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浆糊”的“左右派区分”--WANGHU之文读后
IDWanghu的文贴“ 你是左派还是右派” ,读后受到启发,便有此文。
“左派右派”的定义,历史变迁至今,颇有些混乱。尤在中国更甚,原因呢,是“国情”在世界上格外的“特殊”,半个世纪里,今天“左”明天“右”,偏左了便右,偏右了便左,至今日,弄得是“左右一盆浆糊”,要理清头绪,真需要费些周折的。
区分左派右派,先得有根有据。迄今的根据有两个方面:意识形态(政治宗教信仰)方面和经济基础方面,所以定义也含两个方面:意识形态方面的定义和经济方面的定义,对应的便有政治方面的左右派和经济方面的左右派。
从历史变迁看,左派右派的定义出现过三种。
一,原始定义
如WANGHU所述,“左右派”的原始定义起源于法国的制宪会议。其区分根据限于意识形态范畴:政治信仰,宗教思想和人权观念。原始的左派,主张自由民主,政治与教会分离和人权革命(他们坐在议会左边)。原始的右派,支持君主专制,政治与教会合一和民族主义(他们坐在议会右边)。原始左派的意识形态发展到近代,就是英美等那样的民选政府和议会民主政体。原始右派的意识形态发展到近代,一个极端例子是希特勒的法西斯政体。
2,共产体制下的定义
这世界上,共产体制最强调“意识形态领先”和“政治挂帅”,这一体制下的“左右派”划分,从一诞生,就完全被政治所渗透。因此,共产体制下的“左右派”,本质上是政治性“左右派”。令事情复杂化的是,共产体制下的“左右派”定义,与原始定义是180度唱反调的:原始的“左”,共产体制是“右”,原始的“右”,共产体制却是“左”。这是后来“左右派”区分变成“一盆浆糊”的起因。
共产体制下的左派,坚持一党专制,不允许反对党存在,宪法规定党高于一切,永远不变,只允许一个思想,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这本质上却正是原始右派的定义,两者都支持专制,抵制人权,强调政教合一(原始右派是政治与教会合一,共产左派是政治与马列教义合一)。希特勒法西斯体制,按照共产体制的定义,自然也是左派,而且“左的不能再左”,虽然原始定义认为它是“极右”。
共产体制下的右派,又分成国内右派和国外右派。在国内,凡批评共产党,批评领袖,批评政府的,就可能被划为右派。严重的右派也曾称“反动派”或“反革命”,现在则称“资产阶级自由化”派。他们明确拥护多党制,赞成思想言论自由,赞成民选政府和宪法高于一切。国外的右派,就多了,包括了反对共产体制,实行民选政府和议会民主的所有国家或地区。譬如,对于中国的共产体制来说,这世界上,现在除了北朝鲜,古巴之外,几乎都是右派或过去的“反革命派”或“反动派”。这些为共产体制所敌视的“右派”势力们,实际上却正是原始定义的左派,因为它们都反对专制,支持民主和政教分离,向往人权。
需要指出的是,共产体制下的“左右派”定义,同原始定义的180度反调,是由共产主义者自己完成的。尚未夺得政权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共产主义者,譬如起源于“五四”运动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左右派”的划分,本来同原始定义一致。只是在变成统治者后,他们逐渐把自己本来的主张一个个毁掉(口头上另当别论),而沿着相反的方向奔去,浪子再也不回头了。
3,现代议会民主体制下的定义
现代议会民主体制下的“左右派”定义及区分,其根据主要限于经济范畴,所以与政治性“左右派”相对,可称为经济性“左右”派。这是因为,议会民主体制在意识形态上的“左右派”所属,早已定型,是正牌正宗,货真价实的“原始定义左派”。进一步在意识形态上区分,几乎已不可能,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只是,在共产体制的眼里,议会民主制却是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右派”。“左派右派“本是色彩斑驳的“一盆杂烩”,但从共产体制夺得第一个国家政权那天起,对这盆杂烩的搅拌就开始了,一直搅拌到今天,便有了”一盆浆糊 “。
在现代议会民主体制下,经济性“左派”者,偏向于经济利益的平等,强调福利国家和通过国家干预来帮助经济上的弱者。经济性“右派”者,强调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反对过高福利和国家干预,强调建立“弱”政府,减少对经济强者或寡头的限制。
那么,中国的左右派区分状况如何?
与所有共产体制一样,中国左右派的区分,历来是政治或思想意识挂帅的;左和右的关系,和原始定义也是180度的反调。“改造思想”,“思想进步或落后”,“政治思想犯”等名词,中国人是极熟悉的。以下的讨论,按共产体制式“左右派”定义进行。
中国体制的意识形态,一直保持正宗的一党制“左派”,现在正在越来越左,最终结果当然是“极左”。目前中国国内的知识分子,被戴上“思想自由化”或“民运分子”等“右”的帽子,遭到种种“处理”者,正日趋增多,甚至国外的也不能幸免,便是这种趋势的证明。
那么,中国经济体制方面的左右派是如何区分的呢?
WANGHU引用别人的文章,也谈到了中国的经济性“左右派”。根据引用,中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是”右派“,而且是“极右”。引用文说,“极右制度,往往表现为权贵资本主义与寡头专政”;“初中的时候,学的是邓小平同志的英明论断:中国不可能出现百万富翁!高中的时候,一切都颠倒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国有企业‘卖给私人’了,工人阶级要‘自己养活自己’了。上大学以后,很无奈,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变成世界第一了”。
从上述可以看出 , 中国 在 经济 方面 的左右派 定义, 与 现代 议会 民主 体制 是 一致的。即,“左派”者,强调经济利益平等,主张较多的国家干预。“右派”者,强调自由竞争,反对过多的国家干预,主张让少数经济强者或寡头先富起来。根据中国经济上的“极右”现状,WANGHU的引文得出结论,“经济上的极右制度是伪自由”。引用文原作者特别强调说,“这才是我想讲的东西”。
将上述一言以蔽之,现在的中国,政治上正趋向共产体制的“极左”;经济上则已经是现代议会民主体制的“极右”。但是,如果当年反专制,求人权的“原始左派”人物能活到今天,则在他们看来,中国正在同他们背道而驰 , 走向政治上的“极右”, 弄不好就会发展成希特勒的法西斯。而活下来的“原始右派”则会感到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定下神时便忿忿然,“你们这些共产党人,搞的什么鬼名堂,明明拿去了我们提出的极右理念,却要起个180度反调的名称”!
看, 搅拌的多么彻底的一盆“左右浆糊”!
WANGHU文章说,“(中国)爱走极端的人们这次选择了右,要越右越好,反过来把对方打成左派,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踏上一只脚了呢”?中国人WANGHU,谈的是中国事 , 他所指的 “左和右 ” , 似乎是中国的共产体制在意识形态上的“左和右” 。
WANGHU 之 言 ,大体没错。 在中国共产体制下,鼓吹或支持西方议会民主, 是严重到不可饶恕的 “极右 ” 。 假如中国现执政党政治局委员里有人公开提出, “让我们放下身段,从基层选举开始, 重新夺得政权”, 此人一定会立即被打成“ 右倾自由化的极端 ” , 吃 不了 兜 着 走 路 , 死了也会被人骂 为 “ 死猪 ” 。 而 另 一方面 , 中国人里, 可真有越来越多的人,如 WANGHU 所言, “ 爱走极端 ,选择了右,要越右越好”。他们嘴上也许没有鼓吹西方议会民主,但行动上做的更为彻底,干脆逃离“极左”的中国,投奔“极右”的外国,甚至手捧“人权自由宪章”,向极右的议会民主体制宣誓效忠。猜想WANGHU本人,以及WANGHU的一些战友,也是如此走极端的人群中的一部分 。
同别人一样,“选择了右,而且要越右越好”的WANGHU,是否准备把谁打成左派,再踏上一只脚呢?笔者并不清楚。不过看WANGHU的文雅厚道儒士之风,大概不会这样做。虽然WANGHU不会,但不排斥另有他人。若有,则中国人里谁吃饱了撑的,有那份悠闲,跑去在已经是叮当响的执政党左派及其追随者身上,再加贴一个左派小标签呢?进而,除了16年前那个姓王的,现在又有哪个吃了豹子胆,敢在战车和枪弹武装的巨人 及其 追随者身上,踏上一只脚呢?
对上述疑问如何回答,笔者不甚了然,反正听WANGHU这么一提,今后倒要留心了。就笔者而言,反倒希望“叮当响的左派”越少越好,每遇上左派,先盼的是他们尽快摘下那闪光的标签,变成平凡的百姓,变成右派更好。叮当响的左派少一个,中国的进步便快一分。况且,意识形态上的派别,不论“左右”,是很难“打”出来的,除非那打手是专横霸道的权势者或者有权门撑腰的追随者。
另一方面,在走了极端,跑到“极右外国”的中国人里,有人一边欣赏着“极右”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一边声称仍然眷恋着中国体制的“极左”。可能的动机或原因有多种,如长期奴性的惯性?某种既得利益的驱使?抑或心理的变态?这里暂且不谈。
“左派右派”,对于中国人的笔者,是久闻不觉其味的熟悉字眼。但究竟如何区分,其根据为何,从未想过。中国意识形态的历史变迁,只是君王与平民,主人与奴隶,主子与奴才的交替过程而已。什么左派右派,历史学究们为显示自己的学问,而喜欢使用的名词代号之一罢了。WANGHU的名言,“管他left wing, right wing,我只在乎chicken wing’,曾使笔者突然闻到了左右派的气息,但不久就又忘却了。
今日又亏WANGHU提起,受到启发,认真地想了想,便有此文。网上发文者,笔者猜想多是义工,但记得WANGHU对义工行为颇有微词,那就多谢“职业作者”的WANGHU了。
参考文贴:你是左派还是右派,WANGHU,加西评论,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