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资讯:加拿大还有多少资源可浪费
新闻 生活资讯 社区 专栏 原创新闻 图说天下 图片新闻 最新新闻 评论 加西新闻
2010-06-13 | 新闻来源: 北美时报 | 评论: 0 | 字体: 放大 缩小 | 收藏 | 打印格式 | 寄给朋友
■ 大温分类广告,功能强大,信息多,图文并茂
■ 多种适合华人使用的家用电器大特价!
越接近那些小镇和村落,越会被加拿大的广袤富饶,资源丰富所吸引,但所接触到的现实并不总是让人欣慰。
即使资源再多再好再强,也禁不住持续不断的破坏与浪费。现实生活中的很好事情,尤其那些得以让加拿大闻名的所谓好处,早已发展得偏离轨道。
LINC确实是一种娱乐
新移民吴先生所在的LINC老师让所有的学生们写封信,大意是说说这所学校好在哪里,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欢的等等,但是要求绝对必需要多写好处。学校负责人拿到信后要选择性粘贴,然后交给政府,目的是以学生的名义向政府要钱。吴先生所在学样有各个级别的学生约150名,除个别老师认真备课讲课外,绝大多数老师讲课太随意,上课根本没教材,更谈不上任何连贯性和章法,随便拿几张纸复印一下,就是当天的教材。老师对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会不厌其烦地讲,根本不管学生的需求。上课随时会与身边的学生聊天或发几片纸给学生做练习,很长时间后才想起学生是否做完 ,或把学生带到电脑室做练习,自己在一旁休息。
为得到政府经费,一些英语培训机构不顾学生个人学习状况或学习积极性,极力压低成绩,以使学生不断重复同一级别或常年在低一年级继续学习。因为一个学生就可以得到政府资助的3000元,如果学生因事不能来上课也为其保留位置很长时间。有的机构为节省开支只出任合同制老师,或聘任不是本地出生的移民当老师,这些教师本身就是移民,只是比新移民在这里居住长几年,口音不正不说,对加拿大本土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有的老师以挪瑜别国移民为课堂开场白。老师根本不在乎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果,只要学生来了,填了表,主办机构就可以从政府获得拨款。这样的机构,实质上不是在帮助新移民,而是新移民在帮助这些移民服务机构从政府那里拿钱以养活机构本身。
吴先生说像他这样确实想学习英语的人,其实心理上是非常焦虑的,每天学习都是非常认真的,但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真是在浪费时间,反倒是不少年纪大的移民,或是那些难民们,或是常年吃着政府福利的人,学多少反正也无所谓,只当是有人陪著找乐谈天儿。一个常年靠政府福利的香港人说,我不论到哪里学习,只要每月能按时给我开证明信交给政府我就在这里学,哪一级别对我都无所谓。
而那些急于工作的,确实想提高英语的,来听了几次课,都选择了离开,因为这样的环境根本无法满足学习的需要。
有人说LINC是个鸡肋,ESL会好一些,其实完全在于老师,碰不上一个好老师,在哪儿都差不多,教的那点英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对找工求学没本质帮助,而且往往会给新移民一种错觉,以为自己每天都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忽视更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找工作、找学校、找机会、找朋友。
一位来加拿大八年多的天津人说,前几年为房子而打工,不敢花精力和时间学习英语,现在房子贷款还完了,年纪也大了,反倒整天没有事来这里也算一种娱乐,但这里好像这么多年根本没变,这里的课程就像一出没完没了的折子戏,不但前后内容分离,各个内容都各成独立段,哪天来都不会担心拉下课,老师就是唱戏的人,学生就是来免费听戏的,不管你唱的是什么内容,消磨时光而已,反正是政府埋单。
像这样的人在英语培训机构里很多,而最终还是纳税人出钱,这样的浪费堪比任何一种腐败。
病了以后的一种无奈
一位子宫肌瘤患者最近不得不回国手术,因失血过多,病人每月会有近半个月不能工作学习,而且逐渐消瘦无力,但预约半年都不能见到专科医生,最后捱到终于与专科医生见面却被告知必需做手术摘除肌瘤,但要等二年甚至更久,因为还有相当多的癌症患者的手术都在排队中,而区区肌瘤手术根本不会提前进入安排,病人如果担心等候期间病情加重只能另觅其它治疗途径。如此低劣的医疗效率,侈谈全民医疗健保体制让人感觉无奈!无论什么病 ,整个治疗的流程漫长,从预约家庭医生开始,到转专科医生,等待与专科医生见面等诸多环节,章程死板,诊所,病房,实验室根本不在一条服务线上,从一个地点转到另外一个地点不知要等候多久,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在刻板的规章制度下难以得到发挥。一方面是大量设备、 器材和人员的相对闲置,另一方面是许多病人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移民说,在加拿大胆结石也能死人,加拿大的医生的水平真雷人,让人望而生畏,这种水平能让你小病成大病,大病成死人。很多人要求住院,同时要求提供不同程度和各类餐饭,一旦住进医院,就以各种理由迟迟不出院。造成真正的有病的人不能很好住院治疗,贻误病情。一个从未在加国纳税的移民老人,可以获得数万元的心脏手术治疗,而医院的急诊室却长年爆满,救护车不堪重负。政府的医疗资源分配未能有效地适应现实各种变化,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合理,病人根本难以体现到加国基本的全民社会健保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