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1 樓 / 聞笛起舞
- 時間: 2012-2-08 14:49
小小油墨 寫道:
俺主要就是針對第一點特別是第三點提出的質疑。。。
因為孩子一般不會對琴棋書畫同時有興趣,能選擇其中一兩樣就不錯了。而且家長額外的開銷也比較大,孩子的壓力也會過於沉重。
行萬裡路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家長的資金問題,孩子如果不是出生在比較富裕的家庭,到處旅行的願望並不那麼容易實現。
家長總希望把最好的教育和生活給孩子,但是,隨著“富養”概念的流行,孩子以及父母的各方面壓力可能越來越大,有時會得不償失的。
小小,琴棋書畫是個泛指,不一定樣樣都得較真學到,這裡的孩子,學校有音樂課和樂隊,如果再在家學1、2種樂器,加起來一個孩子會3、4種樂器的,太常見了。周圍大點的孩子幾乎個個都這樣。實話說,華人家庭培養孩子,還真不差這點錢其他棋類更別提了,參加社區中心培訓班,那就更便宜。書畫更普遍,學校重視fine arts,是個孩子都會畫兩筆。
行萬裡路,呵呵,從加拿大回幾趟中國,早超過萬裡了。真要較真“走”,國內從北走到南,從東走到西,萬裡也很容易--不用花多少錢的,加西網100%的家庭能負擔
再不濟,咱開車橫貫加拿大東西+美東美西,2趟就齊活。
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行萬裡路比較有挑戰。現代社會,有挑戰的不是金錢、路程,而是時間,還有那種能細細品味的心境
國米那個條件,不是富養條件,其實是這裡移民家庭孩子的培養入門條件。 -
-
第 42 樓 / TopSpin
- 時間: 2012-2-08 14:50
紫洛粼 寫道:
你問這個問題很好呀。人民群眾看到的”富養“只是物質上的?
我個人認為,最基本的,是要孩子懂得按照自己的實際能力去生活,而不是夢想所謂”灰姑娘“那類的童話。如果這個爸爸把年終獎金3萬元都花給孩子,覺得值得炫耀,那麼對於他們的實際經濟水平,這種消費就是不合理的,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人很難面對現實嗎?如果大人很難面對,就不要把這個所謂的”美夢“強加給孩子。讓她覺得,她天生就應該過奢華的生活。誰能保證將來有人給她買單?用金錢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習慣不勞而獲,眼高手低的人,就是”窮養“。
財富和地位的不同,是事實,必須接受這個事實。但如果象簡。愛那樣,接受現實,但仍舊保有高貴的獨立的靈魂,那樣就是成功的教育。
這裡,所謂”養“,和金錢無關,和如何看待金錢有關。
紫mm,不是跟你抬杠,你說的很好,但是你把窮養和富養定義成了:
富養,絕對是指的素質。。。
窮養,就是用金錢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習慣不勞而獲,眼高手低的人。。。
這個老百姓理解起來很困難啊。
-
-
第 43 樓 / 小小油墨
- 時間: 2012-2-08 14:52
-
第 44 樓 / 聞笛起舞
- 時間: 2012-2-08 14:53
-
第 45 樓 / 紫洛粼
- 時間: 2012-2-08 14:56
-
第 46 樓 / 嶺杉
- 時間: 2012-2-08 14:57
-
第 47 樓 / 小小油墨
- 時間: 2012-2-08 15:02
-
第 48 樓 / 小小油墨
- 時間: 2012-2-08 15:05
-
第 49 樓 / 國米
- 時間: 2012-2-08 15:08
-
第 50 樓 / 槍槍與玫瑰
- 時間: 2012-2-08 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