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璧君有俄國十二月黨人之風,她與汪精衛並不認識,當汪精衛決定去刺殺攝政王時,她作為革命黨人鼓勵汪說:你去幹吧,你明天就要去死,我沒有旁的送給你。就這樣,她跟汪精衛睡了一晚。
張靜江初遇落魄的孫中山,表示願意為革命捐資,他把名片給孫說:“這上面有我在巴黎的地址,我必當盡其所能。孫先生需要多少,我就付多少!”兩人約定,孫需要經費時,即給張發去“ABCDE”五個英文字母中任何一個字母的電文。這些字母分別代表1、2、3、4、5萬法郎。1907年,孫中山為起義四處籌款無著,一籌莫展之時,突然想起了在法國輪船上邂逅的張靜江,就跟黃興說起此事,黃興不信,最後病急亂投醫,叫胡漢民按地址向巴黎發了一個只有“C”字母的電報。同盟會人聽說此事,或笑孫幼稚可笑,或說孫滑稽荒唐,或跟孫打賭:“就憑一個C,能討來三萬法郎,豈非太陽從西邊出?”不到二十天,一紙三萬法郎的匯票,從巴黎匯到東京的同盟會總部,令孫黃大喜過望。
1908年,清廷欽差、農工商部侍郎楊士琦巡視南洋,馬來亞華僑陳文襄當面斥罵楊:“滿奴來何為?豈吸四萬萬內地國民之脂膏猶不足,而必及此別鄉離井骨肉,艱難困苦之華僑耶?若雲撫慰,內地國民,日加殘害,何有華僑?華僑回國,日在刀俎,何有外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陳後來在廣州參加革命犧牲。
vanxiong2008 寫道: |
陳璧君有俄國十二月黨人之風,她與汪精衛並不認識,當汪精衛決定去刺殺攝政王時,她作為革命黨人鼓勵汪說:你去幹吧,你明天就要去死,我沒有旁的送給你。就這樣,她跟汪精衛睡了一晚。
|
1946年4月16日江蘇高等法院開庭審訊陳璧君,陳璧君在法庭上為汪的行為辯護:
「
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遭殃,這是蔣介石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
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翢铠,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收回淪陷區,如今完壁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1933 年初,日軍侵占山海關,北平吃緊。劉戡率部奉調北上抗日,在古北口曾因慘遭損失,被迫撤離陣地悲憤自殺,因被手下及時搶奪了手槍,自殺未遂;後調北平擔任城防。劉派參謀處長符昭騫負責指導構築工事任務。日本的一個憲兵連要來看中國軍隊新構築的防御工事,劉戡堅決反對,並且表示如果日軍一定要看,他就下命令對日本人開槍。為此事他和符昭騫一道去見何應欽。何對劉說:“工事一定要構築,日本軍人要看就讓他們看,絕對不許打。”劉說:“我決不讓日本人看我們的工事,倘若他們一定要看,那我只有以死來拼。”何說:“你為什麼不在古北口死,要到北平來死?”劉憤怒地拍桌子說:“我到北平來是奉你的命令來的,我並不是怕死,我堅決反對這種漢奸的作法!”
--此人好象於1947年率國軍在陝北追打毛主席?
1935年,何香凝把自己的一條裙子寄給蔣介石,附上一詩《為中日戰爭贈蔣介石及中國軍人的女服有感而詠》:“枉自稱男兒,甘受敵人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儕婦女們,願往沙場死,將我巾幗裳,換你征衣去。”
李鴻章二十歲言志:“蹉跎往事付東流,彈指光陰二十秋。青眼時邀名士賞,赤心聊為故人酬。胸中自命真千古,世外浮沉只一漚。久愧蓬萊仙島客,簪花多在少年頭。”其入都詩說:“丈夫只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裡外覓封侯。”
孫中山曾對蔡元培說:“我不善處成功,而善處失敗;愈失敗,我的精神愈煥發。”
蔣百裡29歲時任保定軍校校長,他到校視事的第一天,向學生們訓話,較為簡潔:“今天方震到校,有兩件事向同學們一談:一點關於精神方面,一點關於教育方面……方震如不稱職,當自殺以明責任。”半年後蔣自殺,震動全國,幸而得救。
民初,蔣介石在政治上開始嶄露頭角,但仍不脫上海灘“小混混”色彩,其時日記中充滿了荒唐放蕩與自責克制的矛盾。如1919年10月初他下決心:“以後禁入花街為狎邪之行。其能乎,請試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世人可以醒悟矣!”但10月15日又記道:“下午,出外冶游數次,甚矣,惡習之難改也。”其後幾個月,日記中充滿自責,也確無“不良記錄”。但1920年初,他又無法控制自己的欲念,1月15、18日分別記有:“晚,外出游蕩,身份不知墮落於何地!”“上午,外出冶游,又為不規則之行。回寓所,大發脾氣,無中生有,自討煩惱也。”直到夏天前的日記屢有:“邇日好游蕩,何法以制之?”“晚,又作冶游,以後夜間無正事,不許出門。”“晚,游思又起,幸未若何!”這年夏天,他遇到舊友,言談中感到別人對自己的不屑、痛感自己為人所鄙,在8月7日的日記中雲:“世間最下流而恥垢者,惟好色一事。如何能打破此關,則茫茫塵海中,無若我之高尚人格者,尚何為眾所鄙之虞!”9日則記道:“吾人為狎邪行,是自入火坑也,焉得不燔死!”以後的日記仍有大量的“理”“欲”交戰的記錄,但此時已基本是只有“邪念”而無“邪行”了。他寫道:“我之好名貪色,以一澹字藥之。”“見姝心動,這種心理可丑。此時若不立志奮強,窒息一切欲念,將何以自拔哉!”“欲立業,先立品;欲立品,先立志;欲立志,先絕欲。”“蕩心不絕,何以養身?何以報國?”……可以說,在“戒色”方面他已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