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31 樓 / 溫西不眠人
- 時間: 2013-11-26 16:02
-
-
第 32 樓 / 永遠有多遠
- 時間: 2013-11-26 16:05
-
-
第 33 樓 / 溫西不眠人
- 時間: 2013-11-26 16:14
-
第 34 樓 / 憶猶往事
- 時間: 2013-11-26 16:25
大樹 寫道:
看電影,打網球,一直都是我們家故事的兩條主線,而獨立電影,特別是歐洲電影又是主線中的重點。
今年,有一部法國電影在世界各大影展中引起了轟動,無論是Sundance電影節還是獲得金棕櫚獎的嘎納電影節。各大影評網站的評論也是鋪天蓋地,好評如潮,無論是爛番茄網站的90%還是IMDB和豆瓣網上毫不吝嗇的高分。這部電影就是講女同性戀的《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當然,這樣的R級獨立電影,自然不可能進入主流院線,我們今晚在Cambie街上的Park theater觀摩了這部從800小時的鏡頭,剪成3個小時的電影。
看完後的第一個感覺是:失望。因為,如果作為一部色情電影,我在三個小時內,不但心跳沒有加速,反而昏昏欲睡;如果,作為一部愛情電影,演員痛哭流涕,而我卻一點沒有被打動;如果作為一部藝術電影,單調的景別,拖沓的剪輯,讓我覺得味同嚼蠟。唯一的亮點就是兩位女主角的出色表演,為電影獻身的勇氣讓我折服,這也讓金棕櫚獎破天荒地板給了兩位演員而不是導演和片子。不過,代價就是她們說拍這部電影是“horrible”,再也不想和這位突尼斯裔的導演合作了。
整部電影除了吃就是睡,先和男人睡,再和女人睡,女人不讓睡了,再和男人睡。不斷重復地近景吃番茄肉末意大利面,加上不斷高潮的滾床單,原來洋人也知道:食,色,性也,只是他們的番茄醬是酸的,就像電影中加入的酸酸的愛情元素。
我終於明白導演的意思了:人類的愛情其實只是荷爾蒙作用下,性愛的副產品。而人們卻把因為肉體的吸引而產生的情感依戀,賦予了一個崇高的名字:愛情。
800個小時剪輯成3個小時?不想看了 -
第 35 樓 / 永遠有多遠
- 時間: 2013-11-26 16:46
-
第 36 樓 / 大樹
- 時間: 2013-11-26 17:09
永遠有多遠 寫道:
你沒看過原著吧?小說的第一段就是這個。而且如果是為了錢,難道你不覺得電影裡大尺度的場面太多了點?你總相信李安不是那種無聊導演,沒事搞這種噱頭吧。事實上,我覺得李安的電影每分鍾都有含義,是最緊湊,層次最豐富的電影。
歐洲的,主要是法國和意大利的電影不太能欣賞,我經常覺得他們是表達某種狀態,適合精神學心理學研究,故事太差,看著太悶。
李安是我最喜歡的導演大師之一。
法國和意大利有很多深入淺出的電影,比如《蝴蝶》,《西西裡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放牛班的春天》,《易卜拉欣先生》,《小尼古拉斯》等等。他們也有很多好萊塢式的片子,如《虎口脫險》,以及被好萊塢翻拍的《一切為了她》。正因為法國對各種藝術形式的支持,才讓我們不至於滿眼麥當勞,KFC。 -
第 37 樓 / 溫西不眠人
- 時間: 2013-11-26 17:19
-
第 38 樓 / 大樹
- 時間: 2013-11-26 17:22
-
第 39 樓 / 永遠有多遠
- 時間: 2013-11-26 17:24
-
第 40 樓 / 大樹
- 時間: 2013-11-26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