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yhuang50 写道: |
古有云:娶女该娶贤德。2人结婚,该是一起努力,共创美好未来,而不是找个公主来奉养,住着豪华大屋,每天供养锦衣玉食,自己却累的跟狗似的,还真是会何苦来哉?看过太多娶有公主病的人为妻,下场都…。
娶老婆就该有屋?租房就没老婆?男人只要有本事,就不会怕娶不到老婆,你说是吧!?
|
这话要是男人说的就算了,一个女人说这个话,怎么听怎么酸溜溜,好像有感而发。
看了看这个网站的About Us和Disclaimer,这是个民间交流网站。
这个网站的名称挺有趣: canada bubble,都肯定有bubble了,那是看涨看跌就不言而喻了。
它给出的weekly stats也就是那么短短的两个月,没有给出出处,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得来的,也不知道想说明什么问题。
zephyr 写道: |
看了看这个网站的About Us和Disclaimer,这是个民间交流网站。
这个网站的名称挺有趣: canada bubble,都肯定有bubble了,那是看涨看跌就不言而喻了。
它给出的weekly stats也就是那么短短的两个月,没有给出出处,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得来的,也不知道想说明什么问题。
|
那不是出处. 这个表格的真正出处是温哥华的一位白人中介 Paul Boenisch
(2008温哥华Georgia Straight票选最佳房地产经纪).
www.laurenandpaul.ca/M...Trends.ubr
资料直接取自 MLS, 每周更新。
这些中位数数据我只能找到2011年6月开始的,所以现在才仅仅两个月的资料。
其他的每日 / 每月数据有其他来处,同样是MLS直接数据。
开这个帖子的用意是要开始收集与大众化这些平常只有中介才能拿到的最新数据。
不管是升是跌,这帖子会不断更新。
再重复一次,这只是数据帖, 而人身攻击等言论,可以另外开帖或是短信解决。
再加上另一套数据:
MOI "Months of Inventory" 库存量 (单位:月)
库存量 = 上市房总数/月售出量
地区-8月上半月(7月下半月)
Van West 6.6 (4.7)
Van East 5.0 (3.
Richmond 11.1 (7.1)
Burnaby 5.8 (3.7)
North Van 6.2 (3.2)
Coquitlam 6.2 (4.5)
White Rock 7.7 (4.5)
Maple Ridge 8.3 (7.1)
Surrey 6.6 (5.0)
Langley 7.1 (5.
Abbotsford 10 (9.1)
Mission 14.2 (14.2)
Chilliwack 11.1 (6.2)
有些专家认为若库存量持续大于6,房市就可能开始迈向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
但是这个数据很容易被月售出量所影响,起伏较大。 但也有参考的价值。
大温地区近年来的平均库存量为 3 - 6个月。
2008-9房价下跌的时候库存量曾高达近20个月。
来源:http://www.vancouvermarketreports.com/ (房地产经纪网站)
被评论的应该是数字本身,而不是某人是不是传统的贤妻良母或是时间太多的单身贵族等等,呵呵

感谢LZ提供的数字。不管这数字是谁做的,来源有多客观,他都比较局限和生硬。它只是过去发生的数字的一个表现,如果用它来分析未来的房价的走势的根本依据恐怕要出错。对我来讲,这组数字看看而已。7,8月下降了,说明什么? 9月,10月还下降吗?神马也说明不了!暑期本来就是淡季,房价在年初上涨过快,现在调整也属正常。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奥巴马已争取到上限,QE3是将必行,9月美国国会开会很可能通过,到时候美国大量印钞票,美元进一步贬值,其他国家为了减少损失也可能跟进,新的一轮通膨开始,黄金,不动产,能源将可能进一步抬高(我个人认为)。
房价与当地的经济和政策有关的,加国要想抑制房价上涨可以制定新的政策,比如买第二套房的将地税房屋税加收200%,有第三套的加收400%,房屋出租不上税的将重罚。看看还有钞房的吗,还有靠租金供贷款的吗。那个政府敢这样做?
现在世界政治经济大洗牌。小老百姓能做什么,大部分都被这些政客象变魔术一样把资产变小。瞅准机会,跟上时代脚步,不然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客气了不是。
暑期淡季,QE3实行,通膨,顺应大势。。。都不是瞎说捏。
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