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每到中秋的時候,滿街都是賣月餅的。現在的月餅基本被廣式的蛋黃蓮蓉統治了,其他品種的都是鳳毛麟角,記得小時候,即使廣式的,也有不少花樣。
我比較愛吃的有兩種,一是豆沙,一是椰蓉。(MD別笑!)這兩種也算是比較常見的。
豆沙月餅中一定有豬油在裡面。細膩的豆沙吃到嘴裡,又甜又香又糯,和軟軟的餅皮配合得相得益彰,是我的首選。椰茸月餅的餡是椰絲,有獨特的椰香味,和其他月餅都不同。
棗泥的不多見,不過非常好吃。甜得帶著紅棗香,吃到嘴裡一定想起蘇州的棗泥麻餅。
我大約是喜歡吃餡比較軟糯的,有時候碰到不多見的豆蓉等的,也愛吃。不過不愛吃百果,五仁等餡裡有一粒一粒顆粒的。記得百果和五仁月餅咬下去還有沒化開的砂糖,有時能看到一塊塊的豬油。
除了廣式月餅,上海還有蘇式月餅。蘇式月餅的餅皮和廣式月餅完全不同,是酥皮,烘得松松脆脆的,吃的時候要用手托在下面才能咬,否則餅皮的碎屑肯定都掉在地上。我的祖母最喜歡吃的是蘇式月餅中苔條餡的,每年必買。
當然,最難忘的是在街上排隊苦等才能吃到的鮮肉月餅。我不知道這是否算上海特產,反正在其他地方沒看到過。鮮肉月餅也是酥皮,中間是鮮肉的餡,在街上等著店家當場烘當場賣,拿到手裡還燙手,咬到嘴裡有香又鮮還有肉汁,那滋味永不會忘。
有北方朋友說這不就是火燒嗎?
不知道,這東西在上海只有中秋節時才吃,所以也叫月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