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 写道: |
其实如果不去美国,呆家里也只不过是重复着那些事情,在加拿大其实很无聊,所以哪怕省的钱不多,我也愿意去。
老实说我还真的体会不到去美国一趟损失的时间成本能那么巨大,或许我还没到那种事业成功的地步。
|
我觉得正好相反。在加拿大可以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特别是夏天和秋天,时间根本不够用,可以打球(网球/高尔夫/羽毛球等等)、划艇、爬山、郊游、游泳、看电影,还可以参加各种本地的庆祝活动,或者约朋友聚会等等。
所以,可以半小时做完的买杂货以及加油,我实在不愿意花那么半天时间,开车开那么远去做。而且,美国那几个地方,去几次以后也不想去了。
时间的价值不仅仅限于金钱。但是南下购物是用时间换金钱却是事实。什么休闲放松,都是假的。来回过两个海关,被人盘问,还要仔细算清楚购买金额,提心吊胆是否会被打税,很放松休闲么?
小龙 写道: |
或许论坛很多人想着股神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如果地上有10美金,我不会去捡,因为那一秒钟我浪费了不止10美金”
不过我是真的体会不到那种时间成本的说法,也可以这样说吧,我还不是事业成功人士。所以每三四个星期抽一天南下BELLINGHAM对于我来说不是负担,反而是休闲假日,出去走走散散心的好机会。
|
倒不是你说的这个因素,在这边大家生活都很laid back,不象国内好像整天在想着挣钱。
我主要还是觉得麻烦,所以上来问问能省多少,看看是否值得南下购物。不过看来就象一箭说的,会购物的哪都能找到好deal,象我这样的估计去美国也省不了钱,分分钟还买太多了浪费。。。
坚决地址本地奸商。
本来终端用户因为量小的原因,考虑时间运输等成本,一般来说都是就地购物成本最低。现在弄到加拿大人跑到美国,零买还能省钱(算上运输成本了),本地超市也别从自己进货渠道走了,直接从美国costco,walmart进货得了。
自己不想办法减低成本,光想加拿大人给自己的无能买单?
循环个啥?商家正享受着汇率带来的额外利润,如果消费者不站起来,这个现象将持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
油价就是个例子
胡旋舞 写道: |
美国这么便宜,衣服只要八毛?什么店啊?
|
都说了是THE CHILDREN'S PLACE,孩子的衣服!
而且我8毛还打了20% 的折!

陆压 写道: |
循环个啥?商家正享受着汇率带来的额外利润,如果消费者不站起来,这个现象将持续下去,甚至愈演愈烈。
油价就是个例子
|
油价是特例,因为税是大头。
其它的商品,目前的汇率和商家(以及上游的distributor)进货/买单时的汇率是不一样的。这样就迫使他们用一个“安全”的汇率来避免风险。
但是影响加拿大零售价格的除了汇率因素以外, 还有:
1. 额外的销售渠道(在美国那里进货,多了一到两层中间商)
2. 市场小,销售量低,迫使零售商增加利润余地
3. 加拿大国内市场缺乏竞争的假象
第二点就是我说的恶性循环。价格越高,我们越不在加拿大买,市场变得更小,然后价格就更加降不下来。
一箭穿心 写道: |
会购物的人总能发现好的DEAL,不懂得怎么购物的人哪里看都觉得差不多,DEAL就在眼前也感觉不到。
我倒是很想知道,那几位大叫时间也是钱的朋友,您一年赚几许啊?
|
没错!太支持了!
我觉得周末你反正也不上班,过去就当时全家人过去玩了,
反正温哥华你也要逛街的,尤其是女人!
在温哥华逛了一天看那个都贵,最后还是决定下星期去美国!
当然了,前提是你有想买的东西的时候,
而且,看你住哪里了,要是住温西当然不如我们住RICHMOND的过去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