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主 / 米笑
- 時間: 2013-11-29 20:30米家住在的是溫哥華一個“老區”的老房子。這些年周圍的房子賣掉以後,新屋主都把老房子推倒重蓋。米家可能是這個街區是買房後沒有翻新少有的一家。其實老房子質量相當不錯,住起來非常舒服。可是周圍新房子越來越多,米家的房子慢慢地有點影響市容。不是說“傻子過年看隔壁”嘛,咱就隨鄉入俗也蓋房吧。
要說蓋房子吧,就和籌備婚禮差不多。如果自己折騰,等什麼都搞明白了婚禮也結束了,除非有幸或者不幸再次結婚,其中的學到的竅門沒什麼用。既然米這次有了近距離觀察建房過程,不如記錄下來,以備有人想建房,作為一個參考。
在溫哥華建自住房,實際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建”。因為建房的每一個工序,都是由這方面的專業公司完成。至今還沒見過一家公司擁有所有工序的專業隊伍,所謂“自建”離不開以下兩種。
1項目經理
建房就是一個建築項目。項目經理負責完成項目審批,選擇各個工序的承包公司施工,選擇建築材料,監督協調施工進度,驗收工程質量等。如果有時間有興趣有能力,自己可以當。如果不行,聘請一個人為你代勞。但是你要很大程度參與在材料選擇,工序承包商的選擇。
2建築公司
功能和項目經理差不多。但是公司自己承擔某一個工序或者幾個工序,大多數是木工部分。因為木工是建房需要時間最長的工種。建築公司一般是整體承包。每平方尺多少錢,從拆房子開始到交鑰匙(政府頒發居住許可),你可以完全不管了。
米和幾個項目經理談過。承包一個房子的工錢以標准地 (33 x 120英尺)計算,價格是4萬加幣。這相當於一個全職工作,還算合理。缺點是項目的進度和實際成本和項目經理的收入不掛鉤,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如果碰上一個不負責的,或者見錢眼開的主,這房子質量和成本是誰也說不清楚的。
見過幾個建築公司。如果按照標准地建2800平方尺計算,承包開價在200加幣/尺左右,比較靠譜的是180-220。低於這個價格一般是印度人公司,高於這個價格是西人公司,你自己看著辦吧。
說起這個事情剛開始還真的不服氣。同樣的建築材料成本,在溫哥華東區的建築價格要低很多,溫哥華周邊城市就更低。為什麼?原來不同地區的工錢是不一樣。這是沒有商量的“潛規則”。誰讓你房價高呢?
米家商量了一下。請項目經理,自己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不合算。還是請建築公司吧。選擇建築公司其實是建房的關鍵,選擇正確,房子蓋的好,選擇錯誤,基本是噩夢一場。平衡了幾家公司的情況,最後選擇了朋友推薦的J公司。
選擇J公司,首先是因為它已經在溫哥華建了幾個獨立屋,有在當地建房的經驗。幾個建好和正建的房子,看上去相當滿意。其次是公司老板是個年輕有為的年輕人,在本地受的教育,遵守本地的行業規則。因為是新創公司,特別重視培養商業信譽。再有就是老板的父母是本地非常成功的建築材料供應商,一方面可以用合理的價格拿到高質量的建築材料,另方面,因為有父母的經濟支持,沒有一些創業公司特有的經濟壓力,不會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他們的價格是在價格范圍的低線,而且有理由相信以這個價格他們仍然有盈利空間。因為過於壓縮建築公司的盈利空間,結果必定是偷工減料,誰也得有活路不是?
拍板簽約。要知如何准備建房,且聽下回分解。 -
-
第 2 樓 / 我愛溫哥華
- 時間: 2013-11-29 20:32
-
-
第 3 樓 / happyhour
- 時間: 2013-11-29 20:51
-
第 4 樓 / 米笑
- 時間: 2013-11-29 22:46
-
第 5 樓 / 子夜歌
- 時間: 2013-11-29 22:52
-
第 6 樓 / 小草莓
- 時間: 2013-11-30 08:51
-
第 7 樓 / casavilla
- 時間: 2013-12-02 22:17
米笑 寫道:
米家住在的是溫哥華一個“老區”的老房子。這些年周圍的房子賣掉以後,新屋主都把老房子推倒重蓋。米家可能是這個街區是買房後沒有翻新少有的一家。其實老房子質量相當不錯,住起來非常舒服。可是周圍新房子越來越多,米家的房子慢慢地有點影響市容。不是說“傻子過年看隔壁”嘛,咱就隨鄉入俗也蓋房吧。
要說蓋房子吧,就和籌備婚禮差不多。如果自己折騰,等什麼都搞明白了婚禮也結束了,除非有幸或者不幸再次結婚,其中的學到的竅門沒什麼用。既然米這次有了近距離觀察建房過程,不如記錄下來,以備有人想建房,作為一個參考。
在溫哥華建自住房,實際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自建”。因為建房的每一個工序,都是由這方面的專業公司完成。至今還沒見過一家公司擁有所有工序的專業隊伍,所謂“自建”離不開以下兩種。
1項目經理
建房就是一個建築項目。項目經理負責完成項目審批,選擇各個工序的承包公司施工,選擇建築材料,監督協調施工進度,驗收工程質量等。如果有時間有興趣有能力,自己可以當。如果不行,聘請一個人為你代勞。但是你要很大程度參與在材料選擇,工序承包商的選擇。
2建築公司
功能和項目經理差不多。但是公司自己承擔某一個工序或者幾個工序,大多數是木工部分。因為木工是建房需要時間最長的工種。建築公司一般是整體承包。每平方尺多少錢,從拆房子開始到交鑰匙(政府頒發居住許可),你可以完全不管了。
米和幾個項目經理談過。承包一個房子的工錢以標准地 (33 x 120英尺)計算,價格是4萬加幣。這相當於一個全職工作,還算合理。缺點是項目的進度和實際成本和項目經理的收入不掛鉤,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如果碰上一個不負責的,或者見錢眼開的主,這房子質量和成本是誰也說不清楚的。
見過幾個建築公司。如果按照標准地建2800平方尺計算,承包開價在200加幣/尺左右,比較靠譜的是180-220。低於這個價格一般是印度人公司,高於這個價格是西人公司,你自己看著辦吧。
說起這個事情剛開始還真的不服氣。同樣的建築材料成本,在溫哥華東區的建築價格要低很多,溫哥華周邊城市就更低。為什麼?原來不同地區的工錢是不一樣。這是沒有商量的“潛規則”。誰讓你房價高呢?
米家商量了一下。請項目經理,自己需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不合算。還是請建築公司吧。選擇建築公司其實是建房的關鍵,選擇正確,房子蓋的好,選擇錯誤,基本是噩夢一場。平衡了幾家公司的情況,最後選擇了朋友推薦的J公司。
選擇J公司,首先是因為它已經在溫哥華建了幾個獨立屋,有在當地建房的經驗。幾個建好和正建的房子,看上去相當滿意。其次是公司老板是個年輕有為的年輕人,在本地受的教育,遵守本地的行業規則。因為是新創公司,特別重視培養商業信譽。再有就是老板的父母是本地非常成功的建築材料供應商,一方面可以用合理的價格拿到高質量的建築材料,另方面,因為有父母的經濟支持,沒有一些創業公司特有的經濟壓力,不會急功近利急於求成。他們的價格是在價格范圍的低線,而且有理由相信以這個價格他們仍然有盈利空間。因為過於壓縮建築公司的盈利空間,結果必定是偷工減料,誰也得有活路不是?
拍板簽約。要知如何准備建房,且聽下回分解。
項目經理和公司的區別,我認為主要是規模和由此帶來的成本的差異。一個公司養一大幫人,租辦公室等等各項開支高很多。而項目經理就省很多。
至於尺價和地域的關系,僅從人工的角度來分析是解釋不通的。鋪同樣的一塊瓷磚,溫東溫西的價格不一樣,我不信。 -
第 8 樓 / BennyT
- 時間: 2013-12-02 22:39
-
第 9 樓 / Baiedurfe
- 時間: 2013-12-02 22:57
-
第 10 樓 / 論壇管理員
- 時間: 2013-12-03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