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而已, 但是我觉得有点"过'了.
大陆的亿万富翁可不是开玩笑的, 背景和能力都是一流. 我觉得他们还没有傻到化4000万去买一个房子的地步.
[quote:a989ef2b95="容若"]国内消费之高,确实出乎容若最大胆的想像。容若有幸,由亲友引领介绍,得以领略一些高消费的见闻。
住房:高档物业已是比比皆是,一两百万的公寓实在只是广大中产阶级的最普通住房。不少人都是城里有两到三套这样的公寓,郊外再有一个独立别墅。现在的郊外别墅早已不是前些年的农民房(意即买下农民的一块地,盖成有农家风味但适合城里人居住的带跨院屋),而是由开发商量身定做的顶级豪宅。价格当然不是几百万能拿得下来的,而是高达四千万至六千万不等!
容若与一些买不起这类豪宅的人一样,有酸葡萄心理:这不是伸着脖子挨宰嘛!试想一想:六千万人民币约合近九百万加币,四千万人民币约合近六百万加币!容若在西温参观过数百万加币的朋友大宅,270度全海景,室内游泳池、室外网球场,居住面积达一万尺以上,拥有永久地产约大半亩!容若在圣迭戈与夏威夷所见的高档物业,比西温要贵一些,但五百万美元以上,也都是可以持有海景甚至海滨地势的好房啊!
而北京郊区的四千万至六千万人民币大宅,从居住面积、室内装饰来说,虽也算得上顶级,只是出门只能见山,迎面只能见土,出行要历经近一个半小时车程才到中央商务区(CBD),而且还得不遇到堵车状况。这样昂贵的产业竟然也只有七十年的使用权!真是太不合算啦!相比之下,容若倒愿意购买香山周围的新建四合院,两三千万即可拿下,比哪些标了洋名炒概念的所谓西式豪宅要舒服得多。
吃:五星级以上酒店的一顿大餐几乎可以肯定是要上万的。以十人一桌,一人一小碗鱼翅羹,每碗三百九十元,这就已经近四千元了!饮料酒水又起码是数千元,所以一餐下来,如果没有两三万,基本上是结不了帐的。当然,这一切肯定是公款消费。这里的公款,不是指国库的政府开支,而是大集团大公司招待客户的正常标准。准确的说法是“集团消费”。这些花费不过是各类产品的部分成本而已。
玩乐:不谈男士们喜欢的各种带色不带色场所,只说高雅消费。一张顶级演出(不管是古典音乐芭蕾舞还是流行乐舞)的门票是一千八百元!看客多半都是客户,不用自己掏钱买的。据悉各大公司每年仅用于购买此类娱乐票的款项可以高达数亿!国庆观礼时,长安街沿途各大酒店尤其是能看到天安门礼花的酒店,价格暴涨。各大公司需提前数日预订下最好的房间和露台,供客户们享用。至于冬天滑雪、夏春秋高尔夫,每年两次以上的境内外旅游更是如同家常便饭一样,是所有中产以上人家的正常消费。
服装与汽车,如同首饰、香水、箱包一样,当然是越名牌越好!北美的牌子公认为老土,欧洲的老名牌才是真正体现身价的象征!(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各类名车、名牌时装、香水、首饰、皮包的品牌与价格啦,否则有做广告之嫌!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在生活互助里大家交流。)高档流行杂志(售价一百多元人民币!其实主要是派送,在高级俱乐部及高档物业的会所可自由取阅)上全是各类名牌的展示。这种崇尚名牌的风气到了荒谬可笑的地步,但却实实在在是当今中国暴发的新兴资产阶级们最热衷互相攀比的事情。
据最新世界财富统计,中国现在约有21万百万富翁(以美元核算),以人民币在中国的购买力来说,够得上富裕中产阶级的人数为两千万。这是中国近二十年大踏步跨向资本主义的象征之一。
从年龄上看,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在二十几至四十几之间。除了业已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容若同龄朋友之外,年轻一辈也更容易积累财富和拓展空间。比如,容若有一朋友,先生原来就是外企高薪阶层(年薪达数百万人民币),又与太太一起经营两家私人公司,他们原来住七百万的Townhouse,现在又新买了一座两千万的独立房,都是带游泳池的,看上去确实不错。他们夫妇俩常年租有跑马场和网球馆,供招待客户及朋友们享用。
比起十几二十年前毕业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起点和机会都好得太多了。容若认识的一位女孩,今年仅26岁,大学三年级时即为某外企做半职工作,当时月薪三千人民币,其男友为另一大学研究生,同样在校期间为一跨国公司做半职。两人毕业后仅仅四年时间,她的先生已成为该跨国公司中高层经理,并被认为是有潜力升任地区代表的人物,现被该公司派往各国实习(如:日本半年,新加坡半年等),年薪已达四十万人民币以上(这位男士出身苏北农村,毫无背景可倚)。女孩毕业后换了两家公司,现在也在一家很大的跨国公司做中层经理,年薪二十四万。夫妻俩事业顺利,经济不愁,现在想的是在工作之余,自己再开一家贸易公司,做好了就把本职辞去。容若的CBC朋友,也只有二十八九岁,自温哥华去上海后,每月花一千二百加币租住了一套很小的公寓(只有三十平米),雇了一位月薪三千人民币的保姆照顾起居。她在上海的工作与生活感受以后将会另文介绍。
上述介绍的只是容若的个人见闻,并不想以偏概全。同时,这篇文章也不是讨论看待金钱的态度。诚如许多网友所指出:钱不能代表一切!生活的幸福与否不完全取决于物质生活的水准。各人对生活的需求与取舍不同。再奢侈的豪宅,晚上也还是只睡一张床,再美味的佳肴,身上也只有一个胃。说到底,赤条条来到世上的每个人,最后也只能赤条条地离开人世。参透了个中滋味,就无妨把容若所述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吧。
(谈完高消费,下周再谈低消费,免了“嫌贫爱富”的罪名,也省省喜欢拍砖的朋友使出的力气)。[/quote:a989ef2b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