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继续淡定下去,一不小心被飞飞揪住,只好出来露个面。这个ID好久才log-in一回,一些短信无回复或回复不及时请见谅,虽然没有短信的交流,但是隔空都能感受到你们的关切,总之我爱你们。
下面谈点自己的粗浅看法,也算是个回应,别太当真。
历史惊人的相似,如去年一样,今年股市从五月初开始至今一路下滑,哀鸿遍野。年初几个月股市狂涨的时候,我提过该涨的股票都涨了,五月初开始要防止风险,不幸言中。
股市后市怎么走,会继续跌下去吗?操作者都感到迷茫。
西方的股市走势离不开经济的大环境且具有超前性。那么经济前景又如何判断呢,对于这个问题,总是有两方面的看法,相信就是经济学家也无法给出肯定的回答。
对于目前的世界经济,媒体和经济学家唱衰的多,唱多的少,主要是对欧洲几个小国的债务危机、美国经济的停滞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硬着陆的担忧等。媒体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世界经济比08年更糟,面临双底的巨大风险。
我是乐观主义者,并不认同目前的经济比08年更糟和双底来临的说法。08年我们见到的是美国金融机构出现的严重问题以及许多企业的亏损、大幅裁员和破产,而2011年我们看到美国的金融机构趋于稳定,许多大企业和银行业的大幅赢利,有些企业的赢利甚至是历史性的,如一些国际矿业公司等。所以个人认为2011年和2008年的情形完全不同。
对世界经济乐观的理由,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是美国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先从欧洲问题谈起。
欧元区发展到现在,面临破局的危险,估计当初的倡导者也没想到。欧盟内部希腊等一些过去高福利的国家,终于支撑不住,需要欧盟的援手才能渡过难关。个人认为目前欧洲的问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大,媒体和一些经济学家的解读过度了。首先,出问题的经济体毕竟不大,其次还有德国等较强的几个经济体的支援,据报导的数据显示,2-3000亿欧元的援助就能解困,相信欧元区内部就能解决。调整是痛苦的,但是也应该看到,经过这次调整,欧元区的经济会变得稳健些,为以后能更持久的发展典定了基础。
美国经济。美国经济的风吹草动,总是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主要是因为美国是消费大国,如果消费滞涨自然严重影响到像中国和加拿大这些出口比例大的经济体,从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是没有道理的。美国经济见底了吗?还会恶化下去吗?个人认为美国经济已在底部,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小,相反回升的机会较大些。
先看看美国的房市。经过过去几年的大幅下跌,美国的房市已经出现投资价值,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入市,加上奥巴马可能提出的对房市有利的re-financing的新政,美国房市继续大幅下滑的可能性小而复苏的可能性大,从而有利美国经济。
目前美国经济数据没有大的起色,失业率维持在9.1%,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一会减少,一会又增加,但变化不大,上下也就几千。八月非农业人口就业率零增长,但最近一次的统计显示消费指数有出人意外的增长,生产指数也有小幅增长,表明企业仍在扩张中。
美国总统大选在即,相信奥巴马也不希望经济持续恶化下去,否则对寻求连任不利。周四晚奥巴马在国会演讲,提出了包括减税、鼓励企业雇人和增加基建等的一揽子计划,媒体评估金额可能高至6000亿美元。虽然民主共和两党上月在增加债务上限问题的协商中几乎破局,从而招至美国的信用评级被调降,股市大跌。但是奥巴马这个刺激经济的方案双方妥协的可能性大。上次的债务上限问题已导致民众对政治人物的强烈不满,目前有企业的总裁正倡导停止给政治人物捐款,至到他们抛开党派利益,国家利益优先为止。共和党应该会多少考虑民意所向,不致全面封杀总统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实施,对增加就业,振兴经济应该有利。用基建投资增加就业和刺激经济增长,中国早就在这样做且有效。
谈美国经济,不能不谈美联储的角色。为了振兴美国经济,美联储将利率降至近乎零,两次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Q1Q2,并在最近的一次宣示中说明最低利率政策要持续到2013年,都是为了刺激经济。虽然在本周四的讲话中,美联储主席没有提及具体的措施,但是外界普遍认为在本月下旬的美联储会议上,将继续推出宽松货币政策Q3。
美联储宽松政策的连续推出,引来通胀的担忧和美元的贬值,从而导致金银价格猛涨。不过美国目前的通胀仍在可控制范围,通胀和经济发展中间,在通胀可控的情况下,个人认为经济增长更为重要。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过去几年美国经济的刺激不理想,但是持续的实施,最终会发生作用。
同时应该看到,美元贬值的同时也增加了美国商品的竟争性,对经济也有刺激作用。
总之个人认为美国经济的前景是乐观的。
中国经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外媒有客观评价中国经济的,也有唱衰中国经济的。中国经济崩溃论提了多年,也没见中国经济崩溃,反而成了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经济持负面看法的外媒,缺乏对中国的了解,用西方经济的标准评估中国经济,容易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中国庞大的人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中国城镇化的巨大潜力等因素,都决定了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近几年中国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较大,发展很快,而这种建设还将继续下去,像城市污水的处理、道路交通的建设、保障房的建设等,都有很大的空间。中国的城镇化,越来越多的人向城镇迁移,中小城镇的建设更是潜力巨大。人口众多的农村,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翻新住房等。这一切,都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将持续若干年。
中国经济也有问题,经济的增长率太快,外界有中国的资源能否满足持续高速发展的担忧。中国资源贫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不存在能否满足经济持续增长的疑虑,而是根本就不能满足,必须向海外寻求新资源,这恰好是中国影向资源品价格乃至世界经济的关键,这点后面将继续说明。
而目前谈的最多的是房地产的泡沫,外界担心调控是否带来经济硬着陆的问题。政府对商品房市场的调控是无奈之举,同时应该看到调控可能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大规模保障房建设来弥补,影响不至大太。
中国现任领导人在政治上保守,在经济上还是务实的,相信发展中的问题会设法解决而不至使经济遭受大的影响。
总之,中国经济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很小。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前面已经提过中国的资源目前非常贫乏,根本无法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多数重要资源如铁矿石、铜矿石和石油等必须依赖进口。这给资源出口国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决定了资源品的价格在未来许多年内不可能大幅下跌,只可能稳步上扬,也给资源股提供了赢利的空间。
中国钢铁行业是经济增长的典型例子之一。96-97期间年我有幸获得日本政府的资助,考查学习日本的钢铁业,参观了日本主要的钢铁厂。日本的钢铁业技术先进,特别是吨钢的能源消耗低,钢产量多年维持在全球第一的地位,日本业内人士以此为豪。97年初去一家钢厂研修时,接待我们的日厂方领导特地对我说,祝贺96年中国的钢产量超过日本,达1亿吨。短短十几年时间到2010年,中国的钢产量达到了6.26亿吨,去年炼钢需的铁矿石6.2亿吨是进口,国内只能提供3.9亿吨。
中国左右资源品的价格已是不争的事实,以铜为例,目前中国的铜消耗占全球消耗量的1/3强(忘了确切的数据,待查证),所以西方股市对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都有反应是必然的,一旦中国的需求减少了,大宗商品的价格必然下跌。
问题是中国的需求会减少吗?个人看法,中国的需求别说增长,只要保持在目前的水平,就足以支撑目前的大宗商品价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看到中国投资海外资源业的步伐在加快,最近中国总理温家宝到访国土资源部时就强调要利用好海外的资源,武汉钢铁集团股份公司等一批大型国有企业,都在花巨资投资国外的资源业。但总体感觉,中国在海外并购问题上决策比较慢,在一些大的项目上不敢与对手竟争等,这可能与中国的体制有关。也正是因为看到中国未来对资源需求的巨大潜力,国外大型矿业公司也在加紧扩大生产能力和并购。如年初生产铁矿石和焦炭的CLF花40多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的铁矿公司CLM。前几个月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商barrick花约70亿美元收购在加拿大上市的铜矿公司 Equinox Minerals。Barrick收购铜矿公司尤其具有指标意义,Barrick的主业以前一直集中在黄金行业,这次涉足铜业,一定是看到未来对铜需求的上升空间,目前铜价在4美元/磅,预计今年世界铜的供应有几十万吨的短缺,年底或明年初铜价将上5美元/磅。相信这些大公司在并购问题上一定做过深入的研究,着眼的并非眼前的利益,而是未来5-10年或更长的时间,因为几十亿的投资不是小数目。这也从侧面反应未来经济的走向乐观。
在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应该看到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提升之中。正如下图中所说的,印度人口增长的比中国快,目前的钢产量大概是中国20多年前的水平,目前印度的经济也在稳步强劲的增长,很难想象如果印度也如中国一样发展下去的话对资源品价格的冲击。因为印度也是十多亿人口的大国。
以上说了这么多,总结也就几句话:
1. 2011年和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问题完全不同,出现双底的可能性低
2. 欧元区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对世界经济影响不大,媒体和股市反应过度
3. 美国经济已到底部并将回升,前景乐观
4. 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将持续,没有硬着陆的问题
5. 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经济稳步增长且强劲
世界经济前景不是想像的那么糟,而且比较乐观,一定会反应在股市上面来。等欧元区的问题尘埃落地以后,预计股市会重上升势。目前股市低迷,许多股票已回到了年初的水平,给投资者提供了建仓的机会。我本身专业是为资源公司提供咨询并对这些公司进行评估,对这个行业比较熟,而且我本人始终认为资源版块是股市最具机会的版块,通过这几年个人在股市的实践,教训不少,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现就资源股选股的大方向上谈谈个人的看法:
: 帖子隐藏的部分需要支付 20 北美盾才能观看, 目前已有 96 人购买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