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次去意大利,都是公差,匆匆忙忙,这次约了朋友一行4人,终于可以按照自己想法尽情游览购物了

。
.
第一站,米兰。
米兰室时尚中心, 各种时尚和奢侈产品的新品或新季发布会层出不穷,中国的公司也参与的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 SS两季的,出发前一周的飞机上就撞见一位大姐。 搞了10分钟发布会,就开始用ipad麻将,一直到下飞机。 真是佩服。顺便交流了一下达芬奇最后晚餐壁画的观感。 这是达芬奇最伟大作品之一,在一个小教堂里面。 需要提前2个月预约。 我们四人只定到3张票, 还是分为两个时间段的。 通过下面的链接可以看到破坏文物的文章。
news.163.com/10/0728/0...1121M.html
总之,如果提前做计划,一定要去。
在艺术品前用闪光灯拍照的狗官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米兰附近的como湖是阿尔卑斯山脉冰川遗迹,特意安排两个晚上。 下飞机租车。 特别提醒网友,如果希望省钱,一定要练好手动档。 欧洲手动档车子很多。 2000年开会时发现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而我的手动挡最后一次是2008年,之后望了 ,而且意大利人开车很野,2001年在威尼斯,双向2车道,有辆车紧紧跟在我们后面,开到120公里时速也不行,最后只好减速靠边让他过去。 这次在离开米兰又遇到类似情况,放在后面讲。
自动档价格都比较高, 窍门是定奔驰c系列, 由于这种车经常超卖,升级机率比较大。 果然,到了hertz, 懒洋洋的职员发现没车, 协调了一下,升级到奔驰E,而且是柴油车,一缸油跑800公里。
terminator _BBCODE_WROTE: |
米兰附近的como湖是阿尔卑斯山脉冰川遗迹,特意安排两个晚上。 下飞机租车。 特别提醒网友,如果希望省钱,一定要练好手动档。 欧洲手动档车子很多。 2000年开会时发现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而我的手动挡最后一次是2008年,之后望了 ,而且意大利人开车很野,2001年在威尼斯,双向2车道,有辆车紧紧跟在我们后面,开到120公里时速也不行,最后只好减速靠边让他过去。 这次在离开米兰又遇到类似情况,放在后面讲。
自动档价格都比较高, 窍门是定奔驰c系列, 由于这种车经常超卖,升级机率比较大。 果然,到了hertz, 懒洋洋的职员发现没车, 协调了一下,升级到奔驰E,而且是柴油车,一缸油跑800公里。
|
"意大利人开车很野", 说的不对
在意大利,跟车紧是正常的,并非粗野,你习惯就好,同理,你也要贴着前车屁股开,这是当地的习惯
如果你开的慢,就要靠边让行,整个欧洲,都是如此,在希腊,如果只有一根车道卡车会压着路肩开,就是创造条件让快车超车
欧洲人的驾驶品德和技术,甩开北美几条马路
在欧洲,自动档是给残障人士和外国人准备的
兴冲冲的开到como lake,停车后发现后备箱上有一个凹痕,挺大,想个排球那么大,没有掉漆。 顿时紧张起来。 仔细一查, 司机旁A柱上也有一个小的,兵乓球那么大。 同行一人说,上车前就看到了。 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说啦, 你没反映。。。。。郁闷。
办完入住, 已经到了傍晚。 只好第二天4打电话给租车公司。 折腾一小时,同伴都着急了,也没人管。 只好自任倒霉。 拍几张照片, 显示个时间。 还车时在解释吧。 我们是罗马还车, 还不知道会不会讹我。 提醒童鞋, 没有工作人员查验时要自己仔细看看,不要着急离开。 特别是异地和跨国还车。
lake como 分左右两边向山里进发,进去后只能乘船横渡湖面,左面酒店多。 比较热闹,但是右面有非常好的地方。 要实现做好决定。
Castro _BBCODE_WROTE: |
"意大利人开车很野", 说的不对
在意大利,跟车紧是正常的,并非粗野,你习惯就好,同理,你也要贴着前车屁股开,这是当地的习惯
如果你开的慢,就要靠边让行,整个欧洲,都是如此,在希腊,如果只有一根车道卡车会压着路肩开,就是创造条件让快车超车
欧洲人的驾驶品德和技术,甩开北美几条马路
在欧洲,自动档是给残障人士和外国人准备的
|
感谢castro补充。 欧洲人的驾驶技术的确好。 意大利跟车也成习惯。不过,说他们开车野,是有亲身体会的。 从米兰到威尼斯告诉路上, 有辆audi A6跟在我后面行驶1-2分钟, 右边车道有车,我就没并线。 中间苹果手机上gps显示出口,犹豫了一下,点脚刹车。 结果,这辆A6从我右侧超车时直接切线。 我若不刹车一定把他顶的打转。 坐在右侧的两人都连声说,这人太野了。
lake como 旁有个山顶小城,可以俯瞰整个湖面,但是上山道路狭窄,崎岖,一定要上午上山,吃饭游览后在能见度良好情况时下山, 切记。
早上6点退房,结束como行程, 汇入米兰的上班车流中。看完the last supper. 入住米兰大教堂后面酒店。 与欧洲许多大城市一样, 停车位置难找, 而且多数酒店由于历史悠久,地下停车场并不连接酒店。 开进去发现不方便,立刻开出来,也要交费。 而且需要步行交费。 我们block出口,后面的车看是旅游者,还算耐心。没有催促。
除了网上找的餐厅, 酒店门房往往能给你不错的建议。 这点与泰国等差别很大。
米兰大教堂规模宏大, 值得细看的地方不少, 不过我们没有排队去等电梯上楼顶。 贴几张图片吧。 欧洲著名教堂太多了,例如 科隆大教堂。 梵蒂冈等等。不过, 还是高迪的圣家族大教堂最值得回味。被我列为第一选择。
米兰大教堂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米兰大教堂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教堂尖顶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今天说说米兰急诊。 在其他国家也亲身遇见过外商或者急诊,但是都要自己花钱,例如德国。 意大利真是提前进入共产主义了。 同伴龙虾吃多了, 身上浮肿,鞋也穿不进去了, 叫辆出租车去急诊。 看门的医生先目测一下, 认为比较严重, 打开电动门放进去。 又叫来一个仔细探头看看脚上的拖鞋(应该是看皮肤,但我总觉得他是看鞋),点点头,填表,进候诊室等。 侯诊室里面有七八个人。个个看起来还不错,精神也好,没有电视剧里面惨叫的病人。
等了1小时, 期间遇见一个学汉语的意大利学生,让他把病症,龙虾等用意大利语写好。 事后发现也用不上。 护士来叫号,我让那个意大利学生再陪一会, 结果马上被医生客气的哄了出去。
看病,打针,开药。完事了,不知不觉走出建筑物,才发现没人收费。 咱不能对不起异国他乡的医院,赶紧回去, 看门护士不让进,还解释几句。 见到医生,问怎么交费, 医生一时没听明白, 直到旁边医生解释,两人大笑,说了几句意大利语。 大概说这是社会主义了,看病不要钱。然后用英语告诉我,不用付钱,因为这是意大利。 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幸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