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09 18:15作者叫康凱,是RE/MAX Crest Realty Westside地產公司的一名地產經紀人。
寫的這篇大溫地產介紹,我覺得挺好,文筆不錯,結合了2013年12月份的數據,各個區域的介紹也很詳細客觀,很有參考意義。
轉帖:
第一站 Kitsilano
既然是論壇,就希望朋友們能暢所欲言,言無不盡。你我都非常幸運的生活,居住在美麗的大溫,也都是這個巨大市場中的一份子,角色扮演不同,有時候也相同,呵呵,但是玩的都是“同一個游戲”,遵守的也是相同的“游戲規則”。不管你在這個游戲中扮演的是買家,賣家,律師,貸款經紀人,驗屋師,園藝師,建築設計或者施工專家,電路專家,水管專家等等,這些看得見的角色,還是說,那些隱藏在背後,比如貨幣政策,土地政策,財稅政策,法律體系,文化底蘊,歷史沉澱,城市規劃,移民政策等等我們看不見的“大手”,都是房地產行業這個巨大舞台上的組成部分。各個不同的角色不過是其中很微小的棋子,把這一行旅程走好是共同的願望。
這樣說,好像有些隨意了,房屋買賣動輒百萬刀,多則幾千萬刀,這麼大的事情,豈能兒戲?呵呵,放松些,放松些,試問,能夠在美麗若此的大溫擁有自己的夢中家園,有那一個人不心馳向往呢?事實上,在大溫購買的第一套房產,也許是你今生最能夠自己做主,又最為重大的投資性事件之一!能不慎而又慎嗎,不值得在你付出金錢,精力和時間的同時,投入適當的感情嗎?
那麼,可不可以讓我們用一個放松的心情,睜開一雙慧眼,走近買家,賣家,走近地產經紀人,走近大溫房地產市場各色人等,也走進社區,走進學區,走近地產數據,走近地產故事,看一看,聽一聽,感受一下,現在的大溫房地產市場究竟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想起某年聖誕前夕,帶妻兒去史丹利公園坐夜晚小火車的經歷。去之前,哎,一定會很無聊吧,小孩子的玩意兒嘛,能有什麼意思呢,為了孩子,就去吧。沒有想到,竟然是一次奇幻之旅。安靜的小火車在寒冷的冬夜,滿載著一個個小家庭,穿過樹林,越過冰河,路過馴鹿車站,又經過小丑站台,還有黑漆漆的隧道啊,高原和湖泊。此行過後,一直印象深刻,時常受到啟發和鼓舞。不如就把我們的大溫房地產之旅取個“史丹利公園列車號”的昵稱吧,滿載了希望,緊張又刺激。顯然很難“一日看盡長安花”,那就讓我們且行且珍惜,不錯過沿途中的每一站,把風景都看透!
准備好了嗎?好,出發!
第一站從哪裡開始呢?隨便吧,就從溫西的基斯蘭奴開始如何?
如果要評選溫哥華最受歡迎的社區,基斯蘭奴絕對是有力的競爭者。就算你並不居住與此地,你也一定來這裡逛過,迷人的基斯蘭奴海灘,基斯蘭奴游泳池,Vanier博物館,又或者去4街購物就餐,一定有一樣是你喜歡的。
假如,你幸運的居住與此,你可以享受的將會遠遠超過你的想象,你會發現只需要幾分鍾你已經來到市中心,你的孩子不超過20分鍾就到了UBC大學校園,更不要說夏日的莎士比亞戲劇節,和游船音樂演出季了。總體上說,今天的基斯蘭奴是一個融合了生態保護,漫郁著中產階級情調的地方。環繞著名目繁多的多元文化餐廳和商店,還有著名的LULULEMON瑜伽運動服裝專門店,你說,你還需要啥?呵呵。
基斯蘭奴的居民有各界名流,也有國際學生,大多數的居民以年輕的專業人士為主,假如有一件事對於全部基斯蘭奴的人來說都是共同的話,那就是對戶外運動的熱愛,不管是當地的生態環保運動,還是騎單車,步行穿越景區,海灘,公園,運動的人不會在意雨天或是飄雪。會嗎?不會的。
再說基斯蘭奴的幾個亮點吧,基斯蘭奴的餐廳絕對可以與市中心的餐廳相媲美,絲毫不遜色,不管是多樣性還是受歡迎程度都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信手拈來幾個,比如4街上的墨西哥餐廳Las Margaritas,著名的素餐廳Naam,還有Broadway西街上來自馬來西亞的Banana Leaf,蕉葉餐廳啊,國內的朋友們應該不會陌生吧,總是和索菲特,喜來登擠在一起,混在一處的,呵呵。別忘了印度餐館Chai,對於那些沙灘狂人們來說,你可以去Hapa Izakaya,這是一家東京風味的小吃店。購物的話,就不用說了吧,4街上隨便那裡,到處都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基斯蘭奴的沙灘和公園,還是要重點推介一下的,田園牧歌式的基斯蘭奴沙灘沿著英吉利海灣隨性的舒展,面朝北溫起伏的群山,還有那碧海藍天。春冬季節,美麗的雪山。夏季游人如織,這片沙灘無疑是一個絕佳的太陽浴場,游泳吧,沙灘排球吧,或者社交聚會,看你想怎麼樣吧,都可以,呵呵。
基斯蘭奴的地標,有Vanier公園和Hadden公園,甚至還擁有溫哥華最具吸引力的三處地方,對,說的是“最”,還說的是“三處”,呵呵,“溫哥華博物館”,H.R MacMilan Space Centre,還有“溫哥華航海時代博物館”,夠有文化,夠高科技了吧。基斯蘭奴也擁有溫哥華最大的游泳池,137米長啊,有3個奧運游泳池那麼長,也是加拿大最長的泳池,也是溫哥華唯一擁有加熱系統的鹹水泳池。這麼多資源,為居住在當地的4萬多居民,一所中學Kitsilano 中學,和兩所小學Bayview,和Gordon小學服務,是有多幸福啊!
盡管基斯蘭奴的絕大多數房產屬於獨立屋,由一個個獨立的家庭組成,但是,大約有89%的當地人口居住在公寓中,是個投資公寓的好地方,呵呵。這些公寓樓包括2層高的Condo,也有多層的單元樓,還有那些占地超大的房子被分隔成較小的小公寓單元。在這裡,你也可以找到相當數量的城市屋。
基斯蘭奴的租房價格,跨度較大,離海近的會很高,選擇地下室就便宜多了,還有要不要風景啊,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租金的高低。相對而言,在基斯蘭奴買房比在市中心便宜,尤其當你想要買的是公寓的話。但是,如果你要找城市屋,或者獨立屋,至少也要150萬刀以上吧。
租房,一室一廳的800-2000刀以上;兩室的1200-2500刀以上;更大的1800-3000刀以上。
買房,一室一廳的32萬-70萬刀以上;兩室的39萬-150萬刀;更大的65-200萬刀以上。
上面的這個信息是為了給朋友們一個大體直觀的感覺,目前的情況還是要看最新發布的大溫地產局官方數據,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整個溫西,細分為19個社區或者區域,有University,Point Grey,Kerrisdale等等,基斯蘭奴是其中一個。2013年12月份以來,溫西19個社區獨立屋銷售價格約為246.8萬刀,比11月份的229萬刀上漲7.77%。這種局面對於大多數的地產經紀人來說,是一個不同尋常的繁忙聖誕假期。如此明顯的漲幅,事實上在2013年的10月份已經初現端倪。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基斯蘭奴12月份掛牌的29個獨立屋,賣出去了5個,銷售比例為17.24%,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個平衡市場,對買賣雙方來說,都是不好也不壞。溫西的SW Marine的這個數據為35.29%(強勢的賣方市場),和這樣的銷售冠軍相比,基斯蘭奴算是比較保守的了。可是,如果與Cambie相比的話,基斯蘭奴的房主們要快樂多了,12月,Cambie的獨立屋掛牌34個,賣出4個,僅僅是個零頭,銷售比例也只有11.76%,典型的買方市場,在這裡,買到房子的投資者因該是度過了一個滿意的選房月,那麼多可供選擇的房源啊,隨便挑啊,呵呵。過去五年,2008年該片區獨立屋房價為126萬刀,2012年的這個數值為155萬刀,上漲23%。
再說說聯體房(公寓樓和城市屋),2013年12月份基斯蘭奴的公寓樓和城市屋銷售比例為26.61%,再次顯示了“公寓天堂”的魅力,總共掛牌109個,售出29個,真是叫做有房不愁賣啊。於此類似的片區如Falsecreek,掛牌的數量相當,有105個,可是銷售比例就小多了,只有15.24%。什麼是地段啊?無需多言啊。當然每個區域有每個區域的好,這裡僅僅從數據的漂亮程度上說,看起來感覺到的差異性。基斯蘭奴區域11月份要比剛剛過去的12月份銷售成績好得多,不論是掛牌數量還是說銷售數量,這樣的數據才正常吧,畢竟是過節,有不少人們出行度假,還是會影響到整個市場。2013年12月,基斯蘭奴的聯體房(公寓樓和城市屋)銷售價格約為52.7萬刀,比11月份的50.2萬刀上漲4.98%。過去五年,2008年的房價約為45萬刀,2012年的這個數值為47.4萬刀,略微上漲5%。
2014年的1月,基斯蘭奴的房地產會有什麼新的變化呢?是上漲還是下降,或是平衡一段時間,讓我們拭目以待。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即將出發,下一站,Point Grey! -
-
第 2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09 18:17第二站 Point Grey
今天,“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從基斯蘭奴出發,沿著英吉利海灣一路向西,很快來到傑裡科海灘公園,我們在皇家帆船運動中心這裡稍停一下,別忘了到二樓買一杯啤酒,點一份烤三文魚,順便看看日落的風景。
Point Grey,本身的含義,出自古老的印第安神話,意指“西風戰場”。初來乍到的“新人”往往納悶,令人心跳的日落神景,一望無際的森林,還有點點白帆在海灣,這怎麼能和“西風戰場”聯系在一起呢?直到某年冬天,我才領略到個中滋味。一次,下午多喝了一杯咖啡,壞了,晚上睡不著了。開始的時候,四下裡靜靜的,隱隱約約感覺得到外邊有風聲,再通常不過了,誰會在意呢?逐漸聲音大了起來,但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很正常嘛。忽然,感覺有一股勁風向西邊的窗子奔襲而來,就在它剛剛要接近窗戶玻璃的一刹那,另外一股西北風呼嘯而過,把它卷起,仿佛突然之間遁去,你能聽得見遠去的呼嘯聲,但是還沒有走多遠,西北風把原來的那股西風揉夾成為粉碎之後,復又轉身,囫圇裹著另一股來自北方的狂風,無可阻擋的宣泄而下,在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那個當下,勢大力沉的撞擊在西側的雙層玻璃上,發出砰砰砰的聲音,之後,管也不管,揚長而去。我睜大雙眼,看看熟睡中的妻子,能聽得到隔壁的小孩發出亂七八糟的打鼾聲,根本沒有人在意。第二天,陽光明媚,我摸摸窗戶上的玻璃,安然無恙,推開之後,清新的空氣浸入室內,昨夜的一切,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似的。
Point Grey的區域大致上北起英吉利海灣,南至16大道,東起Alma大街,西至UBC大學捐贈地東界。當然,這樣的一個邊界描述,在今天,已經不能完全反映出歷史,文化格局了,現在的意義僅僅限於城市規劃和行政區劃的目的。Point Grey被定位為高檔生活社區,房價從200萬刀至2500萬刀不等。生活在這裡,與世界級著名的大學UBC緊鄰,意味著海岸美景,還有濃郁而且傳統的的社區文化氛圍,這在越來越國際化的溫哥華彌足珍貴。整個社區的房子以獨棟別墅為主,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獨立屋。沿著Alma大街,在第5,8大道之間,集中有些公寓樓。有的高一些,有的低矮一些。第4,10大道之間,也分布了一些類似的建築,但是聯體房(公寓樓和城市屋)在這個社區是少而又少。近幾年,不少當地的居民,原來的UBC大學教員們紛紛賣掉Point Grey的房產,移居北溫,或者Langley這樣的周邊小城居住。來自亞洲,特別是中國大陸的新移民人數逐年增加。新移民的加入,讓古老的Point Grey社區煥發出新的光彩。政府為了滿足當地新增的教育需求,為Queen Mary小學撥款2000萬刀用於擴建和翻新校舍。在這裡,清晨,你看到一隊又一隊的亞洲面孔女性結伴步行運動,笑聲如鈴,請不要吃驚;在這裡,下午,你看到穿著泳衣的年輕媽媽從海裡走出來,濕漉漉的頭發,急匆匆的趕著去接孩子放學,也請不要吃驚;在這裡,冬天大雪紛飛,有人還在成群結隊的跑步,騎單車,或者看到有人撐著雪橇上班,請你更不要吃驚!呵呵,這是一種生活!
居住於此的居民在800米以內即可找到屬於Point Grey的7個公園。7個,多嗎?呵呵。太平洋精神公園和附近的優美海岸,提供給當地居民大量可以放松的開放公共空間。近37萬平方米的土地專為社區服務,包括傑裡科公園,洛迦諾海灘,西班牙海岸等等。社區公園總面積加起來約有42萬平方米。Point Grey的居民每1000人擁有近4萬平方米的公園綠地,而全市的這個數值是約1萬平方米。Point Grey擁有令人贊歎的親水美景,起伏又引人入勝的秀美山色,公園裡,有小塊的空地,點綴著野餐桌子,同時也是一個絕好的玩飛碟游戲和放風箏的好地方。
Point Grey社區的活動非常精彩,一年一度的溫哥華民間音樂節,2014年7月18-20日,在傑克裡沙灘公園繼續上演,啤酒和音樂,海灘和高山,你要做的就是放松,再放松,呵呵。別忘了,還有Point Grey狂歡節,2014年6月21日Trimble公園舉行為期3天的社區嘉年華,街上進行游行和自行車比賽。最贊的,是早上8點在10街西段Safeway門口的免費早餐。兩位牛仔在一旁彈著吉他,兩個小妞為排隊的人群烤蜂蜜餅,那一年的那一天,那是我們家的“Mayflower”,永遠不能忘記。Point Grey區內的中學有Lord Byng中學,對口的小學主要有3所,Queen Mary小學,Queen Elizabeth小學和Ketchener小學。
盡管12月的溫西“獨立屋”市場平均來看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賣方市場,各個區域的“獨立屋”銷售情況可是大不相同。Point Grey絕對是傳統意義上的“獨立屋”上市大戶了,12月掛牌共52個,賣掉10個,銷售比例為19.23%,對於買家和賣家都是不好也不算壞,基本上是一個平衡市場。市場上“獨立屋”銷售的活躍程度遠低於聯體房(公寓樓和城市屋)。12月銷售情況最不好的要算University了,掛牌的11處房產,連一套都未成交。讓我們回頭看看過去五年的數據,2008年當時的房價為161萬刀,2012年的房價為220萬刀,上漲37%!這還不是溫西房價漲幅最大的區域。
而12月Point Grey的公寓樓和城市屋的交易成績則好很多了,銷售比例為29.41%,顯然是一個賣方市場。投放到市場上的17處房產,順利售出5套,顯示出買家對Point Grey聯體房的熱情不減。在Point Grey擁有公寓樓或者城市屋的業主應該會感到自己的房產很有吸引力。在過去五年裡,2008年房價為48萬刀,2012年的房價為55萬刀,上漲14%。如果和上面獨立屋的升值相比較,很容易看得出,或許這就是為什麼,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寧可投資獨立屋,而不投資公寓樓和城市屋的原因吧。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准備出發,下一站University! -
-
第 3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09 18:18第三站 University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從Point Grey的西班牙海岸出發,沿著海岸線向西,大約10分鍾不到的路程,已經是滿眼太平洋了!而UBC大學就坐落在這一處天涯海角之上。一片森林和環繞的海洋,還有那些極具年代感的建築,關鍵是有一些建築不光有年代感還有時代感,朝氣蓬勃的學生人潮啊,這種搭配,你需要調整一下思路,才能繼續欣賞下去。
調整好了嗎?Ok。University,殿堂級的地方,有人說其實這裡就是現實中的“霍格沃茲魔法學院”,誰知道呢?一個獨立的王國,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幾個世紀神秘的韻味從空氣彌漫到海風,從海風流散到海浪,一浪接著一浪!不是嗎?很多國內的朋友們來到這裡,只不過是為了追尋一個“桃花島”的夢幻。還是不要把我們的列車停留在“裸體沙灘”上太久為好,看看就跑。
University區域的人們有著奇怪的多樣性,又有著迷人的獨特性。1990年以後,來自南亞,拉美和中東的新移民持續湧入該區域。這些新來的家庭也帶來了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顯著的特點是,他們會花大量的時間在網上沖浪,喜歡光顧時尚電子產品展覽會,喜歡參觀這裡那裡的博物館和公園,也熱衷於瑜伽和游泳。Mahoney’s還是要推薦一下的,要一盤子蓋滿了各種醬料的烤博餅,再來一杯啤酒,沒想到吧,這裡居然還可以點“鍋貼”,味道不壞,呵呵。這個群體面臨不小的生存壓力,與此同時,一邊工作一邊參加UBC的培訓課程,仿佛永遠也不願意離開大學校園似的。他們是這麼說的:
- “信仰,對我來說,至關重要!”
- “我就是喜歡逛街買衣服,咋咧?”
- “現在的年輕人過於自由,缺少約束。”
- “新移民嗎?哦,忘了你的過去吧,這裡有一種文化,叫加拿大!”
- “不搞怪,不為樂!”
這裡的房子大約有60%建於90年代,70年代左右的房子不到五分之一,另外還有一小部分的房子屬於老房子,占了15%,這部分老房子的房齡超過40年。
站在University Hill中學生的角度來看看University的生活:
University Hill中學差不多可以說是位於UBC大學校園內部的,或者說,其實,學校周圍除了UBC大學以外也幾乎很難找到別的什麼鄰居了,這樣說好像更准確一些。怎麼說UBC大學這個唯一的鄰居好呢?University Hill中學使用大學的圖書館,可以在大學游泳館游泳,就連大學的電腦,也常常被中學的學生們拿來玩游戲,上網沖浪。這個是有一個好處的,或許培養了University Hill中學的學生對電腦獨有的熱情吧。
感覺和大學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感覺怪怪的。如果沒有了University Villege,中學生們將無所適從,試問,有哪個地方可以隨便選擇Mcdonald‘s,3家壽司店,或者Pearl Fever,Blenz Coffee,還有Starbucks?這還只是說吃。10分鍾之內你可以找到3家奧運標准的滑冰場和1座奧運標准的游泳館。這就是University Hill中學。
毫無疑問,你住在這裡,你就擁有了UBC大學的一切!
12月份,University區域的獨立屋銷售量是0,呵呵,掛牌的數量是11個。怎麼了?這與如此“殿堂級”地域的位置嚴重不符啊!就算是Cambie的獨立屋也都賣出了4套(掛牌總數為34個),這裡的獨立屋就那麼不受歡迎嗎?我很好奇啊,在University掛牌的房源周圍挨個轉了轉,我懂了。“殿堂級”的地方,房子確實漂亮,那是有山有水有文化有檔次啊,但價格也確實瘋狂,400萬刀往上,1200萬刀不算高,看來“桃花島”的情節人人都有,“桃花島”的擁有還是只屬於一少部分人啊!過去五年裡,這個地方的獨立屋房價(中位數)從2008年的270萬刀,上漲到2012年的399萬刀,增幅為49%。成為增長速度唯一低於Quilchena(增幅50%)的區域,也只是低了一個點。如果你是在2008年全款現金入購的話,呵呵,你賺大了!
再來看看公寓樓和城市屋,這下表現好多了,也讓人好接受。12月份,共總掛牌98個,成功售出14個,銷售比例為14.29%,把它定位為買方市場稍微有點委屈了(15-20%是平衡市場),距離平衡市場只差一點點。所以,過去的12月,買家在University的挑選余地還是很大的,可以說這個月在University投資安家的朋友應該度過了一個相對滿意的購房旅程,可以安心開始新的生活了。盡管這裡的公寓也要差不多90萬刀左右了,但是不少人還是對UBC大學的優越性情有獨鍾吧!相比較與獨立屋,公寓樓和城市屋房價在過去五年的增長要慢得多,大約為12%。2011年的時候曾經達到峰值,之後逐漸回落。
縱觀2013年,不管是獨立屋還是公寓樓和城市屋價格可以說是跌宕起伏,幅度之大,有時候的確是超乎人們的想象,有時候前一個月和後一個月的起伏達到10%左右,哎,這也足以看的出,市場上投機行為的猖狂,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房子的夢想,大溫地區的房地產那是一個國際買家雲集,群雄逐鹿的地方,你需要具備十足的耐心和勇氣,還需要一雙明亮的慧眼,認識它,看破它!
下一站,Southlands! -
第 4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09 18:18第四站 Southlands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從UBC的尚德商學院出發,不能再向西了,再向西,就是茫茫無邊的太平洋了。OK,讓我們調整一下方向,目標東南。這裡向UBC尚德商學院致敬,每一個BC省抵押貸款經紀人,房屋租賃管理執照人,買賣經紀人,房地產從業律師,驗屋專家等等,想必都不會忘記自己曾經,或者正在此地學習的經歷吧?尚德商學院,祝福你永遠年輕,充滿活力!
言歸正傳,我們的“史丹利公園列車號”穿行於Marine Drive大道,也不能向南走的太久了,再過幾分鍾就到Richmond了,不如先把溫西看完,然後南下Richmond在紅星酒樓喝個下午茶也不遲。從地圖上看,Southlands這一片像是UBC大區域西南角被Marine Drive大道斜切下來的窄窄的花邊蛋糕之一角,覆蓋了滿滿的奶油和Ice Cream,懶洋洋的斜躺在太平洋精神公園的近旁。
夜晚,你和朋友們在Richmond聚餐完畢,要趕回溫西,沿著Marine Drive一路向北,你看到的情景將是這樣的:東側的森林,西側的大海,狹長的區域匍匐蜿蜒在面前,周圍點綴著寬敞大氣的獨立屋,交通似乎很方便,出了門口就有點上了高速的感覺,自由度很大啊。剛剛駛過了27街,忽然西側一輪明月當空,把你嚇一跳,一覽無余啊!你大概會立即湧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思緒,也許會不禁問自己,在月亮之下的遠方親友是否安好?廣闊的景觀,一定會加速你的這個情緒的發生,於我,好多好多次了,每一次經過此處,概莫能外。
由於Southlands的大多數房子得到政府的保護性利好政策,造就了此處“愛馬人的天堂”。這裡的Southlands騎馬俱樂部占地數十英畝,擁有300多匹寶馬良駒。許多房子配有室內,室外游泳池。近年來,沿著菲莎河岸,比較靠近Richimond的地方新建了不少公寓樓,為年輕的白領階層提供了入住此地的可能。但是,在這個地方購物可不是那麼方便,也不適合,這裡就不是弄這些事的地方。鄉村的集市,奢侈的生活,有機會去看看Southlands Farm Marcket吧,從6月到10月每周舉行。會不會令人想起”Scarborough Fair“的旋律,“Are you going to the Scarborough Fair? Parsle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Remember me to one who lives there, For once sh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無限流連啊!
Southlands這一片的房子在海邊森林中故意躲閃,吸引人要把這個神秘的地方一探究竟。這裡擁有著名的Point Grey Golf鄉村俱樂部和Mccleery高爾夫球場。這裡還居住著全國收入第二高的群體 ,家庭年均收入約20萬刀。人們喜歡讀書,喜歡產地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欣賞藝術和參觀博物館,還熱衷於欣賞交響音樂會。他們是這樣思考問題的:
- “哦,我可得仔細謀劃,確保在退休之後,銀子夠花。”
- “創造性?是的,我以此為傲!”
- “我覺得,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是必須的。“
Southlands居住著大約5000名居民,其中5%來自中國,6%來自香港,60%是當地居民。Southlands的房屋以獨立屋為主,大體上占所有房屋的70%以上,也有數量客觀的公寓樓和城市屋,約為23%,對外出租的房子占了20%,還是很不錯的租房市場。
Southlands40%的房子房齡超過60年,70年代以後新建的房子不超過20%。82%的居民選擇開車出行,在這裡等一趟公交車是很不現實的。
2013年12月,Southlands的獨立屋掛牌18個,售出6個,銷售比例為33.33%。屬於比較明顯的賣方市場。Southlands的獨立屋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一直以來較為強勁。下半年以來,一直表現出色,12月份,更是在溫西19個片區中,與Dunbar,South West Marine 並列三甲。過去5年中,2008年到2012年獨立屋的價格從160萬刀增長到了205萬刀。盡管5年來,房價呈現出間歇式的起起伏伏,總體上說來,到了2012年仍然上揚幅度達到27%。即便如此,在溫西獨立屋市場上的增幅還算是較小的,排在倒數前5名。
我們再來看看Southlands的公寓樓和城市屋,12月份一共掛牌4個,售出0個。呵呵,Southlands的公寓也只有不到2%啊,看起來,公寓在這裡不是很好賣。令人費解的是,從2008年開始這裡的公寓樓和城市屋連年穩步上漲,5年來漲幅竟然達到18%,在溫西地區成為增幅速度第4快的片區。前三名分別是South Granville,South West Marine和South Cambie。看看11月份的數據,讓人稍微能平衡一些,掛牌數量不多,只有5個,成交2個,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但聖誕假期的Southlands確實體現了“假期”特征,少人問津,呵呵。
下一站,“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前方抵達South West Marine,海邊起伏的森林高地! -
第 5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11 12:27第五站 South West Marine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從Southlands稍微向東一點點,其實就是越過了一條公路,就到了South West Marine的地界了。事實上,兩邊的特征如此相似,很奇怪為什麼一定要把兩地分開來呢,只是因為South West Marine的地勢更高一些的緣故嗎,或許吧。
South West Marine這一片的房子沿著Marine Drive的東側一路鋪陳,這裡也是豪宅大戶出沒的地方。這個富裕的角落偏安於溫西一隅,安靜的出奇。區內的著名高爾夫球場MacCleery和Marine Drive,在森林的掩映下若隱若現。
居住在此地的新移民中有三分之一是華人,或許他們認為這裡既能夠享受到UBC的大學氛圍,又不失Richmond的生活便利。當地人的假期生活要麼去美國西海岸度假,要麼去香港探親,或者回內地呆上一陣子。早先來此定居的人們除了自己擁有的房子以外,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著手購入第二套單純以投資為目的的房產。畢竟,此處的房子租給UBC的學生或者教員還是很容易的。這個區域來自大陸和香港的華人各占11%,另外來自英國的移民約有4%。區內所有1135套住宅中竟然有40%的房子房齡在50年以上,80年代到現在新建的房子占了很少一部分,加起來不超過20%。
要在此地乘坐公交出行仍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你看到公交車的機會和被錄取去火星的機會差不了多少,呵呵。90%的當地人選擇開車通勤。
12月,South West Marine掛牌獨立屋為17個,賣掉了6個,房子很搶手啊,銷售比例達到35.29%。這個數據成為12月份溫西19個片區獨立屋的銷售冠軍,可見其得天獨厚的位置。與此同時,你要知道,她的緊鄰University的這個數據是零,呵呵,當然這其中有很多的不同點和偶然性,這裡僅僅只是說說銷售的狀況。居住於South West Marine的屋主們,可以說度過了一個完美的新年了,再也沒有比把自己珍愛的房子買個好價錢更讓人賞心悅目的了,仿佛是著裝華麗的新嫁娘一般。過去五年,2008年此地獨立屋的售價為147萬刀,2009年小幅回落,之後持續上揚,到2012年價格達到182萬刀,五年漲幅為24%。這個漲幅和University的漲幅49%比較起來,好像弱了很多,但是依然是相當可觀啊。換句話說,好像還有上漲的潛力和余地,看看2014年如何發展吧。
12月份,South West Marine片區的聯體房(公寓樓和城市屋)銷售數據很好笑,總共掛牌2個,售出2個,100%的成交。值得一提的是,位於South West Marine和Richmond交界處,能說交界處嗎,其實界限並不是那麼清晰,有幾處公寓樓在建,預計2014年完工。由此也可以看出,盡管當地的公寓樓和城市屋並非市場主流,但是需求非常的旺盛。既然掛牌的房子100%被售出,這種情況下,除非有非常非常強大的理由,買家就不要搶了吧,我相信一定還有更合適的地方屬於明智冷靜的投資人的。很難想象,2008年這裡的公寓樓和城市屋竟然僅僅買到27萬刀,我幾乎不能相信我的眼睛,2012年的價格是多少呢?近36萬刀,漲幅31%,成為過去5年裡,整個溫西漲幅最強勁的第二名。第一名是South Granville,漲幅78%,那是一個瘋狂的飆升故事,回頭我們再說它。
看過了這幾處美的令人“步步驚心”的地方,好像總是在空中游離,有些不接地氣,呵呵,也感覺有些人煙稀少吧,好吧,下一站讓我們深入島中腹地,Kerrisdale! -
第 6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11 12:28第六站 Kerrisdale
今天,“史丹利公園列車號”滿載乘客,抵達Kerrisdale!Kerrisdale就在South West Marine的正北方,是一個安靜祥和的,又較為富裕的社區。荒廢許久的鐵軌,從Arbutus走廊的草地上平靜的穿行,也不太在意今天人們的看法,看過的歲月太多了,已經了無新意。這是曾經連接False Creek和菲莎河谷的鐵路線,什麼沒見過?19世紀,這條鐵路為城市工人們提供Steveston漁港與市中心通勤之用。
一次,在北溫的一面牆壁上,偶然看到一幅巨大的畫面,是一幅俯視圖畫。畫中熙熙攘攘的男人們,有的目光向往,有的憂慮,大多數有些懶散,或者說只是平常的面容和心態,看著港口的方向。我不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想要說明些什麼,或者表達什麼。但是這幅畫卻在我的腦子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好像是有種叫做精神的東西吧,不確定。
看到Kerrisdale廢棄的鐵軌,旁若無人的在綠草地上蜿蜒,不由得讓我產生聯想,仿佛可以看到百年前的開拓者們,乘坐緩慢的蒸汽機車,機車還嗚的一聲,拉長一股濃稠的白煙,呵呵,略帶疲憊的人們擁擠在窄狹的車廂內,或許大多數男人們都在想家裡的妻子今晚做了什麼樣的晚餐,或者相反,自己今天又沒有掙到幾紋錢,怎麼給老婆交代,又如何面對家裡的小孩?
時過境遷,今天的Kerrisdal已經成為了一個成熟的社區,綠樹成蔭,蔭庇著萬家燈火。有不少老年人選擇退休後,在此地購買一套公寓居住,過著輕松安然的晚年生活。最重要的是,與歲月滄桑的鐵軌為伴,是否也會讓老人們想起美好的過往呢?
要購物嗎?這裡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Kerrisdale更像是一個以家庭生活為中心的片區,充滿了小孩子,寵物和居家用品的小店鋪,還有幾家銀行和診所。中學有Point Grey和Magee,小學有Kerrisdale,Maple Grove和Quilchena小學等。毫無疑問,在Kerrisdale你完全可以找到溫馨十足的家庭生活的感覺。街上有美麗的法式Lapetite蛋糕店,想到咖啡和茶了吧,呵呵,去Secret Garden喝杯茶吧。
位於此地的Mccleery高爾夫球場,為公眾特別提供目標進階式高爾夫球課程,對於致力於打年齡段冠軍賽的選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Kerrisdal的居民經常以當地社區擁有室內溜冰場而驕傲。Cyclone Taylor Arena,這個冰上運動中心提供滑冰課程,冰球,冰上家庭活動等等娛樂項目。
這個片區大致的范圍西邊到Blenheim,東邊到Granville Avenue,北邊到41街,南邊到Marine Drive。大體上說,獨立屋260萬刀,城市屋120萬刀,公寓71萬刀,房屋的租賃價格一室一廳的大約一個月1300刀上下。
這個區比起Southlands,South West Marine的人口多了不少,有1.5萬的常駐人口,獨立屋住宅占50%,公寓樓占30%,總體出租的比例為36%,還是比較高的,很受歡迎的租房區。
居住在這裡的人們有某種風格,比起沉溺於夜店,他們好像更傾向於和朋友們在咖啡廳打發時光。這讓當地的卡布奇諾銷量一直很好,大家別忘了去喝一杯。與其在超市購買一大堆食物,他們更願意流連於各種各樣的餐廳。他們花不少錢在旅行,買書,健康食品和練習瑜伽上面,在對自己好點兒方面,哦,一點兒都不會吝嗇。
這個群體自治能力很強,適應能力也不弱,充滿活力,他們是這樣思考問題的:
- “只要對保護環境有利,我寧願多付錢。”
- “我覺得我比大多數人更獨立,是的。”
- “我相信直覺,我也相信我可以提高直覺的靈敏度。”
Kerrisdale的房子大多建於70年代,2000年以後的新房子只有不到10%。2013年12月,Kerrisdale的獨立屋銷售情況屬於賣方市場,銷售比例為28.57%,掛牌的42套房子大約賣出了三分之一的樣子,很不錯的市場行情,不能說火爆,也不是平淡,算是穩健吧。比起11月份的售價,總體抬升7%,達到近250萬刀。
12月份,Kerrisdale的公寓樓和城市屋的銷售與上面的情況類似,掛牌32個,售出8個,比較正常吧,呵呵。這裡的房地產市場也和這裡的生活基調一樣,不急不慢,不瘟不火,只要可以喝咖啡,其他的都可以先放在一邊吧,再說!再說!呵呵。
下一站,Kerrisdale的緊鄰Dunbar,著名的“溫哥華足球聯隊俱樂部”所在地! -
第 7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11 12:29第七站 Dunbar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已經來到Dunbar,可以說深入半島腹地,也是福地。Dunbar片區東邊到Mackenzie Drive,西邊到Camosun Street,北邊到16街,南邊到41街,正處於溫西的中間位置,顯然這裡失去了海邊風景的浪漫,那麼Dunbar究竟有那些迷人之處呢?
Dunbar片區綠樹環繞,四處安靜而美麗的花園包圍,廣闊的公園,還有眾多傳統式,家庭經營的小店,讓這裡成為了一個運動和休息的好地方。19世紀有軌電車在這裡通行,你可以在這裡找到近百年的老宅子,英格蘭式的建築特征,愛德華時代的風格。你還可以想象一下擁有80多年歷史的“超市”的樣子,來這裡吧,這裡有的是,Stong’s Marcket歡迎你!
Dunbar片區的中學是赫赫有名的Lord Byng中學,全省公立中學第一,不用多說了吧,呵呵。
Dunbar不是那種名店扎堆的地方,這些大牌在這裡也沒有啥市場。但這並不意味著,餐廳的多樣性方面會有什麼影響。Simon’s Kichen的中餐很不錯,還有Brick Oven Pizzeria,有名的“手打”Pie啊,還有門口饑腸轆轆等座排隊的Jethro’s Fine!Dunbar也有幾家Pub情調的餐廳,怎麼說呢,簡而言之就是“盤子+啤酒”,呵呵,比如意大利風情的La Notle餐廳。連鎖的咖啡店就不說了,說說特別的。就算你不小心錯過了Bean Town Coffee,沒關系,那麼就不要再錯過Kokopeli Café了吧,好不好。你需要坐下來,細品Dunbar的味道,只有在這樣的小店。這就好像,你去了漁人碼頭,沒有在Wave’s Coffee裡喝一杯一樣,怎麼能這樣呢,有什麼感覺呢?缺了點什麼吧。
還是讓當地居民告訴我們他們住在這裡的體會:Dunbar Little League是充滿活力的棒球俱樂部,我可以讓我的孩子在這裡找到任何他們想要參加的課程,關鍵是,我也喜歡棒球啊。太平洋精神公園就在近旁,Hiking,騎自行車穿林而行去UBC是最好的運動了,763英畝的森林在這裡,夠用了。終於可以不用開車了,在Dunbar你可以乘坐33,25,32和7路,通達城中任何地方,沒問題。
如果在夏季你偶爾經過此地,你一定會被綠蔭場上奔跑的小小足球運動員所吸引,黃色,綠色和紅色的隊服,滿場激情四射的歡呼和叫喊,任何一個喜愛足球的人,到了這裡,無論如何是再也按捺不住,你會不由自主的跑上場,早已忘記了年齡,忘記了時光!溫哥華足球聯合俱樂部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全新的俱樂部。由溫西已有長久歷史的三支老牌俱樂部組合而成,也是加拿大西部規模最大的足球俱樂部之一,注冊會員從5歲到18歲共有3700多人,俱樂部共有約125支球隊,西部之最!
Dunbar片區的獨立屋約有70%,公寓23%,出租戶20%。2013年12月,Dunbar片區的獨立屋銷售比例近31%,市場欣欣向榮,是一個很好的賣方市場。總共掛牌59個,售出18個,在12月份的溫西市場上可以排進前三名了。售出房產的Dunbar房主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聖誕加新年的假期,也讓其余房主們躍躍欲試。盡管比起11月份,掛牌的數量減少了14個,也不算太多,但市場對房屋的需求依然保持強勁。過去的5年,從2008年到2012年,Dunbar的獨立屋價格上漲57%,是2011年溫西大面積房產降價現象中的一個例外。Dunbar的獨立屋5年來一直保持穩步上揚,從未止步。
Dunbar的公寓和城市屋,12月份掛牌12個,售出0個,對,是“零”,呵呵。難道買家都去夏威夷度假了,還是說去佛羅裡達曬太陽了?整個市場無人問津啊。那麼不妨看看11月的市場行情吧,或許有些不一樣。Sorry,依舊是0,呵呵。和獨立屋的銷售簡直不可同日而語。很奇怪啊,難道Dunbar的公寓就那麼“不招人愛見”嗎?這市場是咋啦?再看看5年來的數據,從2008年的43.9萬刀一路“穩降”到2012年的40萬刀,降幅達到9%,下降幅度在溫西19個片區排名第二,僅僅比降幅排名第一的Shaughnessy好一些,真是難以置信!這麼好的地方,竟然是公寓市場的低谷?
不管怎樣,房地產市場,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我們當然希望歡喜多於憂愁,但是現實往往和我們的期望不盡相同。今天的買家,或許就是明天的賣家,參與“游戲”的各方無不時刻轉換著各自的角色,究竟有多少人可以全身而退,完成一個“Goldilock’s 的童話”呢?還是說,這不過是另外一個令人沉溺其中,欲罷不能的博弈?
下一站,“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前方到站,“高地中的高地”,Mackenzie Heights! -
第 8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11 12:29第八站 Machenzie Heights
Mackenzie Heights,Quilchena和Arbutus這三個片區親密的擠做一團,形成島中腹地一個穩定的三角形地帶,看起來與眾不同。先說說Mackenzie Heights。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要在Mackenzie Heights的街區上行進還稍微有些吃力,有地方坡陡啊!當地不少大宅子看起來如同一個個的Tiny城堡,還需要仰著脖子才能窺其全貌,真是有些不適應,“高地就是高地”!
Mackenzie Heights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華人家庭,這些早期遠道而來的開拓者們,大約於上世紀80,90年代來這裡落腳,也帶來了這個特殊群體的審美觀和價值觀。比如說,這個富裕的群體可能更偏向於出國旅游,駕駛很炫的靚車,穿梭於各種投資見面會,然後呢,晚上再去聽聽古典音樂劇,好像這樣的生活沒有人不喜歡吧,呵呵。他們希望在教育下一代方面做出表率,比如為政治團體捐款和支持跨文化交流活動,都做的很不錯。他們也傾向於使用時新的建築技術,建築材料,也會大膽采用時髦的建築風格來裝點家園。毫無疑問,這裡居住著一個特征鮮明的華人群體。
他們是這樣看待問題的:
- “我剛剛給編輯部發了專欄稿。”
- “新上市的電子產品,當然是不能缺啦。”
- “我還是喜歡針灸,比起標准的醫療,我覺得好像這種替代療法效果更好吧。”
- “衣服方面?設計更重要。”
Mackenzie Heights常駐人口約有5000人,當地居民約60%,來自大陸,香港和台灣的移民約占30%。盡管當地仍保留了約50%的老房子,房齡都在50年以上,但是90年代後期新建的房子也有近四分之一強,可以說是,新舊搭配的比較協調。有趣的是,如果問,Mackenzie Heights有什麼購物的地方嗎?Sorry,很少。那麼吃飯,上學,喝咖啡的地方總有吧?Oh,抱歉,你需要步行去Dunbar或者Kerrisdale。但是不要忘了,這裡是歷史上有名的“教師之家”,這裡有個小故事,以後說吧。而且,這裡的房產是那些專家學者,建築師們競相追逐的目標,同時也得到海外買家的青睞,大量建築在豐厚土地之上的富麗堂皇的“小城堡”,是他們追求的嗎?還是說面向大海,居高臨下的欣賞那一覽無余的城市美景更加的攝人心魄呢?
剛剛過去的12月,Mackenzie Heights片區的獨立屋掛牌總數21個,售出4個,銷售比例為19%,基本上是一個平衡市場,供需雙方誰也不比誰更占優勢。或許是受到假期影響的緣故,銷量從11月份的33%下降了一些,不過降幅還算在正常范圍之內。要知道,從2011年的“巔峰時刻”到2012年下降了約3%,但過去5年總體的漲幅依然達到40%,在溫西范圍內一直保持中等偏上的水平。
公寓樓和城市屋在Mackenzie Heights的比例不小,占據市場份額達到50%。奇怪的是,大溫地產局的統計數據顯示12月掛牌1個,售出0個。如此大的市場比例,就那麼沒有人願意出售自己的公寓了嗎?愛到如此深切,而不願出售嗎?還是說數據有誤啊,我得核實一下。不如看看11月份吧,結果一樣,掛牌1個,售出0個。很難讓我相信啊,於是再次查看好多朋友“厭惡”的Fusion網站,的確是“1”個!
好吧,總有一些東西,讓人無法理解,近50%的公寓市場啊,就1個掛牌,算了,由他去吧!
總之,就如同Mackenzie Heights這個片區的名字一樣,這個地方的房子還是相當有“高度“的,呵呵。
下一站,“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將繼續承載旅客在溫西的腹地穿行,目標Quilchena! -
第 9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12 18:51第九站 Quilchena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從Mackenzie Heights的小山坡上一路順水順風,抵達“近水平原”,那是Quilchena。50年前,這裡曾經是一大片高爾夫球場,和兩個緊鄰Kerrisdale,Machenzie Heights比起起來,Quilchena擁有一條大道通天,響當當的Arbutus大道。
這條有名的Arbutus大道上面的商業中心給當地人帶來生活便利,寵物店,蛋糕屋,珠寶店,禮品店,應有盡有。Quilchena著名的Arbutus Club提供一個游泳池,兩個溜冰場,還有一系列的其他運動。在這裡,你可以選擇不開車,公交車即可靠又方便。
總體來說,Quilchina是一個中產階級的社區,購物和吃飯都有很多選擇。當地的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比例恰到好處,整個社區充滿了“大家庭”的氛圍。給人一種溫馨安寧的感覺。五分之一的“夕陽紅”,這個群體的人口擁有穩定的退休金,完全是一種休閒,頤養天年的節奏,縫縫補補啊,洗洗涮涮啊,栽花種草啊,逛逛藝術展啊,或者和60多年的“閨蜜”一起喝下午茶看戲劇啊,當然,電視還是不可或缺的,沒有比這個娛樂方式更能讓他們舒服的了。呵呵,另外,這個群體也是龐大的保健品消費者,誰不想繼續保持青春和活力呢?
“夕陽紅”的一部分還在工作,多半從事服務或者白領工作,另外一部分退休的人群,原因那就多種多樣了。他們最喜歡去歐洲,去那些父輩們曾經住過的地方,也喜歡去加勒比海旅行。最近又流行起去非洲,誰知道呢?又或者去LasVegas的賭桌上“掄”一把也不錯,呵呵,可能和許多人的想像不太一樣吧,你會不會以為他們會說:“哦,還是呆在家裡舒服,出去幹啥?”呵呵,他們的社交生活的豐富程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力!
在Quilchena片區,有不少的“夕陽紅”人群居住在簡約的公寓中,他們已經洗盡鉛華,進入人生的一個特殊階段。這個階段的人們,常常開始思考自己曾經的過往,曾經為之奮斗,曾經的追求,曾經在一些自己現在都不知道為啥的事情上投入的那麼多的似水流年,有時候想到這些,會讓人矛盾。是啊,誰不矛盾呢?誰又能說的清呢?這個階段也是人們反省內心,追根朔源的一個時期,會表現的更加體現出同情心和自我認知的能力,他們是這樣面對生活的:
- “我覺得最近社會上不太平,大家還是小心一點兒為好。”
- “現在的什麼東西都有污染,真是大不如從前了。”
- “移民太多啦!”
呵呵,一笑了之吧!
Quilchena的常駐人口比較少,約4000人,房屋出租率較高,達40%強,月租1300刀左右。Quilchena的當地居民約占一半,華人加起來約20%。這個地方的房子60%以上建於70,80年代,2000年以後的新房子寥寥無幾。
當地的中學有著名的Prince of Wales中學,小學有Quilchena小學。
2013年12月Quilchena 獨立屋掛牌18個,賣出去了3個,銷售比例為16%,是一個平衡市場,總體上不好也不壞,持平。11月份掛牌19個,賣出了4個,幾個月來都是如此波瀾不驚。當你看看過去5年的市場,你會發現在這平靜的海面下,湧動的強大的暗流,2008年到2012年,Quilchena房價上漲50%,在整個溫西19個片區中,名列第二,真是不可小瞧啊!
12月份,Quilchena的公寓市場基本上是一個買方市場,掛牌36個,售出4個,買家有很大的挑選余地。估計2014年1月份,也不會有多大的變化。11月份的數據更加說明了這一點,銷售比例不到7%,公寓很難賣出去啊。過去5年的情況又怎樣呢?好不到哪裡去,一路直降,2011年到2012年下降幅度更是達到了29%,老天,這個結果讓我的“置信區間”為零!
獨立屋因為有土地這個“根”,大勢見漲,底氣十足,公寓樓受到新建公寓的影響,持續走低,投資需謹慎,出手不要太狠,要三思!
把房地產市場放到一邊,最重要的心情要好,看起來Quilchena是一個不錯的退休者們的天堂,當我在此地“雲游”,竟然不自覺的被某種感覺所吸引。無論如何,我們都會老去,無論如何,總有一天,我們的兒女會離開我們飛去,只有那個身邊人一直陪伴,走向暮年。這樣說好像還挺沉重的,呵呵,我們都會面對的,在那個將來。是有那麼一天,需要找個小地方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見過的人,做過的事,還有說過的話,Quilchena是這樣一個地方嗎?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准備出發,風光就在前方,那一片梅林,下一站Aubutus! -
第 10 樓 / 發貼賺鎊
- 時間: 2014-1-14 20:30第十站 Arbutus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駛入Arbutus片區的一瞬間,就意味著,遠處溫哥華的城市天際線,英吉利海灣的巨輪和白帆,還有跳躍在海浪之上的的森林和群山,我們好像又找到了某種熟悉的感覺了,對啊,這才像溫哥華的風格嘛,最好是再飄點雨,呵呵。
Arbutus擁有61%的來自亞洲的“新新人類”,他們平均收入不高,但是他們的存款和房產絕對可觀。這裡居住著大量的未來房產的潛在買家,他們已經熟悉溫哥華的規則和生活路線,語言和新技術的掌握更是熟練有加,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也很清楚如何才能得到這些,更善於直接上手,把目標實現。一句話來概括,這個群體可以平衡好感覺和思維,他們也善於平衡好理想和實踐,通常他們是這樣面對生活的:
- “我覺得和不同的人交流,讓我受益匪淺!”
- “我承認我是潮人。”
- “購物之前,翻翻報紙和雜志上的消息比較一下,還是很重要的。”
Arbutus居住者約7000人,80%的獨立屋,10%左右的公寓,租房比例為30%,還行。大部分的房子建於50,60年代。90年代也有一小部分新建。
2013年12月,Arbutus的獨立屋掛牌33個,售出8個,銷售比率近25%,是一個不錯的賣方市場。因為擁有吸引人的景觀,獨立屋的銷量一直比較穩定。11月份也差不多,市場四平八穩,過去5年總體上揚43%!很厲害的。
不用看公寓了吧,12月份無一個掛牌,11月份也沒有。這就是說不是一個公寓的市場啊。“很久很久”以前,在2010年,曾經有少量的交易外,Arbutus的公寓樓一直保持沉寂狀態,如同大街上古老的,默默存在的楊梅樹林,靜立莫言,一動不動!
回到Arbutus,就回到了海岸,森林,群山,對面就是Kitsilano,熟悉嗎?我們的“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出發的地方,旅程的始發站啊,稍微休息片刻,讓我們在此地度過輕松的一天,吹吹海風,然後向東!
“史丹利公園列車號”前方抵達Fairview,“青年先鋒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