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多維
習近平曾一度猶豫
2010年12月間習近平曾去重慶調研,此次調研是在習近平2個月前當選為中共軍委副主席,其接班態勢已經非常明確之後。而有接近高層的人士曾透露,調研是虛,真正的目的是要薄熙來“承認”目前中共的接班布局。此時的薄熙來在重慶大搞“唱紅打黑”,欲攜民意來謀取更高政治地位的高潮,甚至有坊間傳言薄熙來並不滿足於成為下一代的政治局常委,在他頭腦中“成者王,敗者寇”的思維占據了主導,而中央對薄熙來的政治企圖已經有了一定的洞察,甚至產生了反感。
薄熙來與習近平一樣出身紅二代,且年長習近平4歲,個人也頗具才華,加之家庭背景帶來的優越感自視高人一等。雖然習薄都貴為紅二代,但兩家的關系並不密切,很少走動。他們的父輩甚至在中共歷史上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和路線。以上世紀80年代為例,胡耀邦主導的全面改革中,習仲勳與其保持高度一致,並給予了堅定的支持;而薄一波則是倒胡(耀邦)運動的急先鋒,代表了極其保守的左派。對待1989年六四風波中,習仲勳和薄一波更是意見相左,前者同情,後者要堅決鎮壓。
對於習近平在十七大被確定為第五代領導核心時,就有不少傳言稱薄熙來並不買賬。他在重慶自創一套發展模式並大力進行宣揚,贏得了黨內左派的逐步擁護,而對胡錦濤提出的發展模式甚少提及,這種“陽不奉,陰違之”的做法中共高層不可能沒有意識到。在習近平當選為軍委副主席確定為接班人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薄熙來這樣的“頑疾”,並進以贏得各省市及部委的擁護。
在這樣的背景下,習近平以九常委之一、國家副主席、軍委副主席的領導人身份前往重慶市調研。在當時就有不少中國觀察人士指出,習以國家和中共領導人的身份去重慶,實際是間接提醒薄熙來要認清當前的形勢,下一代接班人的安排已經塵埃落定,要尊重既成事實。同時也有以相同的家庭背景來“勸解”薄熙來能為自己所用的意圖。
而薄熙來也明白習近平此番調研背後的深意。雖然對於這位“小老弟”內生不服(從大陸官媒披露出的調研照片明顯可以看出,薄熙來少有“正常”的笑容),但是出於政治考量,還是在私下裡向習近平表示,堅決支持中央決定,服從中央安排,並承諾在以後的工作中積極配合習近平。而習近平在此次調研中也充分肯定了重慶“唱讀講傳”和“打黑除惡”的做法。薄熙來固然自視能力高於習近平,但此時薄與習之間並無直接沖突,甚至雙方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
當“王立軍事件”發生不可避免的牽扯到薄熙來時,作為處置薄熙來事件的關鍵人物之一,習近平曾對其是否要下重手一度猶豫斟酌。首先,畢竟薄熙來是和自己背景一樣的紅二代,經歷了文革帶來的痛苦,習也深受父輩影響不願看到黨內再起紛爭;其次,重慶之行還讓其對薄熙心存幻想,認為他會成為團結在自己周邊的“幫手”;再者,對薄熙來的處置太輕或太重是否會對自己在政治上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影響,畢竟這個事件太敏感,太棘手。
接近最高層的人士曾向多維新聞透露,在事件之初,中共高層在如何定性該事件性質和處理相關人員曾一度陷入僵局,誰都不願意觸碰這個燙手的山芋,更不願意率先發表意見。但形勢又迫使中共必須盡快對薄熙來等作初步處理決定,以免民間和外界輿論失控。
此時,中共很多高層都在重點關注這位“儲君”的態度,畢竟對薄熙來事件的處置不是短期內能解決的,按照以往處置高層幹部慣例,對薄熙來的最終處理結果應該是在習近平接任總書記之後。這成為尚未接任大位的“儲君”第一次面臨重大政治考驗。
隨著事件的逐步清晰,薄熙來還涉及更嚴重的問題確鑿無疑,對中央的屢屢“陽奉陰違”也證明其在政治上存在嚴重的個人主義,江澤民和胡錦濤也坦露出“嚴肅處理,查清事實”的態度。此時的習近平不再猶豫,必須以果斷的手法處理該事件,在大家都在猶豫之際,習率先提出了處理方案,隨後在政治局九常委討論中基本形成定案,胡錦濤做出了最後的決定,江澤民予以認同。
江澤民怒斥“品質敗壞”
作為“明星”官員,薄熙來在大連市、遼寧省和商務部任職時就充滿了爭議。從目前透露出的信息可以看出,薄在大連就組建了自己的利益團隊,其妻谷開來更是在此時借用律師事務所大肆斂財。而在遼寧擔任省長時就與當時的省委書記聞世震搞的關系極為緊張,在未能幹滿一屆的情況下就被中央調出遼寧出任商務部長,據說在他離任遼寧的歡送會上,省委常委只來了一個人。而在商務部,薄熙來的爭議也不斷,有傳聞稱,由於對提攜自己且主管商務的吳儀陽奉陰違和“背叛”,在這位鐵娘子退休時一怒以“裸退”為條件換取中央不得重用薄熙來。
“不是省油的燈”、“見風使舵”是當時中共高層對薄熙來的普遍評價,江澤民更是對其沒有好印象,但礙於薄一波的淵源,繼續讓薄熙來身處高位。在商務部三年,薄熙來隨即被調往重慶擔任市委書記。而在重慶發生王立軍事件,聞言薄熙來的種種作為後,江澤民怒斥其“品質敗壞”。
惹怒江澤民的是薄熙來無所不用的政治投機。王立軍2月6日出走美國領事館,在事件尚在調查,民間議論紛紛之時,薄熙來在2月13日主導了重慶一批官員的任免,其中包括任命邰展為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此前邰展暫時在重慶市政府掛職任鍛煉。而邰展是江澤民的外甥,在這樣敏感事件的敏感時刻,這“疑似”是在利用江的親人“綁架”江趟進這渾水。知曉內情的人明白,江澤民並不喜歡這個外甥,邰展更難以接近江身邊。據接近此事的消息人士向多維新聞表示,江澤民獲悉後非常不滿,甚至是震怒。
彭博新聞社4月20日報道稱,江澤民4月17日在北京與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Starbucks)總裁舒爾茨(Howard Schultz)進行會面,分析認為這次會面安排是為對外顯示江澤民健康良好,亦有分析人士稱近年甚少露面的江澤民今次突然現身北京可能與薄熙來被免引發的政局波動有關。畢竟中共高層決定嚴肅處理薄熙來得到了江澤民的力挺。
胡錦濤的厭惡與頭痛
而中共現任領導人胡錦濤對薄熙來更是厭惡和頭痛。胡錦濤在外界普遍觀感中,他中間偏左的執政理念與薄熙來在重慶進行的一系列變革都有著或多或少的契合點,本應有著更多的話語空間。
但是事實上,二人關系不睦卻是不爭的事實。最為直接的例證就是自2007年薄熙來執政重慶後,胡錦濤不僅從未去過這個位於西南邊陲的直轄市,也從未在公開場合對薄熙來以及薄在重慶的所作所為有過任何表態。在中共的政治語境中,沉默不一定代表默許,有時反而意味著不認同。
事實上,胡錦濤“不理”薄熙來淵源頗久,胡錦濤剛剛上任之初,就去了革命老區西柏坡,當時被外界解讀為向左轉,薄熙來後來的唱紅就是利用了這一點進行政治投機,從某種程度上把胡錦濤“綁架”在“左”的立場上。他在重慶搞的發展模式也與胡錦濤所倡導的科學發展觀風馬牛不相及,有很多人認為薄熙來在跟中央唱對台戲,另搞山頭,有意讓中央難堪。同時薄熙來借用“獨有”的發展模式和唱紅打黑等運動,也讓外界普遍認為他是當之無愧的下屆政治局常委的當然人選之一,這也讓中央頗為被動。在中共高層看來,薄完全不符合其精神偶像毛澤東對於中共黨員“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要求。
作為一國首腦,胡錦濤雖然表面“軟弱”,實則外柔內剛,不然也不會這麼多年身處中共高位。在胡主導之下,短短兩天時間薄熙來冰火兩重天:3月14日上午,薄熙來出席人大的閉幕式時還在主席台上,但是15日早晨重慶就開了領導幹部大會,宣布張德江為重慶市委書記。胡錦濤在不動聲色中穩、准、狠地拿掉薄熙來,於低調之中露出強勢。
至此,薄熙來在政治上的屢次投機行為,已經惹惱了各方政治力量,更是被三代領導人所不齒,徹底沒有了政治翻盤的機會,其個人也將面臨黨紀和法律的重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