,属于工薪阶层的一批人。不要指望他们会存多少钱,这个年龄段刚刚踏入职场,他们多半会把每个月的薪水花个精光,满足的享受着自由浪漫的单身贵族生活。多数人都是“夜猫子”,精力旺盛,出入酒吧,夜店,沉迷于啤酒和音乐。他们有政治上的诉求,有成为社会主人翁的理想,踊跃参与各种集会活动。
在Fairview居住的这个无拘无束的群体,大多居住于此地的公寓中,在附近工作。他们是“专业”的旅行家,拉美,欧洲,亚洲,非洲,无所不至,累了,回到小窝,自己烹饪自以为是的奇怪“美食”,可能是刚刚从赞比亚学到的“秘方”,打开Jazz,要么Rock音乐,一边吃,一边上网,叮咚,好友带着产地Kelowna的Summerhill美妙的香槟和美酒来敲门了,呵呵,他们是温哥华流行文化的中坚力量,缺少了这个活力四射,想法多多的群体,整个大都市都会黯然失色!没有了他们,还有什么情趣呢?
你会把懒惰,邋遢和与世隔绝这些词和这个群体联系在一起吗?哦,不会吧。恰恰相反,他们是积极,智慧,快乐又充满希望的一族。他们投身于环保和伦理的各种集会和活动,热情灿烂:
- “我为那些把工作视为全部的人感到遗憾,真的需要这样吗?”
- “我有我关注的社会问题,你没有吗?”
- “不喝酒?怎么可以,哦!”
Fairview的常驻人口约为2.4万,这是目前为止我们的“史丹利公园列车号”所看到人数最多的地方了,谢天谢地,呵呵。60%以上单身,95%的房子是公寓,租房比例高达70%。当地居民人数占绝大多数,新移民的数量不到30%,只有不足5%的华裔。70,80年代是Fairview的建设高潮,大多数公寓比较新。
既然Fairview如此靠近市区,生活方面就不说了,那是大大的方便,要啥有啥,吃啥买啥,能说是城市生活吗?呵呵。学校和教育,忘了这个问题吧,至少在这个地方。
Fairview是一个不错的水上运动乐园,False Creek Community Center和Creekside Community Center为大众提供独木舟和皮划艇活动。
Fairview南边到16街,北边到6街,西边到Burrard,东边到Cambie。终于看到Skytrain了,有了Skytrain,一切皆有可能,这个你懂的,呵呵。
没有人会在Fairview看独立屋的,因为12月市场上的记录为0,11月呢?还是0。
可是,公寓楼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12月挂牌117个,成为温西最大的公寓楼市场,售出22个,销售比例近19%,是一个不错的平衡市场,事实上,差一点点就可以称之为卖方面市场了(销售比例20%以上),那么多人来看房子啊,不愁卖,显示出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蓬勃的发展势头,也显示出市场的信心。但是,看看过去5年的数据,由于此地“货源”一直充足,市场上可供选择的房源较多,所以是,卖的还算可以,但不一定赚钱啊,呵呵。5年的房价总体涨幅偏低,只有10%,简直与South Granville 78%的增幅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很显然,这里的公寓不过是一个保值的产品,可是,看这样子,如果涨的这么慢,保不保值就不一定了。又或者说这会不会是大多数买家为了工作就近而不得已的一个选择呢?毕竟距离市中心如此之接近,除此之外,真是不知道还有什么理由非要在此地购置房产而不选择其他更有潜力的地方呢?It just does not make sense!
Ok,下一站,“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前方到站,False Creek,“逼真的新月溪流湾”! -
第 15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16 19:22第十二站 False Creek
False Creek,弯月状的沁水港湾,她是城市规划,联邦政府,发展商和公共利益的一个杰作。
把“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停泊在沙滩南边,绿草地的近旁,防波堤之上,像是毛毛虫趴在细叶上一样玲珑可爱。我们一起随便走走吧,看看街区,也看看人群。
当70年代筑起了防波海堤之后,这里就具备了“新月湾”的所有特征,艺术的浪漫随意的四处飘散,在这个小小港湾之内回旋盘转。令人兴奋的Granville Island Public Market简直如同甜美的慕斯上面的那一颗活泼的红樱桃,舔一下的感觉都有了,呵呵。
不过呢,有一些事情我们需要知道,如此美好的地方,许多房产却是建立在政府租赁地之上的,到2036年截至,何去何从,当前似乎还没有决案。如此吸引人的美丽所在,却让人有些手足无措!难道越是美好的东西,就越是这样的吗?
False Creek的奥运村完全是家居的概念版。绿色屋顶,雨水利用,废物热源回收,让此地成为了全加拿大最“绿”的社区。
许多新建的公寓拔地而起,让这个亲水社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定居者。在这样一个地方,除了通常的美景之外,必然有一些是与众不同的东西被人们称道,大家把这个叫做“艺术”。月亮湾的生活本身就充满了美感和浪漫的韵律,加上此地又是温哥华全城的艺术“终极所在”,缤纷绚烂的多种艺术形态并存,各种各样的艺术家俱乐部,还有随处可见的街头演出,吉普赛巡游艺人,来自拉美和日本的年轻魔术师,形式各异的美术馆,画廊,爱美丽艺术设计学院等等。一定要把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都集中放在False Creek这一个地方吗?
False Creek居住着一群戏称为“数字狂人”的群体,这个比例达到近60%。与这个群体的特征相对应的是外表光鲜挺拔的群楼,群楼周围环绕的各式餐厅,还有从果汁店,酸奶店,咖啡店到小酒馆之类的消遣玩意儿。他们的最爱莫过于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国”的产品了,来自美国,高贵奢华,却又容易亲近的时尚品牌,是大都会精英们所追求的“都会风”,无夸张,但是却具备高级质感的服饰与配件精致组合。更不要说,网上银行,购物,写报告,玩游戏,交友了,还有什么可以不通过网络完成的吗?他们还看书不?哦,Yes,Yes,这个群体从来没有忘记书本知识的力量。他们是在各类读书会中的成员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
在False Creek居住的这个群体一直走在流行的前沿。这个群体追求卓越,同时相信自己控制自己的命运,要仰仗哪个大人物,或者突然从天而降的“贵人”才能成功?哦,算了吧,No,没有人这样想。他们向往的是一种自我的责任,功利主义是他们所厌恶的,想在这样一群人面前“拿腔调”,“摆姿势”,省省吧,呵呵。
他们是这样看待生活的:
- “我喜欢做那些挑战意识和体能的事。”
- “关键是要与众不同,哪怕是一点点儿,那也是价值。”
- “对于艺术的追求还很不够,哪里可以看到边界啊?”
- “新技术是未来,我们的想象力已经落后很多了。”
False Creek片区的居民中当地人为60%,新移民的数量约为30%,华人数量不到2%。当地总人口近7000人,70%以上的公寓建于90年代,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奔腾年代”啊!在这里几乎看不到独立屋,毕竟都是城市生活了嘛,90%公寓楼,出租比例也高达60%。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投资公寓的不错的地方,是这样吗?我们还是看看数据吧。
2013年12月,False Creek挂牌105个,售出16个,销售比例为15%,是一个稍弱一点的平衡市场。11月份挂牌130个,售出24个,销售的情况类似。False Creek是温西传统意义上的公寓市场大户,“货源”多啊,买家也不缺,双方势均力敌,市场稳定有序。
看看过去5年,公寓的价格小幅颤动,上上下下都不大,5年了,总体涨幅为8%。如果说和那些价格下降的地区相比,这还算是好的了,但是,事实上,5年50多万加币的投资,年平均增长不超过2%,即便是加上5年赚的租金,也是少的“可怜”。就不和国内比较了,没有可比性,比较的意义也不大。
这是从投资收益的角度来说的,可是,人们的想法却不全如此。除了投资收益以外,好像,某些人追求的东西更加宽泛一些,比如生活的品味啊,某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啊什么的,我们可以不接受,但是这是真实存在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值不值,无非是见仁见智,究竟如何,也许也只有自己知道了,呵呵。
下一站,“史丹利公园列车号”之协奏曲,前方到站,“冰原之花”Kelowna! -
第 16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16 19:24第十三站 Kelowna
史丹利公园列车号”今天播放一段插曲,来到“冰原之花”Kelowna。Kelowna是一座位于Okanagan山谷里的小城,距离温哥华大约400公里,位于偏东方向。前几天,因为客户打算夏季去Kelowna看房的原因,因此我提前去和当地的朋友了解一下今年的市场行情,好做个准备。
是啊,这个季节完全不是去Kelowna鉴赏美丽的“冰原之花”的好时节啊,呵呵。最好的季节是夏季,6月份以后,Kelowna晴空无雨,Okanagan湖水碧蓝,吸引了来自Alberta,Saskatchewan,BC,还有美国的游客,哦,对了,香港和澳大利亚的人也不少。
从YVR起飞,没啥感觉,飞机已经开始下降准备着陆了,很缓慢,从机窗向外张望,很安静,低矮的小山,起伏连绵,有森林,有湖泊,还有闪亮的积雪。这驾飞机恰是一只展翅滑翔的大鸟,比山的高度要低,掠过湖面和雪层,美妙的feeling!
两侧的山逐渐退去,森林稀稀松松,也许是气候比较干燥的原因,湖水显得异常迷人。当地的朋友Jody,大约7年前来到此地,熟悉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商业和居住的市场都比较了解。他指着湖水对岸的一处近水楼台给我看,说,那个值300万刀;又指着旁边小山上,斜坡葡萄园近旁的小楼,说,那个值200万刀,连葡萄园;还有一些森林中的房子,说,约90万刀。因为有湖水和葡萄园的原因,让这里的房子增加了不少水乡,田园的风格。不过呢,Kelowna其实是一座发展非常迅速的小城,这得益于临近省份Alberta的石油工业。越来越多在Alberta辛苦赚钱的年轻人,选择在Kelowna定居,成家立业,教养下一代。
从Kelowna机场沿着湖岸向南,30分钟就到了Summerhill酒庄。这个葡萄酒庄园面朝西,正对湖面。山坡上整齐的葡萄栽种,半山腰有一家古典风格浓厚的Summerhill Pyramid Winery。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不公平,他只赐予很少的幸运之地可以既拥有极度深寒,又拥有温暖如春的气候,而Kelowna就是这样幸运的地方之一!
38岁的Rose给我讲了她采摘葡萄酿造冰酒的故事:葡萄成熟了,我们期待某个夜晚,当气温下降到零下7度的时候,还要再等一等,一定要达到零下8度,这个时候,很多人一起行动,戴好暖和的棉帽,笨重的手套,还有灯光,穿好厚厚的保暖衣,当然也有的人一边听音乐,我不会这么做。一切就绪,开始采摘。如果只有几个夜晚是零下8度的,那么我们就会很辛苦的,假如,这样的温度可以持续发生一周以上,哦,那就太好了,大家轻松了许多。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冰酒比起通常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都要更甜一些,价格也更贵一些吗?呵呵,那是因为采摘这些酿酒的葡萄需要特别的辛苦的原因,呵呵。
我尝试不同的酒品,2008年的Zweigelt冰酒,价格148刀和2007年的Pinot Noir冰酒,价格65刀。前者爽滑甘美,气味芬芳强烈;后者气息稍减,但口感越重,很明显的差异。假如是午餐,我可能会偏向于前者,假如是晚餐,我可能会比较喜欢选择后者。
同一个年份的冰酒,由于使用不同的葡萄品种酿造,酒品的外观颜色各异。比如,2011年Merlot冰酒,就要比2011年Riesling冰酒的颜色艳红很多,可是口感的甜味却相反的减低了不少。对于大多数的华人来说,冰酒的传统颜色偏向于淡淡的浅黄绿色,很淡的那种,红色的,或者其他颜色的冰酒要少见的多。
有一种冰酒对葡萄采摘的温度要求更高,要零下13度才可以,很稀少,即便是对于上天赐福的加拿大来说,这样的极品也是不可多得!我问Rose,你们有吗?她回答,下次你来,就有,哈。
好,拥有水前别墅,大院子,广阔的葡萄种植园,还有一家不错的餐厅,13英亩的土地,价值多少?525万刀!十年后,是否可以拥有啊,呵呵
Ok,真是不想离开Summerhill啊,最好是可以从现在开始一直住在这里,等到夏季的到来,让我可以如她般的经历春暖花开。在餐厅的酿造间徘徊,让美妙的酿造的味道把我整个包围,步履蹒跚!
下一站,“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将继续温西之旅,前方到站“名商大贾的私宅”,Shaughnessy! -
第 17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20 20:45第十四站 Shoughnessy
今天“史丹利公园列车号”来到历史韵味深厚的Shoughnessy片区。和大多数社区的命名方式类似,Shoughnessy以早起开拓者中的杰出人物为名。这里有不少堪称精美的独立屋。
美丽奇特的Crescent,独特的圆形街区,由14座庞大(其实就是稍微大一点,呵呵呵)的房屋环绕组成,街上栽种着早期商家大贾精心从海外运来的花木,古典的英式和法式建筑,搭配着异域风情的花树,比如,大叶茉莉花,开花的白蜡树,栗子树和蝴蝶花树等等。
Shaughnessy社区盘踞着整个温哥华美轮美奂的一些房产,每处房产都可以叙说一段铁路或者商业的传奇。
这是一片精美的住宅区,因此,购物,吃饭就需要去邻近的Arbutus,或者Kerrisdale了。著名的中学是Point Grey,对应的小学有Shaughnessy和Quilchena,Sir William Osler等等。
这里有一处绝佳的餐厅所在,你不能错过了。它的惬意之处,的确让人印象深刻。Shaughnessy Restaurant餐厅位于Vandusen植物园内(门口处),夏季的Vandusen植物园是一个让小朋友们愉快的地方,不用把自己看的“老气横秋”,也以一个小朋友的心态去感受一下吧。
你可以寻找在树林中藏匿的木雕作品,也可以在菜园中欣赏飞舞的花蝴蝶,在林深处,一湾清水的对岸,是层叠的精致建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感觉,被碧绿的流水带向林深不知处。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情绪,会不会心头涌起“青萍末,浪逐沙洲,能有几个回合”的思绪?呵呵
说远了,逛一圈出来,记着在Shaughnessy Restaurant用餐,既是“美色”,何不食之?从Vandusen植物园出来的当下,就冲动的想在周边弄一套房子,呵呵,仔细想想又算了。
这个美好安静的所在,为繁忙的Granville大街一分为二,那种叫做“大隐于市”的地方,是不是就说的是这种地方啊?
Shaughnessy社区有70%的独立屋,不到20%的公寓,出租比例为21%。Shaughnessy片区约有常住人口8000多,当地居民约占一半,新移民占另一半。华人约有四分之一。区内大多数的房子建于40,50年代,保持传统精美的建筑风格。你知道的,或许这里是比较典型的一处能够体现建筑特征的街区之一了。
2013年12月,Shaughnessy独立屋挂牌57处,售出14处,销售比例达到25%,积极向上的卖方市场。11月份,销售记录比较平淡,销售比例为17%,是一个不好不坏的平衡市场,算是正常。看看过去5年的数据,2008年此地房价为260万刀,2012年是多少呢?390万刀!5年上涨50%,成为温西19个片区中增幅最为强劲排名第三位,仅仅稍微落后于Dunbar,和涨幅第一的Fairview。那是一个“疯狂的地区”,哪里有一年之内上涨77%呢?根本上说,这是没有逻辑的数据,就算是它已经发生过了,发生了就发生了,不要太在乎它。
2013年Shaughnessy片区的公寓挂牌3个,售出去2个,看似很抢手啊。11月份挂牌7个,售出3个,仍然是很火的样子。不知道当你看了过去5年的数据记录之后,会不会降低你对此地的喜爱程度。2008年公寓价格63万刀,2012年为53万刀,5年来总体下降15%,是温西19个片区中价格下降幅度5年来最大的一个!2013年年底的这种所谓“抢手”的公寓市场,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好吧,就算是为了自住,可是当你的投资在前5年里都在损失,而别人的投资却在一直增长,这样进行对比的的话损失就不小了。所以,是否还有别的更好的选择呢?无论如何,说到底,最终你手里的资本是否在持续增长才能最终说明问题吧。就如同生活在温哥华,重要的不是你曾经拥有什么,或者你现在持有什么,重要的是,未来,未来,未来你将会得到什么!
Ok,“史丹利公园列车号”整装待发,和朋友们一起在美丽的大温追寻梦想,寻觅梦中家园,这个过程可能有些漫长,你有耐心吗?这个过程也可能很苦涩,你有勇气吗?呵呵
下一站,前方到站“令人爱恨交织”的South Granville! -
第 18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20 20:46第十五站 South Granville
史丹利公园列车号”从Shaughnessy沿着Granville大道一路南下,抵达South Granville片区。
South Granville的居民中近60%是生活优越的亚裔。他们大多数于80,90年代来到此地,频繁飞行穿梭于亚洲,香港,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之间。由于温哥华最繁忙的南北大通道Granville穿行其中,从20世纪初开始,这里就成为了顶级购物目的地。随之而起的社区,也变得非常富有。
当地91%的房产是公寓,大部分较新,也有一小部分年代比较久了,但此地的公寓市场均价远远高于全城平均水平。另外,South Granville也是聚集顶级艺术收藏馆的地方,竟然多大25个以上。散落其中的时尚别致的精品店,前卫的沙龙,独具特色的美食汇,还有各种各样的财务顾问公司,少不了他们啊,呵呵。
当地的小学是Lord Tennyson小学。餐厅和咖啡厅真是数不胜数,West Resteraunt+Bar,或者大名鼎鼎的印度餐厅VIj’s,商业氛围如此浓厚的区域,明显冲淡了生活和运动纯真的味道。令人皱眉的Granville南部的常年塞车,也让这个地方“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此地的租房比例高达63%,和奥运村所在地False Creek不相上下,但是,居住环境,人文氛围简直是十万八千里。让我们看看几年来的数据,稍微深入那么一点点儿,看看有什么发现。
五年来,South Granville的公寓从2008年46万刀,一路狂飙,达到2012年的83万刀,疯涨78%!以超过涨幅第二名的South West Marine 47个点的巨大差异,而勇夺温西第一!唉,不知道这个“第一”里面究竟有多少欢喜与忧愁?
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在你选择自己的目标房源的时候,是你想要什么?还是说你看着别人拥有什么?这两个到底哪一个占据支配地位,会最终影响你的抉择呢?当然了,可以说,这个是因人而异的啦,也可以说是看是什么样的目的和动机啦,但是,难道没有一个更稳健,更安全,风险更小的思维方式吗?
2013年12月,South Granville挂牌19个,售出0个。11月,在市场上还是那19个,售出依然是“零”!什么概念啊,在整个温西独立屋行情看好,公寓楼普遍稳健回升的2014年新年伊始,South Granville的公寓已经连续2个月没有任何销售记录了,不要忘了,此地可是有90%以上的公寓市场啊!
这就是过去五年公寓价格令人匪夷所思的上涨78%的South Granville今天的市场行情。我相信读者的智慧,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忘掉加拿大全国房地产的统计数据吧,也忘掉温哥华全城的地产统计数据吧。这些对你毫无意义,比如,平均涨幅10%,这有可能意味着某一个片区降幅5%,而另外一个片区涨幅15%,这样平均下来得到10%的市场统计数据,对你有意义吗?对你有意义的是你所居住的社区,或者你所关注的社区范围内地产的走势行情。
无论如何,还是衷心祝福South Granville,尽管目前看来在温哥华19个片区里有点“高处不胜寒”,也有点“独上层楼”的感觉,相信大浪淘沙之后,一定会浴火重生,再次华丽登场的,我们共同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Ok,让“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带着对South Granville的美好祝福,再次启程,南下南下,追寻“平沙落雁”的地方,Marpole! -
第 19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20 20:47第十六站 Marpole
今天,“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到达温哥华的最南端,这里是Marpole。
还是不要说历史的好,一定要吗?好吧,考古学家说最早定居于此的人类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呵呵。
Marpole是一个公共交通非常便捷的片区,吸引了年轻的家庭,学生,刚工作不久的人群来此居住。对面过了河就是Richmond,看到了Richmond,华人就放心了,我也一样啊。
Marpole片区的小学,有David Geoge和Wilfred小学。
对于White Spot餐厅,不会有人陌生吧,很少有人没去过这家“本土”连锁餐厅,还是很独特的,不得不说是充满“温哥华风”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White Spot于1928年在此地开了第一家店,之后欣欣向荣,伴随大温的发展枝繁叶茂。时至今日,当我在大温地区驱车游荡,看到White Spot就像看到了温哥华,这是一种情节。
总体上说,Marpole是一个对家庭来说不错的好地方,众多的公园沿着菲莎河谷展开,还有许多的社区中心和活动场所,在不同的季节举办应时的庆祝活动。
Marpole有不少可以让你和家人一起享受时光的事情可以做,比如,可以在Winona Park踢足球,或者在Ebisu Park玩攀岩,又或者在Oak Park划船。
还有超赞的夏季水上运动中心,那是一个令你充分体验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的地方。家庭,丈夫,妻子,小孩子,有时候我就想,是不是这就是温哥华生活的意义所在呢?
Marpole的居民各个群体分布的比较均匀,反而让此地的人群特征不那么明显。事实上,所谓的人群特征,也不过是为了方便“说事儿”的一面旗子,并无其他寓意。总是需要某个简单明了的“名字的构成”帮助我们勾勒出当地社区的整体轮廓的。
Marpole有三分之一的“夜猫子”人群,也有三分之一的亚洲新力量,又有三分之一的游走世界的年轻小家庭,还蛮复杂的。
Marpole的华人比例约25%,也有不少的菲律宾和英国移民。当地的房子多数建于70,80年代,90年代以后的房子比较少。
2013年12月,Marpole独立屋挂牌41个,售出8个,销售比例接近20%,是一个偏好的平衡市场,估计在2014年的1月,可以比较轻松的成为一个很好的卖房市场。11月份的成绩差强人意,销量比例近10%,明显的买方市场。房多,买家不多。
但总体上说,Marpole的房地产市场要平衡很多,势力均衡,发展态势良好。过去的5年,房价总体上涨35%,拥有一个不错的发展轨迹,健康的市场拥有未来。
2013年12月,公寓的市场挂牌23个,售出了3个,明显的买方市场。11月,也大同小异。过去5年,Marpole公寓市场总体小幅上涨6%,不能算坏,尽管与近邻South Granville 78%的增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请不要忘了,这里的市场要积极健康许多。相信,Marpole的房地产市场在2014年将会有不错的表现。
再看一眼,菲莎河南岸的Richmond,那个拥有众多美食,亲人朋友们相聚的好地方,呵呵,回头来看她。让我们调转方向,下一站,South Cambie! -
第 20 楼 / 发贴赚镑
- 时间: 2014-1-30 21:32第十七站 South Cambie
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在Granville半岛上呈“S”形蜿蜒前行,今日到站“South Cambie”。
有人说South Cambie小小的,仿佛温哥华内在的心灵。半岛上起伏的小山丘,温哥华的制高点就位于此。雪山,城市,海滩,尽收眼底。很多朋友问,为什么住在温哥华啊?答案是,就为了看到雪山,城市和海滩,呵呵,不为啥。
只能把BC的儿童医院和BC的女子医院和康复中心放在这里了,不放在如此优雅,“高档”的地方,实在是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好啊。把最好的给最重要的,不会有人有异议的吧。
天车的开通,顺畅的链接起来Downtown与机场,也给South Cambie带来了移民浪潮。新建的房屋如雨后春笋,鲜活伶俐。
South Cambie可以说是一个养家的好地方。Cambie Villege分布着众多的儿童用品店,家装产品,理财顾问中心,沙龙等等。
用餐就去Pied-a-Terre吧,这家法国餐厅不容错过,有名的中餐厅是Gloucester,还是可以满足故乡的味道的,去Piast要一杯咖啡,再点一块刚刚出炉的烘焙小点心,哦,你不管了。一定要吃海鲜饭吗?好吧,就去西班牙料理Biercraft Bistor吧,你会喜欢的。
South Cambie片区居住着约三分之一的亚洲年轻小家庭,大多数家庭有2个或者2个以上的小朋友。这部分人群于90年代后期陆续来到此地,一半以上已经购置了属于自己的房产,还有约30%的家庭筹划在未来3到5年购置“爱家”。
因此,这是一个相当有潜力的客户群体。这个群体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教育下一代熟悉,掌握母国文化,在他们看来,学习亚洲文化的重要意义,丝毫不弱于对于西方文明的追求。
South Cambie同样吸引了来自拉丁美洲,中东和南太平洋国家的新移民。毕竟在追求梦想面前,不管你的出生地如何,不管曾经的宗教,信仰,肤色等等,人们越来越惊奇的发现,所有的这些不过是一段殊途同归的旅程罢了!能够相携相依,友善快乐的走完,才是每一个人的胜利!
夜了,看着孩子们坐在高高的大石头上面(故乡儿时的记忆啊),星空,草地和大树。又或者和朋友们欣赏一场“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你能把持的住?呵呵,我不能,呵呵。还是说领教一场来自南美的“Passion Columbia”,又或者重温经典“Twelveth N”,随便什么,都是一众人等相处的轻松和愉快。
对于任何一个片区,比如South Cambie,对于任何一个城市,比如,Vancouver,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比如,Canada,如果让“国际化”这个词语的颜色哪怕只要稍微暗淡那么一点点儿,它的美好之处也会突然间失去光芒,丢了灵魂,我们能同意吗?
在我们为下一代“构建”梦中家园之时,每一对父母都有责任让小朋友们拥有与我们类似的梦想和价值观,为了美好更美!
South Cambie居住着五分之一的“夕阳红”,显示出这个色彩斑斓的社区的“大家庭”氛围。其实我们喜欢与老年人在一起,因为他们更睿智,我们也喜欢与老年人说话,因为他们往往比我们幽默风趣的多的多,我们也喜欢与老年人一起玩耍,因为在那个将来,我们也会步入暮年,不是也希望有人可以和我们一起玩耍吗?
在South Cambie的小朋友们可以选择Henderson,Laurier和Sexsmith小学,著名的中学是Winston Churchill中学,是的,名字的确是为了纪念那个矮胖的,爱抽雪茄的,但又英勇异常,杰出的英国演说家的,呵呵。
2013年12月,South Cambie独立屋的挂牌数量为15个,售出了2个,销售比例为13%多一点儿,是一个明显的买方市场,房多,买房子的人不多。
11月份也类似,挂牌20个,卖掉了3个,与紧邻Oakridge片区一样,在温西19个片区中同属于房源较少的地区。
看看过去5年的数据,South Cambie独立屋的销售历史,从2008年149万刀到2012年201万刀,总体涨幅35%。其中大涨之年有她,小涨之年也有她,下降之年,她还微微涨那么一点点儿,看起来在此地的独立屋主们都是“谨慎小心”之人,可以高枕无忧了。
2013年South Cambie的公寓市场与独立屋市场类似,也是一个买方市场,房源不多,买家也不多,挂牌11个,卖掉了2个。
11月份的公寓楼市场挂牌11个,售出0个。与温西大多数片区情形类似,公寓的销售要缓慢了许多。在温西,公寓的市场主流莫过于Fairview,Falsecreek,Kistilano和University这四个地方了。
过去5年South Cambie的公寓市场起起落落,从2008年的55万刀,涨到2012年的67万刀,增幅近21%,属于中上水平。这样的表现与市场上的销售业绩有些许出入,或许这只不过是又一次说明了,房地产市场有时候是要相当靠运气的,真是这样吗?不见得吧。但总体上说,South Cambie的市场是一个健康平和的局面,相信,2014年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离开South Cambie,向北,“史丹利公园列车号”将要抵达Oakridge,让我们看看“橡树岭的传奇”是否真的有橡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