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1 楼 / redhotpepper
- 时间: 2011-4-12 20:54
-
-
第 42 楼 / Rosa
- 时间: 2011-4-12 22:18
-
-
第 43 楼 / ______
- 时间: 2011-4-12 23:21
-
第 44 楼 / 夕阳红
- 时间: 2011-4-12 23:31
-
第 45 楼 / election
- 时间: 2011-4-12 23:50“俨然成了各种华人团体捞取政治资本的桥段”
别的不太懂,但研究政治是俺的课题。关于以上这点不够精准,要出来补充一下
华埠的大部分社团当时都没啥吭声,不吭声的原因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不依不饶的是加和会的朱伟光、平权会、姚永安、卑诗省抗日史实维护会。
朱伟光出面我不认为他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他很书生意气、为了主张华裔的权利去翻了许多书籍、拼命做义工。加和会的主要工作:一、搜集资料及编订省内华人历史文物遗址及建筑物清单;二、编录早期与华人有关的文物数据,建立数据库;三、对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文物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及调查;四、编写有关华裔加人历史资料的社会科课程;五、较长远的计划是设立华裔纪念馆。你这样的评论对朱老师不是很客观。麻烦有时间再去研究下,了解接触下朱老师的为人。
关于新西敏市华人历史调查公众咨询会我写的帖子在这里,包括“新西敏向华社致歉经过和背后的故事”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多谢了
-
第 46 楼 / ______
- 时间: 2011-4-12 23:54
election 写道:
“俨然成了各种华人团体捞取政治资本的桥段”
别的不太懂,但研究政治是俺的课题。关于以上这点不够精准,要出来补充一下
华埠的大部分社团当时都没啥吭声,不吭声的原因也不是一点没有道理。不依不饶的是加和会的朱伟光、平权会、姚永安、卑诗省抗日史实维护会。
朱伟光出面我不认为他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他很书生意气、为了主张华裔的权利去翻了许多书籍、拼命做义工。加和会的主要工作:一、搜集资料及编订省内华人历史文物遗址及建筑物清单;二、编录早期与华人有关的文物数据,建立数据库;三、对有特别重大意义的文物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及调查;四、编写有关华裔加人历史资料的社会科课程;五、较长远的计划是设立华裔纪念馆。你这样的评论对朱老师不是很客观。麻烦有时间再去研究下,了解接触下朱老师的为人。
关于新西敏市华人历史调查公众咨询会我写的帖子在这里,包括“新西敏向华社致歉经过和背后的故事”
www.westca.com/Forums/...inese.html
多谢了
我说的又不是发起人,而是现在某些不依不饶的。道歉之前是发起人的功劳,道歉之后再继续摘果子的,我们要鄙视。
这里从来没人说要求道歉是捞取政治资本,这是一个政治家和社会家的本分的功劳。 -
第 47 楼 / election
- 时间: 2011-4-13 00:08
-
第 48 楼 / carboy
- 时间: 2011-4-13 00:18
-
第 49 楼 / baintree
- 时间: 2011-4-13 02:05
闪腰侠 写道:
和很多本地白人探讨过大温各个城市,令人奇怪的是,每当谈起New West通常会被提及那是个Sick Town.
Richmond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其实恰恰正是new west失落的十年.这点确实很无奈,Richmond, BBY越繁华,越反衬着二埠的衰落. 很多买new west房子的人纯粹是为了到richmond还算方便,而价格比BBY便宜,又没有surrey那么远;或者你把这句话中的"richmond"换成van, bby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几乎是一块没有城市归属感的土地.
在New West的人似乎并没有为New West考虑过什么,在大部分人的眼里,New West似乎是一块飞地,大家怀着各种目的来,利用完了就拍拍屁股走人,就连多年前的省政府也是一样. 天铁也早早就开了,却远没有给这座城市带来加分,反而带来更多的瘾君子和犯罪.天铁来了,商户搬了.交通,这里远没有铁道镇方便. 作为过去的政治中心,经济似乎从来不是这个城市的主题,而灰沉沉的天似乎也是这个城市的色调.
白人并不讨厌华人多的地方,RICHMOND大部分时间都是相安无事的,白人年轻人也一样戴着2元店买的假睫毛挎着时尚包周末逛aberdeen,无论白人还是华人,越来越互相融合. 再看New West 夜幕降临,华人该去Richmond吃饭的吃饭,该睡觉的睡觉,第二天早上又跳上天铁匆匆离开这个城市.
这座城市当年对华人犯下过错,不少城市的老一辈居民依然对华人有歧视, 政府虽然近期有道歉,但是现在却俨然成了各种华人团体捞取政治资本的桥段.这里有各种钢筋水泥的建筑,或试图彰显过去的荣光,或是开发商野心勃勃的期望,但当expoline列车行走其间的时候,你却觉得这字里行间是那么空旷, 周末的时候市中心也是人流稀少, 这个城市总让人感觉是在默默无语间看着她的居民忙不迭地离去,又不情不愿地回来. 周而复始波澜不经.居住在这里的人有对生活有各种各样的期待和幻想, 而这座城市却往往不在人生轨迹的蓝图中. 等条件好了,人们搬去Richmond, BBY哪怕是西温. 二埠好象永远不是人生的分母.
当再一次听到人说New Westminister是个Sick Town的时候,身在二埠的人不妨扪心自问自己为这座城市做了什么,而不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也请善待这座城市, 因为她从来似乎就没有被善待过.
今日惊闻有开发商盖高楼于二埠,高级家用电器,三房高达57万起,遂好奇用realtors.ca查目前低于55万的Condo在二埠有多少? 得结果如下:
The search criteria would return more than 500 properties, the maximum the system can display.
春天里读到如此伤感的文字。。。
LZ的文字功底了不得, 那种忧郁, 宿命, 伤感, 深深的打动读者, 您说的不是城市, 不是历史, 而是人们为了找寻一个理想家园而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可得的无赖。。。 -
第 50 楼 / 旺肥
- 时间: 2011-4-13 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