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衣”
大热天回到上海的,考虑到要在上海过冬天,塞了一件超厚实的美帝羽绒服在箱子里,已经占去了半个箱子的空间,行李实在不允许把春夏秋冬的外套都带上,想着薄一点的外套就到上海买吧。
冬天来临前,偶就开始在淘宝上搜外套,终于悲哀滴发现,430多万件宝贝中符合偶这种加肥猫身材的只有3000多件,而这3千多里看得上眼的不到30件,不到30件中袖笼大一点穿着感觉能舒服一点的居然一件都没有哇。现在流行的都是韩版的,袖筒细细的,穿上后感觉腋下勒的紧紧的,上海人称“吊八斤“,当然样子是好看的。
放弃了淘宝的搜寻,转向实体店。某日理发完了出来闲逛,在一小小服装店门前一眼瞄中一件秋冬季外衣,试穿下来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口袋太小,得要握个拳头才能放进去,换了另外几种式样的,一件比一件口袋小,女老板说现在都是这样子,为了节约成本,另偶不由得想起了从前流行的假领头来。
在淘宝淘了一条绒里的牛仔裤,高腰的,穿上后发现跟前年买的高腰的差了好多,可能也是为了省料吧。再这么省下去以后低腰的裤子会不会连PG都遮不住了呢?杞人忧天一下。。。
关于“食”
快过年了,逛逛超市,年货琳琅满目啊。60后的偶早已步入了怀旧一族的行列,看见这些个包装喜庆的炒货、糖果、糕饼、南货、茅台、红酒、腊肉、香肠、火腿、明虾、风鹅、等等等等,忍不住还是想起了偶们小时候为了一点带有金针木耳桂圆干的年货要搬上小板凳排上大半天队的场景,记得有一年跟着妈妈半夜2点起床去菜场排队,挤得差点没把小命给挤掉,总算是买到一只不用凭票的“白乌龟”,就是鹅,回家后妈妈给做了糟鹅,那叫一个香啊。当年的人们是做梦也梦不到今天的超市大卖场里的食品有多丰富的,可是现在啥都不缺了,独独就缺了从前的那种什么呢,偶也说不清,就是一种过年的味道吧。
可以说,在上海只要有钱,什么都能吃到,至于食品的质量,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前阵子又爆出了蒙牛常温奶的黄曲霉素超标,超市于是开始打折,买一送一,人们总是健忘的,一见到打折总会有人扑上去的。于是,生产商在经历了几天股市下滑的汗毛痛后一切又周而复始滴恢复常态了。偶们不能指望自己吃下肚的一定不是地沟油、黄曲霉素奶、染色馒头、苏丹红咸蛋,能做的,就是尽量少吃一点吧,能自己做的就不去买现成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总归不能饿死吧。
关于“住” 之一
在上海,亲朋好友聚会、同事邻居嘎珊瑚,一个永恒的话题便是房子了。能在上海拥有一套住房是多少本地人外地人的梦想啊。能在内环线以拥有一套房子更是一件值得骄傲自豪的事了。。。看着房价一路飙升,房主们心中的那份得意无不溢于言表。。。不过偶始终认为,房子若是自住的话,无论房价飙得多高,兜里又没因为房价的飙升而多出一张钞票来的,房价飙不飙的,又有什么相干呢?
上海的房子很多很多,但是头顶无片瓦的P民则更多更多。从去年起,市政府开始着眼于经适房、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且不去管它是不是作秀吧,至少对那些收入低微的工薪阶层来说是一个改善居住条件的福音。应该说,上海的有钱人真的是有钱,但是上海的穷人也真的是穷,而且穷人永远是占绝大多数的,“先富起来”的永远只是少数人。
上海的这些新造的公寓大抵外表都挺好看,样式么基本上都是板式的,上海人喜欢南北通风的,以前那种香港人设计的立柱型的大楼是不受欢迎的。但是无论是板式的还是立柱式的或者其他各种形状式的,共通的一个毛病就是保温性极差,墙体本身保温性差,窗户的保温性、隔音性都差,导致房屋冬冷夏热。偶家在装修时,在偶的坚持下,在房间的所有靠外侧的墙体内都加装了保温棉,在同样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与邻居家相比较,温度要差好几度,但是,还是架不住玻璃窗的透风性,偶都已经把所有玻璃换成夹胶玻璃了(无法更换双层玻璃,因为窗户的框架结构是不同的),这一点与加拿大的房子是没有可比性的。据说现在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个节能的问题,但是开发商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否真能建造出保温性能良好的住宅,偶还是表示相当滴怀疑。当然啦,即便有,偶也买不起这样的房子,所以,还是踏踏实实住在自己DIY的保温房子里吧。
关于“住”之二
继续上面的话题。上海的房子,冬天住起来还是很冷的。尽管几乎家家户户都装有空调,但是空调的制热效果与北方的暖气比起来还是差得很多的,偶家虽然有空调有地暖,但是高昂的电费和燃气费,都阻止了空调和地暖功效的充分发挥。
记得05年冬天,偶是在上海度过的,那一年冬天地暖一直打开着,一个月下来煤气费花了大约2千元,当时的煤气不到1块钱一个字,去年煤气换成了天然气,费用比05年翻了一倍,为了怕地暖长期不用而损坏(听说有水管堵塞什么的),偶一咬牙一跺脚打开了地暖,仅仅享受了一天一夜,又在老太太的叨叨声中关上了。要说这地暖还真是舒服,连偶家狗狗都孵在门口的地砖上乐不思窝呢。
偶有一个富人朋友,在华山路上的嘉里华庭有一套豪宅,两个单位打通的,居高临下俯瞰丁香花园,据说目前房价已值好几千万了,装修费够买偶家一套房子还有找头,夏天一个月光用于空调的电费就要过万;偶有一个穷人朋友,在乌镇路上有一间蜗居,不比偶家厨房间大到那里,屋子里连空调也无法挂一个,即便挂上了,电表也承受不了一个一匹机的考验。左邻右舍全部都是外来打工人员,环境脏乱嘈杂,偶没实地考察过,光听朋友说说已经目瞪口呆了。
不过,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生活在上海的天空下,富人有富人的快乐和烦恼,穷人有穷人的幸福和忧愁。跟富人比,偶很穷,跟穷人比,偶很富,于是,偶从来都不去比,怕跟富人比把自己气死,怕跟穷人比把自己乐死。富人是偶朋友,穷人也是偶朋友,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