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与爱国,是时辩时新的话题,看起来是大概念,却又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现在简单谈谈容若个人的一点意见,抛砖引玉,希望听到更多有见识的发言。
首先,选择移民,是否意味着对母国的背叛?
网上看到有言论谈到生活中国(此处专指大陆)人移民海外的动机时,有过这样的观点:移民类似逃亡,是从专制独裁的中国逃到民主自由的西方。容若相信,在中国大陆移民群体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出于政治理念的不合而选择移民西方各国的,从最早的投奔海外亲友的移民到留学生移民到现在的技术移民,这样的动机都存在,只是年代越往前,这样的动机越普遍。近五六年来选择移民海外的中国大陆人,考虑得更多的不是政治因素,而是自然环境、工作机会、子女教育、未来发展等等。
检视世界移民发展史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各国人口的流动成因多样,但大致趋势或潮流是:从人口多的地区向人口少的地区流动;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向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流动;从战祸动乱的地区到平安和平的地区流动;从工作机会少、工资收入低的地区向工作机会多、工资收入高的地区流动,等等等等。这是地球人类的一种符合适者生存法则所自动选择的“地区优胜劣汰”过程,在这些流动与选择中,体现了人类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口的流动更是经常与频繁,许多国家为方便流动,实施了双重甚至多重国籍的政策。国籍的选择虽有感情认同的成份,但也有方便实用的考虑。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也无论拥有几个国籍,移民们,尤其是成年后移民的人们,对自己出生并成长至二三十岁的母国,都会有某种程度的依恋与怀旧。这种情绪不独中国移民,任何民族都一样。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一个地方生活时间长了,就会对哪里的一切产生千丝万缕的牵挂,比如我们现在居住了几年的温哥华,比起北美任何一个城市都更能让我们有家的感觉,我们不会因为去美国工作就不怀念温哥华的美好。对生活了二三十年的中国大陆,因为哪里有我们的父老乡亲,有我们的至爱亲朋,有我们熟悉的情怀与思绪,如果说因为移民,因为对现政权不满,我们就失去了对那块土地思念、怀念和称赞的资格,就会招来“既然如此,又何必移民”的指责,这是不合人情的。今天在中文网坛上发表意见的不同观点的朋友,如果真的能与母国文化划清界限,又何必要在这里或现身发言,或潜水观看呢?
其次,移民有无资格批评他所选择的国家的时政与社会弊病?
网上有言论对移民批评西方民主自由的某些软肋加以嘲笑,认为既然选择生活在这里,第一不应该再说母国的好话,第二不应该批评居住国的缺点。其实,世间事只要客观地想一想,就知道好并非绝对的好,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坏。批评时政,关心社会,正是融入居住国最佳的态度。特别是来了几年之后,对原来雾里看花的一些东西有了理性认识,从而更加客观地判断其优劣是非,提出自己的思考与看法,这些看法也许对也许不对,都可以讨论,但不能是本地出生的人可以批评甚至示威游行,外国出生的移民一批评就横加指责,说:“既然你不喜欢,就请回去”之类的话,这是与以往极左时代的共产党做法一样的专制,并不符合说话者所尊奉的民主自由精神。移民不是二等公民,不必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地寄人篱下,如果所选择的国家在以后的发展中确实越来越不行,各方面的弊远远大于其利,我们当然还可以再一次选择,如同很多本土出生的人到美国工作一样,也如同很多西方公司到中国发展一样,人口的流动永远如前所述,不绝如缕,遵循经济的自然的法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个世纪八九十代的中国居民出国热不正与现在的回流热一样很能说明问题吗?如果未来中国的经济能够良性发展、已经比文革时期要好一些的现政权体制演变得更彻底,最终能够成为一个民主选举、多党竞争的政体,中国不就也能成为移民流动的一种很好选择吗(不仅对海外中国人,而且对各国移民)?
所以,移民与否,不值得上纲上线,各国的发展,此起彼伏,各领风骚几十年,世界是变化的,不需要胶柱刻舟。此外,如果真的尊奉民主自由的精神,就要有雅量允许别人有不同意见不同观点,能够与反对自己观点的人成为朋友才算真的有识之士,不要一提美国和小布什的反对意见,一讲共产中国的一点好话,就骂人家没有良知。需知即使是美国公民,也一样有拥共反美者的合理存在,这才是美国国民性的伟大之处。如果用人身攻击甚至漫骂排斥拥共反美者,这才真的是走向了所骂的对方阵营,成为专制精神的帮凶了。容若服膺并身体力行“我爱论敌,文人相钦”的精神,希望与一切具备真正科学民主自由精神的有识之士交流与对话。
谢谢容若的表述。常把祖国比作父母,而现在的工作学习生活的是夫妻,对妻子/丈夫“效忠”,影响你爱父母,爱子女么?(咦,怎么咱成二楼了,whybother的帖子呢?)
广播体操 写道: |
说得好,归纳起来一句话:那里好往哪里去。
对我来说很简单,哪个国家/政府善待老百姓、善待我,我就选择他们、喜欢他们、归依他们。
一个国家/政府要值得爱才会去爱,什么样的人种、哪一个民族、哪里是母国并不很重要。
|
我可以接受这种“有奶便是娘”的移民观,但最无法苟同的就是那种拿了外国护照还在鼓吹“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华人。
以前我一哥们说过:祖国是亲娘,国籍是情人。亲娘是不天生的,带着血和肉的关系。情人是可以选择,好则聚,不好则离。
再次说明祖国不是政府或者任何政党的代表。是自己生长的环境和文化,比政权的概念大得多多。
容若出手就是不凡,几句话就把一团乱絮理得清清楚楚。哪里是浅谈了?
我一贯的看法是:不奢谈爱(中)国,但
因为中国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不可避免的有所关心,希望它一切顺利,不希望看到它出现动荡,人民受苦。就这么简单。
话说回来,
拿了外国护照还在鼓吹“身在海外心系祖国”的华人可有不少哦,不论持哪一种观点的。
谢楼上各位的点评。参观完肯尼迪航天中心(NASA)之后的最大感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类一争吵,宇宙就好笑!王虎讲得对,无论反共拥共,不少人真的是“身在海外,心系祖国”,而我正好相反,更愿意关心自己现时所处的国家和本地区,因为它的好与坏更与我的利益相关。
同时,目前到加国的技术移民,都是在平等基础上,自愿的与加国政府的双向选择。我一直自认不欠加国任何党派任何个人的人情,作为一名纳税人,我有权对不满意不合理的政策进行批评,有权争取自己各方面的合理权益,有权通过手中的选票表达自己的心愿,当然,也包括在对这个国家完全失望后的离开。
至于中国,前面已经讲过,哪里有我若干的回忆(不管好的还是坏的),有我们的亲友,我对住过的地方无法不产生感情,对有感情的地方当然希望她越来越好,但老实说,我对中国发生的一切,无论是政治的,还是文化的,都越来越隔漠,很多东西越来越难以获得共鸣。我现在很难读得进描写中国当代社会的小说、电视剧和电影作品,不管作者的文笔有多么好,都难以吸引我读下去。
相反,我喜欢本地生活的人们写出的反映本地风情的作品,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我关心加拿大的医疗改革进程,我关心加美贸易是否正常,我关注与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种种变化。我在外出差或渡假,最多不超过两周就十分思念我的温哥华,想念这里结识的各族朋友,想念这里的山和水。是的,这是我的新家,我的温哥华!即使有一天我可能会因为更好的就业机会或其它原因离她而去,我都会思念她,会对人们谈起她的美好和骄傲。
容若一出手, 就知有没有。。。
容若 写道: |
移民与爱国,是时辩时新的话题,看起来是大概念,却又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现在简单谈谈容若个人的一点意见,抛砖引玉,希望听到更多有见识的发言。
首先,选择移民,是否意味着对母国的背叛?
|
大概源于小孔吧,父母在, 不远行。。。。俺不知道这种指责从何而来? 指责拿了外国护照还在鼓吹“身在海外心系祖国, 和指责 拿着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户口还在鼓吹心系家乡到真是有些异曲同工。
施化也说一说“心系”什么。
我心系“人”。有呼吸、有体温、有情感、有思想、有行为的人。越是和我关系密切的,越心系。只要他们自由、安全、健康、愉快、幸福,我就无牵无挂,一句废话也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