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明,是长篇,不喜莫入。
话说,从2009年小葡萄2岁开始,小葡萄爸爸妈妈就开始琢磨要换房。现在的2房有点不够住,有了小葡萄的房间,就没有爸爸妈妈的书房。虽然每天搂着个香香软软的小人儿睡觉很享受,但是小人儿总要有自己的房间的,爸爸妈妈也总要有个书房的。
于是我们就自己开始在mls上看房子,一开始希望在不影响现有生活的情况下,预算60w。这个预算很尴尬,买house,基本上很旧,我们不太喜欢,买townhouse又不甘心。于是想了一个折衷的办法,买个大的townhouse,现在这个小的不卖,出租。我们看中的3房的townhouse是在burnaby的the crest的地方,3房的像duplex的格局的townhouse,大小大概1800尺,很宽敞,有个小院子,落地窗很多,光线非常好。我们俩都喜欢光线好的房子,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要求。但是看得那个刚刚卖掉,新出来的不是我们中意的corner unit,没有院子。我们只好等。等着等着,小葡萄爸爸就换工作了,只好再等。
幸好小葡萄爸爸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半年以后,2010年初,我们把预算提高到75w,有点“财大气粗”的感觉了,觉得可以跳过townhouse,看看burnaby的duplex了。我们也要弄个自己的地,种花种菜,做个地主试试。我们2个人一个在vancouver ,一个在buranby上班,所以还是想考虑burnaby。这次找了个经济,就叫Y吧,带着我们看了一圈buranby的duplex。其实这个经济很不错,动作快,敬业。但是我们当时没有和经济相处的经验,在请买房经济之前,看到我们家这个小区有个房子2周就卖掉了,所以给那个卖房经济打了个电话,想着趁热打铁,也许人家有些资源,也可以很快帮我们也卖掉,没想到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在卖房篇再说。但是这件事,我们一直不好意思和买房经济提,因为请她的时候没有提到这个,她也不知道我们是要卖房的。当时主要是大家言谈甚欢,关系融洽,就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也是不好意思,而且也没有看中的房子,就一拖再拖。
后来知道了,买房这件事就是,没来就是不知道多久的事,一来就马上来了。小葡萄爸爸在burnaby看中一个duplex,下了offer,对方也接了。话说2010年春夏,房市还不是那么热,我们下的offer有个subject to sale居然也被接了。后来offer回来的时候,对方经济突然加了一条,如果屋子尺寸不符,我们不得在法律上追究对方经济。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严重的把这一条放出来的,而且不是屋主是经济自己加的,屋主当时在中国。所以有些担心,就要求对方经济去city hall拿个图纸来看看再签。结果对方经济大怒,说从来没有人拒签这个的,然后就不理我们了,也不肯去city hall。我们自己的经济自己去了city hall,但是没有调出来。几天后,对方经济终于去调出来了。但是offer已经失效,我们还得重新下。这个时候,我们也犯了一个错误,我们和mortgage broker谈过之后,她说我们可以取消subject to sale。于是我们就减了了2000块,去掉了subject to sale的条件,重新下offer,结果不巧,有人也同时下了offer,最终被对方拿去了。
其实事后想想,特别是后来我们自己也卖房时候,我们自己也觉得抛开卖房经济的态度不谈,我们这样叽叽歪歪,一会儿加钱,一会儿减钱,一会儿要卖房,一会儿又不要的买家,确实会让对方失去对我们的信任,难怪我们得不到那个房子。其实签offer要的也是双方的信任,在买房的时候,特别是市道好的时候,看中了就不能犹豫来犹豫去的。当然我们原谅了自己,生平第一次花这么多钱,没有经验很正常。这也是为什么自住买房的永远斗不过投资客一样。他们做惯大生意,自然不会犹犹豫豫的。而自住买房的,很多人买的房子是一生最大的投资,一定会患得患失的。
未完。
这个duplex没有买到后,我和大头的工作突然忙了起来,我们就和买房的经济说想停一停。但是其实我们也一直在mls上自己看。这个时候,burnaby的listing非常少,我们开始考虑其他地区,当时richmond还没有热起来,70多万还有的选择。
小葡萄妈妈的同事推荐了一个香港人做经济,那是个大美女,专攻Richmond和Vancouver。大美女带着我们看了一次房,因为对richmond除了3号路和周边的饭馆外,都不熟悉,大美女经济帮我们找了一下listing,给我们约了一次看房。看了以后小葡萄爸爸很不满意,立刻决定炒掉她。她带我们看的几个房子一个是路冲。还有一个是她自己的listing,主卧的浴室居然没有排风扇,整个屋子都有股潮湿的味道,我们提出这点的时候,她自己都没注意或者是假装不知道,而且认为没有关系。其实这个大美女经济给我们公司不少同事买了房子,口碑不错,但是小葡萄爸爸对第一次看房很不满意,所以后来就没有再找她。其实当时在Richmond随便买一个估计现在也能涨个至少10几万了。不过我们自住,除了心理高兴一下,涨的再多也和我们无关。
炒掉美女经纪之后,我们也看burnaby的一些老house,很悲观的发现,想找一个没有出租单位,楼下厨房,客厅,家庭间,楼上卧室的房子在burnaby真是很少,除非是很贵的房子,或者是很小的房子,我们想要的格局,其实就只有duplex合适。同时我们也在卖我们现在住的townhouse,一直没有卖掉,这个另外说。
后来小葡萄妈妈看中一个在north burnaby的老house,这个房子符合我们楼下吃饭,楼上睡觉的要求。是个很小的house,装修的不错,光线一般,地也很小,只有3000多尺。而且地下室是unfinished的,finished的只有1700尺,还不如一些townhouse大呢。但是有一个很漂亮的阳光室,这点很吸引小葡萄妈妈。我们是自己去看的open house,和卖房经济谈了,价钱谈不下来,就拖着。那是2010年的夏天,市道真是不好,我们去看open house的一个小时期间,就只有我们一家。这个房子我在加西上问过,同学们基本是建议放弃。
那个房子在市场上很久,去年夏天去看的时候去的早了,屋主太太和我们聊小朋友的时候说,他们在准备要第二胎,但是还没成功。我们今年年初打电话去,卖房经济说屋主要生小朋友了,暂时不卖了,要生好了卖。前几周小葡萄爸爸还在mls上看到那个房子,现在应该是已经生好了。所以这家生小朋友的效率果然是高的,卖房的效率也果然是低的。
谢谢花篮。基本上一直在这里潜水,我们买房卖房也花了2年了,终于快结束了,把经历写出了,以后我也就很牛的说一句,我再也不关心房价啦。
后来我们看房无数,整个burnaby的duplex和85w以下的house,我都能背下来了。小葡萄爸爸说一定的找个经济,不然就买不到了。这次小葡萄爸爸决定找个男经济,说我们找的都是女经济,买不到房也许有关系。于是2010年圣诞节前后,我们找了一个男经济L。要说这个男经济气魄确实大,来家里谈的时候,先肯定了一下我们自己的小townhouse,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卖不掉。同时说我们是成熟的客户,就是说了解自己的需求,对市场也有了解,表示一定能找到合适的duplex的。小葡萄爸爸和妈妈的备受打击的小心眼里顿时就充满了信心,觉得对方的气场果然很强,这个换房一事一定是手到擒来的,原我们来一定是找错了人了,这次终于找对人了。
然后奇怪的事情就发生了,我们说过数次,请这位经济给我们设一个email通知,这样有新的房子出来就能通知我们,因为旧的mls的listing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都没有收到email,小葡萄爸爸打了很多电话,男经济都很热情,答应的很好,但是我们就是收不到email。而且男经济从来不接电话,如果留言呢,有一半的可能回电话,如果不留言,就不回电话。同时男经济说,一直在忙国内来的豪客们,豪客们都是西温温西的,几百万的房子。于是小葡萄爸爸妈妈的小心眼立刻又觉得对不起男经济了,我们这个小打小闹的大概不入他老人家的法眼。于是我们发了一个email告诉男经济,我们准备找别人了。
这期间我们又回过头来去看the crest的townhouse,想着不行就买个townhouse,再投资appt。那里面的listing多了一些,价钱和我们去年看得还是差不多。话说小葡萄爸爸妈妈此时已是今非昔比,是开过眼界,看了无数的duplex和house的人了。再看这townhouse,怎么都觉得一个月250的maint fee有点不划算,就是下不了手,而且这一年间,都没有涨价,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既然小葡萄爸爸找男经济的决定是错误的,这次就轮到小葡萄妈妈做主了。小葡萄妈妈想了一圈,还是觉得一开始找的经济Y,敬业,而且勤快。但是有点不好意思回去找别人,后来想想还是给她打了电话,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们和对方交代好,要先买后卖,买好了也请对方卖。另外小葡萄爸爸和妈妈2010年又都加了薪水,于是我们就把预算加到了85w,当然现在我们已经被打击的觉得85w其实也是穷人的预算,不敢再有“财大气粗”的感觉。Y很好,没说什么开始帮我们找房,而且第二天我们就收到了email通知。小葡萄爸爸都几乎“热泪盈眶”了,终于盼来了。
我们的经济建议我们买burnaby的旧house,这样升值潜力大,但是我们看了市场上的旧house,基本都没有喜欢的。其实我们还是喜欢装修好的,立刻可以住的房子。
后面还没写好,争取晚上写完。
看了你们的经历, 感觉你们可能最后离开Burnaby了.
房子也是讲缘分啊. 现在买房,不能靠经纪. 资讯发达靠自己比较效率高.
不过相信葡萄一家肯定是买卖经历了一些心理的跌宕起伏,最终买到自己非常喜欢满意的房子了, 要不然不会这样充满趣味的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