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首页
新闻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头条
图片新闻
热门新闻
热评新闻
最新新闻
吃喝玩乐温哥华
专栏: 省钱快报
专栏: 大选
专栏: 关税
论坛
论坛首页
按版面浏览论坛
论坛热门帖子
论坛精华帖子
买房卖房
温哥华不眠夜
生活互助
投资理财
亲子教育
社团之窗
温哥华地产中心
地产首页
温哥华地产新闻
全部地产新闻
大温楼花
楼花转让信息
地产经纪
经纪售房一览
地产论坛
地产专家专栏
黄页
全部热门商家
搜索
热门分类
全部分类
热门区域
全部区域
大温哥华中文黄页
加拿大中文黄页
User
登录
关于加西网
电话: +1 (604) 676-2190
网站: westca.com
Android应用: 加西网
微信: westcacom
微博: weibo.com/westca
Twitter: westcacom
地产微信: westcahouse
更多联系方式
论坛
只刚上海话
南京西路
南京西路
Prev Page
1
2
3
4
5
6
7
...
14
Next Page
第 31 楼 / olee
时间: 2011-5-18 23:40
故事(上)(中)(下)
通通是掐头去尾...
啥人欢喜看,只好
一.百度找找
二.Google有几张照片
三.《老照片》一书63.64.65辑
抱歉...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2 楼 / olee
时间: 2011-5-19 16:48
钟点工人
_BBCODE_WROTE:
...有顺光想想,就是回去也回勿到从前了。
我脑子里的上海早已成了封存在琥珀里的故事了。
读
两个人的故事
就好像读
南京西路的故事
上海的故事
中国的故事
时空漂泊中的
不尽的磨难
曾经的美丽
深深的眷恋
其实
你喜欢今天的南京西路吗
说不清楚
到哪儿
人
都在找寻
一份宁静和温暖
今天
也会成为
老早...
一切都会
渐行渐远
五月.上海.山梅花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3 楼 / lxygo123
时间: 2011-5-29 23:46
永安电影院好像乐海四川路。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4 楼 / olee
时间: 2011-5-30 02:26
谢谢
更正
南京西路1193号(陕西路口)
应该叫
平安电影院
...落过雨
这两天,慢慢交,又涅起来
春天,争红斗艳
现在全消歇,静悄悄广玉兰开了
飘来淡淡的香味
伊拉,是1OO年前从美国移民过来...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宽厚的广玉兰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5 楼 / Calm
时间: 2011-5-30 10:34
小辰光荡马路格地方.
上礼巴拍格, 静安寺地铁口,左上角是金碧辉煌的寺院一只角, 现在格个庙, 太过张扬.
凯司令格蛋糕, 是勒勒卡德路(石门二路)近南京路口的一幢公寓的窗口买的, 知道里厢是工场间, 师傅从高高的窗口递下来, 比店面里卖格便宜. (后来听讲陈良宇伊拉爷也住勒格搭).
侬拍格旧货店里, 第一次看到冰箱电视就在那里, 还是文革以前的事. 石门路口人行天桥(后来不知为什么拆了,不方便)旁的楼上, 文革前是有人像雕塑的. 当然属于封资修.
这种地方应当保留原来面貌为好.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6 楼 / olee
时间: 2011-5-31 02:04
西康路雕塑"自来水"实在难看...
回想起,上海人,美术家,张充仁...
张充仁的手
罗丹,毕加索的手
世界上顶了勿起格三只手
并列摆在法国国家艺术收藏馆...
张充仁雕塑,上海小姑娘叫
清溪
优雅如水...
现在马路作品
没一件好搭脉...
1946年作于比利时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7 楼 / olee
时间: 2011-5-31 17:42
... 师傅从高高的窗口递下来,...
... 文革前是有人像雕塑的...
这种地方应当保留原来面貌为好.[/size][/quote]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8 楼 / olee
时间: 2011-5-31 17:57
我还没写
一只回车
就弹进一页...
谢谢侬的格只窗口
上海人就是欢喜忒便宜
别过
还是要下趟顺带便路过
买凯司令...
侬讲
老惦子石门路天桥下头
文革前是有人像雕塑的
我想勒老半天
想勿起是哪能样子戈人像...
阿拉窝里勿是住勒伊面的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39 楼 / olee
时间: 2011-5-31 18:18
是勿是
大楼墙壁浪厢立勒亥
伊种像古典希腊人戈石头雕像?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第 40 楼 / Calm
时间: 2011-5-31 20:13
石门路口从以前的新华电影院往西,北边的石彻老公寓墙面上依稀仍可见文革前尚存的艺术雕像印子。 那时乘坐41路公共汽车(北站到龙华)路经这个Z字型转弯我总是要昂起头看那些个雕像的。文革时当然要砸掉的。南边是一间较大的新华书店,文革后第一批开放的经典书就是先在那里卖的, 有傅雷翻译的《艺术哲学》,斯坦尼斯拉夫的电影表演理论,那时出于盲从,都买过,挺费钱的。后来对我来说最给力的三部经典是卢梭的《忏悔录》,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和杰克·伦敦的《马丁·伊登》。这些是让我现在小瞧90后的隐性心理, 就象熟读四书五经的老人小瞧我辈一个性质.
赞
花篮
投诉
踩
分享
Prev Page
1
2
3
4
5
6
7
...
14
Next Page
快速回复
由于您是游客状态, 无法实现此功能, 请点击此处登录
Facebook用户留言
相关功能
版面: 只刚上海话
原始网页版
下一个帖子
上一个帖子
返回上一页
论坛
论坛首页
按版面浏览论坛
论坛热门帖子
论坛精华帖子
买房卖房
温哥华不眠夜
生活互助
投资理财
亲子教育
社团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