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又犯踐,該打。。。
這兩天關於UBC的事兒鬧得挺凶的,有支持的,有反對的,有說給華人丟臉的,有說就該這麼做的。。。一時間論壇烽煙又起
其實先拋開這個抗議是否在理不說,就這個事情實質來說就是一個維權事件。
這個就有意思了,大家看到國內一說那個維權啊就義憤填膺,同仇敵愾,恨不得自己也沖上去幫著說兩句,而且絕對認為維權者是對的,政府是錯的。為啥這事兒擱加拿大就引起西人不滿,甚至有一定數量的同胞也跟著叫囂著替他們害臊了呢?
我覺得主要還是在方式與方法不夠政治正確
政治正確的問題壇子裡討論過無數次了,就是西人也是講究政治正確的,政治不正確定了就必定被踩被罵。
據個例子:
在西方你一政客要是承認自己是同性戀,那不算什麼,而且還會的同情票。你要說你看到同性戀惡心,好吧,你就等著被口誅筆伐吧,被口水淹死是遲早的事情
在加拿大你要是對多元文化敢說三道四,那你就是屬於白人遺老遺少了
那回到這次UBC的事上來,我們來看看從這件事情上我們能夠學到什麼,能讓我們在下次維權時能夠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政治正確地維護自身的利益
華人熱衷於撈錢,不熱衷於參政議政,本來就是政治上的弱勢群體,這個在全世界的排華辱華事件接二連三的發生可以看出。這個在加拿大也不例外,老外說起chinese,常常是不經意的流露出不屑的神情的。那麼這次只有老中出來說事兒自然就把華人同其他族裔放到了對立面,那人家批評起來夾槍帶棍的把平時對華裔的各種不滿都往這兒撒,那你就自然招架不住了。
所以拖其他族裔下水,特別是白人下水,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白人礙於自己同胞的臉面,只能就事論事地討論問題,而不會把問題衍生,並引起對華人的不滿。這大樓華人再多,總有西人吧,總有其他族裔吧?老外再怎麼百無禁忌,總也有不喜歡這個臨終關懷的吧,有一個算一個,能拉多少算多少,一起去那個聽證會,這樣從其他族裔的觀感上就要好很多。而且從語言的交流上,有西人在也容易溝通
就像我前面說的,你不講白人理解得了的理由,或者能夠獲得白人同情的理由,自然就是招罵。那些老中都說啥?什麼陰啊,陽啊的,什麼中國傳統文化?這種在白人眼裡認為是糟粕的東西還拿來當理由?還有什麼影響房價,這個就是政治不正確啊!老外很虛偽的,要講人文,講人道,談錢就是找罵。
那應該怎麼說呢?
首先,這個東西好像在其他社區申請了3次了都被駁回了,那麼你就要去研究那三次那些市民是咋整的?借鑒他們的理由是很有用的。
其次,就是抓政府的錯。政府錯在哪裡?錯在那棟樓本來不是這個用途,在沒有經過聽證的情況下,就擅自更改用途。這是啥?這個就是沒有經過民主的流程啊,是反普世價值啊。這個尾巴一旦給你抓住,那可千萬不能放過,扯住,可勁兒上,上它4個小時,你就勝利了
另外一些可用的理由,比如大樓裡孩子多,救護車往返頻繁,有人身安全隱患等等。
總之,大方向抓住普世價值,小的方面抓住老外的同情心(跟老外說家庭,孩子,這些都會得到很多同情分的)
老外的選舉體系造成了,有票就是娘的政客。而且很多選區都是拿個幾千幾萬票就可以獲得勝利,那你一整幢樓的人的事情當地政治人物絕對是要上心的。拉上了政客,大家互相利用,反正達到目的就好。而且政客在處理這種事情上的經驗能力要遠遠強於我們,所以要充分利用可用資源
其實,就在UBC事件不久前,大溫教育局從降低開銷考慮,要關閉四所小學的事情也鬧得不可開交,最終是以家長們的抗議,並完勝收場。其實那些家長真的有道理嗎?不見得,但是人家方式方法正確,不但在這個問題的討論過程中獲得了很多的同情和支持,還最終取得勝利。
就瞎寫這麼多了,拋磚引玉,有請大蝦們給出更多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