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_BBCODE_WROTE: |
虚心学习.请展开评评好在哪儿?
|
个人看法,欢迎指教:
1:从器形上,难做,也是葫芦瓶向来受欢迎的原因,不向胆瓶甚至是蒜头瓶在旋胚胎具上可以一次成行,你想啊,那两个圆,软瓷胎土如何旋转出来啊?所以一定是两次旋胎,然后粘合在一起,这就有一个难度了----a:大小口径要一致,b: 在烧制前,瓷胎都是淘洗出来的,很软,稍不留意就会成歪脖子鸭子了, 不是吗? 所以做葫芦瓶的瓷土一定是非常优质的瓷土。
2:葫芦是中国吉祥物的象征,代表中国文化;
3:此物件是斗彩无疑,釉下青花和釉上矾红,两次入窑烧造, 分别是高温1300度和低温900度,能出现不开裂就是烧高香了。
4:底足上支钉烧痕迹明显, 结合器形,是清早期外销斗彩瓷器。
一叶知秋 _BBCODE_WROTE: |
我觉得不太象葫芦瓶,底下不够圆
|
您说的有道理,只是我觉得葫芦起名就是根据造型相似而言,到清前中期形式越来越多,甚至有上圆下方葫芦瓶:
上圆下方葫芦瓶
这个从底部看更像纸槌瓶,但是工艺上因为长颈中间有球形了,那么就不是一次拉胚出模,类似葫芦瓶,所以自己这样说的,若您有更恰当确切地定义,那就太好了,先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