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道: |
1 中文招牌 = 拒绝服务非华裔顾客?
2 中文招牌 = 该店只用中文跟顾客交流?
3 解放区有店铺不是双语招牌 = 解放区今后全是纯中文招牌?
|
1)虽然没有明白地显示,但只有中文招牌的商铺不欢迎看不懂招牌的顾客,或者这么说,本店不一定能为看不懂招牌的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样的潜台词虽然不是店铺的主人的初衷,但起到的客观作用显而易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在一家招牌上写着任何一种你不懂的语言的店铺门口,你愿意进去吗?别急于回答,好好地想一想。
2)还是那句话,如果店铺里的人能用英语和顾客交流,那他为什么不在招牌上写上英文呢?浪费钱,浪费地方?还是潜意识里不自觉地认为,“我做本族裔顾客的生意都做不过来,其他族裔的顾客来不来,I don't care”?
3)这种趋势很难讲,解放区以后变成99%都是华裔居住也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候可真就没人愿意在招牌上加上英文了。这就成为另一个议题:列治文成为中国的“飞地”,到底好不好?
一个纯商业行为为什么搞这么复杂?
如果光写中文赚不到钱,自然而然会增加英文。
就拿餐馆来说,如果只写中文,我会觉得菜比较适合我们的口味,而不是迎合老外的口味。
对于有不少老外食客的饭店,我一般不光顾。😄
韩国mall(西边那个)就没有英文,标签和网上都没有,不去就是了。去东边那个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我们在New West的店连招牌都没有,还经常有西人客人上门。
本那比经略 写道: |
1)虽然没有明白地显示,但只有中文招牌的商铺不欢迎看不懂招牌的顾客,或者这么说,本店不一定能为看不懂招牌的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这样的潜台词虽然不是店铺的主人的初衷,但起到的客观作用显而易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在一家招牌上写着任何一种你不懂的语言的店铺门口,你愿意进去吗?别急于回答,好好地想一想。
2)还是那句话,如果店铺里的人能用英语和顾客交流,那他为什么不在招牌上写上英文呢?浪费钱,浪费地方?还是潜意识里不自觉地认为,“我做本族裔顾客的生意都做不过来,其他族裔的顾客来不来,I don't care”?
3)这种趋势很难讲,解放区以后变成99%都是华裔居住也不是没有可能,到那时候可真就没人愿意在招牌上加上英文了。这就成为另一个议题:列治文成为中国的“飞地”,到底好不好?
|
又是三大坨糨糊,以上三个问题,答yes或no即可,不要在那里翻来覆去细细地演绎,“潜台词”,“潜意识”,“很难讲”,人秦丞相还说呢:“莫须有”。
唐僧唱诗班 写道: |
又是三大坨糨糊,以上三个问题,答yes或no即可,不要在那里翻来覆去细细地演绎,“潜台词”,“潜意识”,“很难讲”,人秦丞相还说呢:“莫须有”。
|
这个世界真的就只有yes和no那么简单么?今天是yes,明天就不会变成no了么?
3M 写道: |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实我们在New West的店连招牌都没有,还经常有西人客人上门。
|
前些天有个1米9左右20多岁的白人小伙上门买电饭煲吗?偶家老大的同事,吃了中国米饭天天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