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较早时陪同陆金华,到省府雇佣标准处填写英文投诉表。资料图片
图文:本报记者孙铭雪
打8天地盘工未致白做 东主诿称失联
刚抵加3个月的61岁新移民陆金华,在林姓雇主的建筑工地做苦工8天不获支薪。后在本报协助及女儿锲而不舍努力下,前雇主终于露面并发还8天的欠薪,但坚称并无拖欠工资,反推说陆金华没有联系他。据民事律师就此表示,按现行法例,雇主要主动支薪;如果雇员辞职,雇主也须于对方辞职后6天内付清薪水。
来自中国浙江嘉兴的陆金华,周四拿着获前老板发还的薪金,多谢本报记者协助把事情披露报端,才让他不致8天苦工白干一场。他又说虽然历经波折,但还是很高兴终于收到拖欠了近3个月的工资。陆金华激动地对《星岛日报》记者说:「没想到真能拿回这些钱,也算是争口气。大家都是华人,何必欺压自己人呢?更何况,这些钱都是我应得的血汗钱。」
记者助事主分头作出投诉
陆金华今年4月以家庭团聚身分从家乡移民至温哥华,与女儿陆文贤团聚。他上月向《星岛日报》求助,指在一位林姓老板的工地做了8天苦工后,因地盘实际工作量远超招聘时所说的条件而辞职,后未获发他应有的720元薪水。本报记者接到求助后翌日,陪同事主先后去到本拿比骑警及专门处理劳工纠纷的省雇佣标准处(Employment Standards Branch,简称ESB),投诉他打工的不幸遭遇。
因陆金华不了解本地雇佣情况,加上不谙英语,也未能提供聘请他的林老板全名、公司名称等重要资料,虽作出投诉,当时他对讨回欠薪并没有百分百信心。惟觉得受不公对待,决定向本报现身说法,只寄望不会有人重蹈覆辙。
然而,他的女儿陆文贤没因此放弃,她于8月初在一个招聘网站找到林老板另一个联系电话,并立刻拨通,想不到接电话的正是林老板。而令她吃惊的是,她还未说到欠薪问题时,对方就开始大声斥责她。
前老板指工时计算有出入
陆文贤向《星岛日报》回忆说:「他连续说了好几次:『为甚么要把事情搞到这么大?』并认为我们父女无理取闹。他最后说要先看我爸爸纪录的工作时间再还钱。隔了好几天都没消息,我就致电给他,他才同意在本周三中午见面,结果,他没有出现,但就派了一个年轻男子前来,年轻男子并说林老板指我们记错工时,应付的薪金只是690元,而不是720元。」而交下690元即离去。
本报记者周三拨通林老板的电话。林自称是香港人,但不愿透露全名。他坚称自己没有错,他说:「我从来没有说不付钱啊。我换了电话号码,是他们(陆家父女)没有打通我现在这个电话,也一直没有给我工作时间表,这让我怎么付钱?」
但陆文贤并不接受这种说法。她回应道:「我们替人打工,怎么可能不希望要工钱的。我爸爸打了很多次电话约时间见面给工作时间表,刚开始林老板有接,后来电话拨通但他不接听,到最后电话都停机了。而且我们两次联系到他的唐姓侄儿,他说一定会转告林老板,林老板现在怎么还狡辩说不知道呢。」
陆女指雇主解释没理由
《星岛日报》记者也曾通过电话约请林老板让本报拍照,或当面与陆家父女握握手,但林老板已即时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