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的經濟理論+大溫的自身特點+當下的大環境(房貸收緊,持續低息,貨幣增發等)=大溫房市軟著陸(炒家和抄家都失望)。
這就是我從一開始就一直堅持的觀點,其實這也是政府的計劃,任河大漲和大跌都不是政府所樂見的。
長遠看,大溫房市榮景可期,原因我已說過。
很希望Skywatch和Richmond-man來這裡參與討論,逐一反駁本文作者的數據和觀點。而不是像Richmond-man直接給出的“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或是“你沒錢不等於其他人沒錢”\"這裡是世界熱點“之類的簡樸的經濟學觀點。
其實,買HOUSE 早就 是 工薪 人 的一個夢想 了 ,僅此而已 ,世界 變了 ,,,,,而且 還要 變得 我們 每個人都難以 想像 的 離譜, 但是,那是發展潮流,單個人是無能為力 的 ,。。。
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哪裡還有錢買房。全國約有133萬人失業,即平均每5.5人爭奪一個空缺。這是昨天的報告。
昨天我的朋友後悔莫及的告訴我,他前年在溫西“搶”到了一套老房四百八十多萬,(因為學區好,當時業主叫四百五十萬)現在同樣的區叫二百八十萬的房又新又漂亮。此一時,彼一時。
溫西同一個區的相似的房子由前年的480變成現在280,三個字"不可能"。希望發這個消息的同學給出具體信息,不能信口開河。
480萬到280萬有點誇張了,不可能的。
列治文一朋友兩年前買了個投資房,據說如果現在出手淨虧30萬。不過人家無所謂,說打算繼續持有,等著吧,房價總有回來的時候。房子空著,也不舍得租,人家不差錢。
back to the price of last year?after 10 years la.
加拿大的人口老化更會在未來10年影響樓房買賣的趨勢﹐她估計人口老化不會令年長人士一窩蜂出售物業﹐但不排除他們仍會有轉換樓房的活動。她又指人口老化會衍生另一現象﹐就是未來20年獨居情況將愈見普遍﹐當中包括配偶辭世的獨居老人﹐其中又以獨居寡婦的數量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