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那年油菜花开
- 时间: 2011-4-18 16:40来源:基督日报
“信仰与文化讲座”于3月4日晚在温哥华浸信会信友堂举行。洪予健博士以《觉悟与拯救》为题,与近二百位与会者一起探索佛教思想及基督徒如何看佛教等话题。
洪予健博士的演讲内容丰富、全面、深入。站在基督信仰的高度,对佛教进行了细致的剖析。
华人基督徒当对佛教有所知晓
洪博士认为佛教是唯一真正在中国被本土化的外来宗教。佛教脱离今生苦海的诉求补充了原来中国儒、道两家在对应苦难等问题上教义的欠缺。佛教整体性地渗入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极大。
目前在台湾,佛教界秉持“人间佛教”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寺庙纷纷恢复。香客、游客蜂拥而至。从民众到政府官员,信佛、拜佛蔚然成风。愈来愈多华人基督徒发现在他们传福音的对象里,声称信佛的人比以前增多了。华人基督徒如果不了解何谓信佛,就难以针对性地传福音。
佛教辨正—正信的佛教如是说
他首先对正统佛教的基本教义,作准确而概括的介绍,并且对佛教信仰的看见和慈悲济世的情怀与作为,予以肯定。他认为佛教看见世事无常、人生充满烦恼痛苦,并且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相比较儒家避谈人生的虚空与死亡,道家的所谓笑谈人生苦难与死亡,事实上都更深刻。佛教认为人生的苦痛是由人的贪、瞋、痴这三种恶念而来,相比较将世间罪恶痛苦归结于生产力的不发达,或归结于财产分配不公的马克思主义,其思想深度是不可同日而语。
洪博士尤其赞赏佛教劝诫信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指出这显示出人类虽已堕落,但在神的普遍恩典中,各族的先贤们仍是对是非、公义、良善,有基本的觉察
从基督信仰看佛教的迷失
及后洪予健将演讲的重心转移到从基督信仰看佛教的迷失。他说,佛教相信真理由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觉悟而得,但谁能保证释迦作为一个人,他所悟的一定是全备至高、无谬无误的真理呢?
他举例说,释迦牟尼认为人是活在六道轮回中的生灵,但这种涉及人普遍经验层面的论说,根本不能见证于人们的经验,岂不是荒谬?佛教还相信宇宙生命无始无终,乃由亿万内因外缘和合而成,其本质是无常、无我,一切都是人心幻化的假像,却无法解释这因缘和合到底是从何而来呢?宇宙生命的组成怎会如此精巧有序、和谐统一呢?宇宙生命为何各有其存在价值与目的呢?从佛教形而上的“宇宙论”、“生命论”出发,要打破的是人一切执着、欲求和带有价值取向的认知,但另一方面佛教又着重于使人转迷成悟,弃恶行善,离苦得乐。这“恶”与“善”的分别和标准,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善恶与人的苦乐生死又是那么息息相关呢?
洪予健指出佛教在教义与实践上,存在着不能调和的矛盾。所谓正信佛教在教义上是“无神论”,其基本出发点是一种哲学性的玄思。佛陀和学佛的人只是师生关系,佛教本应与敬拜性的和祈祷性的宗教形式不发生任何联系,然而欲想佛庙香火鼎盛,必须有佛有神可拜。
中国佛教为亡魂诵经超度,据说在一定意义上可打破因缘轮回。凈土宗给人打开方便之门,相信可以借助他力,口念“南无阿弥陀佛”,便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佛教在教义上予人的盼望是破除欲念,脱出轮回,往生到彼岸世界,但实践上佛教却力求吸引善男信女,上香求佛,消灾避祸,求福得愿。此外,佛教强调人皆有佛性,只因人的妄想和执着,掩蔽了本体。人若持戒修练,种善因、得善果,就能成佛。但在历史中,除了释迦牟尼一人外,还未有人能成佛。
基督十架是唯一的拯救
演讲最后部分是“基督十架是唯一的拯救”,整个讲座进入高潮。洪牧师强调佛教最大的执迷是对其创始人的偶像敬拜,将有限的人,当作全知的“佛”;以无缘无故的因缘和合否定了创造天地万物的上帝;以人莫明的妄想执着和起惑造业,障蔽了所谓原有的本性,否定了人的犯罪,人的苦难是因着人的不信、不服神的诫命而来!佛家以教导个人持戒修练,一心向佛,行善积德达到“肉身成道”,否定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在十字架上为人赎罪、受死、复活、升天,使一切信祂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的救赎大功。
洪博士明确地指出释迦牟尼所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是人骄傲的极端的表述。他劝诫人必须在神的无限永恒、全知全能、公义恩典面前谦卑下来,认罪悔改,归向真道,归信主耶稣基督。
历时近三小时的讲座引发与会者强烈的兴趣与共鸣。不少人提问后仍意犹未尽。温哥华短宣中心主任、《真理报》总编辑杨爱程博士作了回应,深化了讲座的主题。
“信仰与文化讲座”系列由北美浸信会信友堂与温哥华短宣中心合办,加拿大中国福音会协办,讲座始于2003年春,由2006年起,每季度举行一次,至今已举行了三十八场,广受全球华人基督徒及文化爱好者的欢迎。 -
-
第 2 楼 / 哥们
- 时间: 2011-4-19 12:19
-
-
第 3 楼 / 太阳出来了
- 时间: 2011-4-20 09:13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
佛陀是创世主吗
不。正信的佛教,没有创世主的观念,佛陀是人间的觉悟者,佛陀虽能觉悟世间的一切原理,但却无能改变世间已有的状态;佛陀虽能化度众生,众生的能否得度,尚须由众生的能否自我努力而决定。佛陀是最好的良医,能为但众生痛苦诊断处方,服他的药,必定得度,如果不肯服药,佛陀也是爱莫能助;佛陀是最好的向导,能给众生引导出离世间的苦海,听从佛的引导,必定得度,如果不从引导,也是爱莫能助。因此,佛陀不以创世主自居,甚至不希望徒众们仅对佛陀作形式上的崇拜;能够实践佛的言教,就等于见佛敬佛,否则,虽然觐见了当时的佛陀,也等于没有见佛。所以,佛陀既不是创世主,也不是主宰神,佛陀只能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佛陀自己虽已离苦得乐,但却不能代替众生离苦得乐。佛陀是大教育家,人天导师,而不是幻术家及魔术师,他用不著骗人家说‘代人赎罪’,他是教我们一切要自己对自己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第 4 楼 / abc2008
- 时间: 2011-4-20 09:19
-
第 5 楼 / 太阳出来了
- 时间: 2011-4-20 09:21出处同上
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吗
上帝这个名词的定义,非常广泛,有宗教的上帝,有哲学的上帝,宗教的上帝有好多,哲学的上帝,也有好多。总之,站在什么立场看上帝,上帝就会变成什么立场所要求的那个样子。
耶教说中国儒家的天或上帝,就是耶教的上帝,其实,中国儒家的上帝,是泛神哲学的上帝,是只受人爱而不能要求它来爱人的上帝,也是所谓‘不可知论’者的上帝;耶教的上帝,却是人格的神,是外于宇宙的创造主,是万能的主宰神。
关于宇宙的起源说,先期的宗教也好,哲学也好,往往是相信神化的。希腊以宙斯为众神之主,罗马以裘比特为众神之主;印度古代的神,很复杂,而且时常变更他们的地位,印度原始神是特尤斯,它与希腊的宙斯及罗马的裘比特是同一语,但在吠陀神界最有力的却是婆楼那(司法神),空界的大神是因陀罗(雷神),地界的大神是阿耆尼(火神),地狱神为耶摩王(但它是在天上),所以,印度古代,是近乎多神崇拜的,后来的印度教,对于上帝──创造主,有说是大梵天,有说是大自在天,有说那罗延天,终于结为三位一体的观念,而以大梵天为创造者,那罗延天为保护者,大自在天为破坏者,其实是一神的三种面貌而已。现在的印度教,崇信阿摩、湿婆,乃至佛陀也成了他们的上帝的同义,‘胪列上帝之名几达一百左右,此外尚有更多的名称’(周祥光译的‘真理之光’二十二页)。(注一四)
中国道教的上帝是玉皇,这与儒家的上帝不同,与耶教的上帝不同,与印度教的上帝也不同,若以佛教的天帝观来衡量,道教及回教的上帝同于佛教的忉利天主,耶教的上帝(从摩西、耶稣、保罗到奥古斯丁,已升了几级),同于佛教的梵天主,印度教的上帝,同于佛教的大自在天主,忉利天是欲界的第二天,离人间最近,梵天是色界的初禅天,大自在天是色界的最上一天。这不是没有理由的比照,因本文限于篇幅,不能详细分析介绍,如有兴趣,不妨将各教的上帝观拿来跟佛教的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互对照一下,就可一目了然了,那也是很有趣味的工作。
因为各天的天主,都有若干骄慢的习气,对他们的属下臣民,总喜欢说,只有他自己才是独一无二的造物主或主宰神,正像人间的君主,往往喜称自己是‘寡人’,除他以外,天下再没有比他更大的君王了,甚至秦始皇自以为‘德过三皇,功盖五帝’,他要‘四三皇’而‘六五帝’,所以自称为始皇帝,这与各天的天主自称是独一无二的造物主的心理,是出于同样的一型,他们甚至还向佛陀吹牛(杂阿含四四.一一九五及一一九六)。其实,他们何尝真的是宇宙的创造主呢?宇宙根本不可能由某神的一神之力而创造,宇宙乃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惑,众缘所成。
从这看来,佛教的确承认上帝的存在,但却不相信上帝是宇宙的创造主。
至于哲学上的上帝,根本是出于推想的假设,是一种假定的观念,并非实证的现量,所以,佛教不会相信它们的存在。
也许有些神教要说:上帝有惩恶赏善的权威,佛教徒就不怕上帝吗?
是的,因为佛教徒根本不崇拜上帝,当然也不会怕上帝。佛教徒相信,三界之内的一切善神,包括上帝──二十八个层次的天主在内,他们都会信奉佛法,而拥护佛法;佛教看他们,好像军事机关的职员看守门的卫兵,卫兵有权能执行门禁的出入,阴谋的坏人,卫兵是要管的,是要盘问的,至于规规矩矩的机关人员,岂会骇怕卫兵呢?
佛教不以为上帝有创造万物的能力,也不承认上帝有主宰众生祸福的权威。佛教看上帝,也只是六道众生之一,不过由于他们过去世中所修的福报,而使他们生在天上享乐罢了。纵然上帝会参与人间的祸福事业,那也是由于人类自身业力所感而来。所谓‘自助而后人助’,所谓‘自侮而后人侮’,就是这个道理。
注一四:印度的佛梵相融:‘在佛教不但融摄三明之哲理,且将融摄阿阖婆吠陀之秘咒,吠檀多之学者,亦将融佛于梵,以释迦为神之化身矣。’印度之佛教二○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