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21 樓 / HongMei
- 時間: 2013-8-27 21:47
-
-
第 22 樓 / HongMei
- 時間: 2013-8-27 21:50
-
-
第 23 樓 / HongMei
- 時間: 2013-8-27 21:51
-
第 24 樓 / HongMei
- 時間: 2013-8-27 21:52
-
第 25 樓 / Elina
- 時間: 2013-8-27 21:52
-
第 26 樓 / 不愛學習
- 時間: 2013-8-27 22:00
HongMei 寫道:
能展開細說嗎?何謂美尼爾氏綜合征?
那只是一個猜測。
確診梅尼埃病之前,應排除各種引起眩暈等疾病,如中樞系統疾病、前庭系統疾病、其他系統疾病等。
中樞性疾病
聽神經瘤、多發性硬化、動脈瘤、小腦或腦幹腫瘤、頸性眩暈、Amolk-Chiat畸形、一過性發作性腦缺血、腦血管意外、腦血管供血不足等,尤其在急性發作眩暈時,應首先除外神經內科的急症,如延髓背外側綜合征,後循環缺血,腦血管病變等。
外周性疾病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炎、前庭藥物中毒、迷路炎、突發性聾、Hunt綜合征、耳硬化症、自身免疫性內耳病、外淋巴瘺等。
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Cogan綜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
其他系統性疾病
如心臓病、原發性高血壓等。
----------------------------------------------------------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國醫師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該病主要的病理改變為膜迷路積水,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耳鳴和耳悶脹感。本病多發生於30~50歲的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女發病無明顯差別。雙耳患病者約占10%~50%。
梅尼埃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確,眾說紛紜。1938年Hallpike和Cairns報告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膜迷路積水,目前這一發現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證實。然而膜迷路積水是如何產生的卻難以解釋清楚。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種感染因素(細菌、病毒等)、損傷(包括機械性損傷或聲損傷)、耳硬化症、梅毒、遺傳因素、過敏、腫瘤、白血病及自身免疫病等。
De Sousa(2002)將由已知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積水產生的前庭症狀疾患稱為梅尼埃綜合症。而梅尼埃病則被認為是一種特發性膜迷路積水。
臨床表現
典型的梅尼埃病有如下4個症狀:眩暈、耳聾、耳鳴及耳內悶脹感。
眩暈
多為突然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患者常感周圍物體圍繞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轉,閉目時症狀可減輕。常伴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等自主神經反射症狀。頭部的任何運動都可以使眩暈加重。患者意識始終清楚,個別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保持著清醒狀態。
眩暈持續時間多為數10分鍾或數小時,最長者不超過24小時。眩暈發作後可轉入間歇期,症狀消失,間歇期長短因人而異,數日到數年不等。眩暈可反復發作,同一患者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不盡相同,不同患者之間亦不相同。且眩暈發作次數越多,每次發作持續時間越長,間歇期越短。
耳聾
早期多為低頻(125~500Hz)下降的感音神經性聾,可為波動性,發作期聽力下降,而間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復。隨著病情發展,聽力損失可逐漸加重,逐漸出現高頻(2~8kHz)聽力下降。本病還可出現一種特殊的聽力改變現象:復聽(diplacusis)現象,即患耳與健耳對同一純音可聽成兩個不同的音調和音色的聲音。或訴聽聲時帶有尾音。
耳鳴
耳鳴可能是本病最早的症狀,初期可表現為持續性的低調吹風樣,晚期可出現多種音調的嘈雜聲,如鈴聲、蟬鳴聲、風吹聲等等。耳鳴可在眩暈發作前突然出現或加重。間歇期耳鳴消失,久病患者耳鳴可持續存在。少數患者可有雙側耳鳴。
耳悶脹感
眩暈發作期,患耳可出現耳內脹滿感、壓迫感、沉重感。少數患者訴患耳輕度疼痛,耳癢感。 -
第 27 樓 / HongMei
- 時間: 2013-8-27 22:02
-
第 28 樓 / HongMei
- 時間: 2013-8-27 22:07
不愛學習 寫道:
那只是一個猜測。
確診梅尼埃病之前,應排除各種引起眩暈等疾病,如中樞系統疾病、前庭系統疾病、其他系統疾病等。
中樞性疾病
聽神經瘤、多發性硬化、動脈瘤、小腦或腦幹腫瘤、頸性眩暈、Amolk-Chiat畸形、一過性發作性腦缺血、腦血管意外、腦血管供血不足等,尤其在急性發作眩暈時,應首先除外神經內科的急症,如延髓背外側綜合征,後循環缺血,腦血管病變等。
外周性疾病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炎、前庭藥物中毒、迷路炎、突發性聾、Hunt綜合征、耳硬化症、自身免疫性內耳病、外淋巴瘺等。
代謝性疾病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Cogan綜合征、血液病、自身免疫病等。
其他系統性疾病
如心臓病、原發性高血壓等。
----------------------------------------------------------
梅尼埃病(Ménières disease)是一種特發性內耳疾病,在1861年由法國醫師Prosper Ménière首次提出。該病主要的病理改變為膜迷路積水,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聽力下降、耳鳴和耳悶脹感。本病多發生於30~50歲的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女發病無明顯差別。雙耳患病者約占10%~50%。
梅尼埃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確,眾說紛紜。1938年Hallpike和Cairns報告本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膜迷路積水,目前這一發現得到了許多學者的證實。然而膜迷路積水是如何產生的卻難以解釋清楚。目前已知的病因包括以下因素:各種感染因素(細菌、病毒等)、損傷(包括機械性損傷或聲損傷)、耳硬化症、梅毒、遺傳因素、過敏、腫瘤、白血病及自身免疫病等。
De Sousa(2002)將由已知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積水產生的前庭症狀疾患稱為梅尼埃綜合症。而梅尼埃病則被認為是一種特發性膜迷路積水。
臨床表現
典型的梅尼埃病有如下4個症狀:眩暈、耳聾、耳鳴及耳內悶脹感。
眩暈
多為突然發作的旋轉性眩暈。患者常感周圍物體圍繞自身沿一定的方向旋轉,閉目時症狀可減輕。常伴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血壓下降等自主神經反射症狀。頭部的任何運動都可以使眩暈加重。患者意識始終清楚,個別患者即使突然摔倒,也保持著清醒狀態。
眩暈持續時間多為數10分鍾或數小時,最長者不超過24小時。眩暈發作後可轉入間歇期,症狀消失,間歇期長短因人而異,數日到數年不等。眩暈可反復發作,同一患者每次發作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不盡相同,不同患者之間亦不相同。且眩暈發作次數越多,每次發作持續時間越長,間歇期越短。
耳聾
早期多為低頻(125~500Hz)下降的感音神經性聾,可為波動性,發作期聽力下降,而間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復。隨著病情發展,聽力損失可逐漸加重,逐漸出現高頻(2~8kHz)聽力下降。本病還可出現一種特殊的聽力改變現象:復聽(diplacusis)現象,即患耳與健耳對同一純音可聽成兩個不同的音調和音色的聲音。或訴聽聲時帶有尾音。
耳鳴
耳鳴可能是本病最早的症狀,初期可表現為持續性的低調吹風樣,晚期可出現多種音調的嘈雜聲,如鈴聲、蟬鳴聲、風吹聲等等。耳鳴可在眩暈發作前突然出現或加重。間歇期耳鳴消失,久病患者耳鳴可持續存在。少數患者可有雙側耳鳴。
耳悶脹感
眩暈發作期,患耳可出現耳內脹滿感、壓迫感、沉重感。少數患者訴患耳輕度疼痛,耳癢感。
很好!謝謝了 -
第 29 樓 / 劉大媽
- 時間: 2024-1-23 02:53
HongMei 寫道:
很不幸地,在回答了藍麗麗的眼睛重影的第三天,我的左眼又發作了。。。於是去拍了照,請專科醫生檢查了兩眼好好地,啥都正常。。。接下來兩個星期·,被搞得頭昏眼花。。無奈一方面約了家庭醫生,另一方面狗來了一個中醫,在公共市場邊上的,大媽級高級女中醫。一見面,她很有把握地說是花粉症,查處了我的右耳在發炎,引起頭昏,那個眼睛問題也是後遺症的狀況。。我抓了五服中藥,到今天結束。。。竟然好了!
要知道,原來腦袋裡各條神經原來被糾結在一起,非常難受,還冒虛汗,已經兩個星期沒上網了。。喪失了勞動力和工作能力不談,還打算去照CT和檢查腦瘤之類的計劃
第一副藥下去,那個神經就放松了。。。以後幾天像過山車,反反復復的,無它,只因這個花粉症潛伏已久。。。星期六,拿到了家庭醫生的三種藥。。看來可以備用了
說實話,一直對中藥將信將疑的。。如今不得不服
這個眼睛重影居然是這個起因,真是匪夷所思
-
第 30 樓 / 劉大媽
- 時間: 2024-1-23 02:55
HongMei 寫道:
很不幸地,在回答了藍麗麗的眼睛重影的第三天,我的左眼又發作了。。。於是去拍了照,請專科醫生檢查了兩眼好好地,啥都正常。。。接下來兩個星期·,被搞得頭昏眼花。。無奈一方面約了家庭醫生,另一方面狗來了一個中醫,在公共市場邊上的,大媽級高級女中醫。一見面,她很有把握地說是花粉症,查處了我的右耳在發炎,引起頭昏,那個眼睛問題也是後遺症的狀況。。我抓了五服中藥,到今天結束。。。竟然好了!
要知道,原來腦袋裡各條神經原來被糾結在一起,非常難受,還冒虛汗,已經兩個星期沒上網了。。喪失了勞動力和工作能力不談,還打算去照CT和檢查腦瘤之類的計劃
第一副藥下去,那個神經就放松了。。。以後幾天像過山車,反反復復的,無它,只因這個花粉症潛伏已久。。。星期六,拿到了家庭醫生的三種藥。。看來可以備用了
說實話,一直對中藥將信將疑的。。如今不得不服
這個眼睛重影居然是這個起因,真是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