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从03年开始创业,已经走过第十个年头了。生意不算大,但也衣食无忧。想来支撑我的食品进口生意至今的,竟然只有两个字……质量。
因为坚持一定的质量标准,让我流失了一些客户,但也让一些老客户跟我的关系更加稳定了。老客户对我的产品质量很放心,现在已经不需要像以前那样不断地努力打拼了。老客户只要打打电话,发发E-MAIL订单就搞定了。我是做进口商的,因此我的客户都是大批发商,市场是靠他们去垄断的。
很无趣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市场淘汰掉。因为市场上总是有很多DIRTY CHEAP(这是指他们的价格,而不是RP)的对手出现,生意也会有些波动。不过有意思的是,一旦他们进入DIRTY CHEAP的低端市场,入门并不难,可竞争却是最严酷的。而且,低端市场也是最不稳定的,因为客户既然选择了DIRTY CHEAP,他就会不断地寻求更CHEAP。在低端市场的末端,也就是那些低价的餐馆竞争也很厉害,货品的低价是一个方面,但人员的开销和租金的压力,往往不会让你那么舒坦。
低质量的食品还有一个最大的风险,就是因质量而出差错。比如那些台湾酱油什么的,一旦爆出一个新闻来,那就是全军覆没。大米也是,有人进到很便宜的大米,但餐馆打开一看都是碎米,这本来应该是酿制啤酒用的,可却跑到餐馆去了,便宜是便宜,但怎么让人吃啊?砸牌子啊!不过不用担心,总有人能捞到更CHEAP的源头,因此长江后浪推前浪,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我是坚持质量的,而且相信,尤其是食品行业,客户最终还是会选择有一定质量要求的货物。就让那些DIRTY CHEAP的质量去玩吧,我不奉陪。
costco东西一点都不便宜,可还是人山人海的,靠的就是质量和信誉。LZ坚持质量为本,错不了。
分开一段,如果老大觉得是有打广告的嫌疑,就删掉吧。
最近在搞橱柜厂,我本来是建筑学专业的,在国内做设计,同时也在房地产公司任职,当过项目经理,建过高层建筑。室内设计也是我的强项。本来是帮朋友的忙,渐渐感觉很有兴趣,于是参与了进去。与其说这次是又一次创业,不如说这次是在做爱好。
这是跟我前十年的贸易进口生意完全不同的行业,但又是我部分熟悉的行业,操作起来还算得心应手。
同样也碰到这个问题,定位。是DIRTY CHEAP还是走中档路线。高档谈不上,因为高档橱柜必须和设计师们联手,我自己并没有在本地做过设计,因此不能称自己是设计师,又没有认识的设计师。还是中档吧,低端市场已经拼杀的很厉害了,有从中国直接进口橱柜散件,在本地拼装然后安装即可的;也有印度人几近无人力成本的。吓死人了,就像卡板经常说的“劣车逐良车”,有些客人还就只认便宜两个字。拿着他在那些中国进口橱柜公司的报价来压我们的价格。我一般都是好言相劝,“人家那么便宜,你就去那里订吧”,本地生产的橱柜的价格是没法跟他们竞争的,材料人工都是本地标准,想便宜也不行啊,总不能贴钱让你满意吧,我还不如直接请你吃顿皇帝蟹得了,还少赔一点,至少还能交个朋友吧?
当然也有客户喜欢我们这种本地的工厂,量身定做。当然压价也很厉害,甚至有软缠硬磨的,比我那个闲得要命的食品进口生意有意思得多。我自己做了一个价格系统,只要大概设计一下所需橱柜的样式,输入电脑就能得出一个报价。这样相对精准些。为此,我特地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测算几个公式,输入所需材料,橱柜的尺寸,门板样式和其他一些装饰的数据。修改了很多次,总算搞定了。这与原先那些老式的SALES的观念不同,他们是以经验来估算尺平均价,然后乘以总尺数,得出的总价。但这容易疏漏,造成损失,小橱柜厂有些是因此关门大吉的。
要让客户满意,设计是第一位的。这是我的优势,我得利用它。虽然说橱柜行业入门不难,几乎是人都能对橱柜设计说出123来。不过,这只是粗框,细节还是要仔细考虑的。有些SALES就在那里排柜子,这里一个什么柜,那里一个什么柜,对他们来讲尺寸排进去了设计就完成了。其实这也是很粗框框的,因为橱柜其实也是家居室内设计的一个环节,跟室内的设计风格合不合很重要。我在跟客户的交谈和自己的SALES的交谈中感觉,很多人只知道我要一个这样的柜子,或要一个这样的中岛。但却没有对空间进行考虑,室内空间是一个专门的专业,空间规划得好,小厨房也不会感觉小,却会很精致。当然一般家居要是请个专业设计师来做这个规划就太贵了。
在做橱柜的过程中跟不少建商合作,发现做建商实在太爽了。我不得不考虑一下,下一步是不是要试着做建商?……

走马观贴 _BBCODE_WROTE: |
costco东西一点都不便宜,可还是人山人海的,靠的就是质量和信誉。LZ坚持质量为本,错不了。
|
COSTCO人山人海的恐怕只有解放区这一家吧,其他的也是很幸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