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世界中,仅仅以法国波尔多地区一地而言,酒园(堡)已逾9000座;倘以整个欧洲来看,少说也有几万个品牌。稳居这个世界红酒宝座首位的,应推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巨钻”——罗曼尼.康帝。至于“抢占”第二宝座的荣耀,应当归于法国波尔多的庞马洛产区(Pomerol)的代表作——柏图斯堡。
波尔多地区五大葡萄酒产区——梅多克(Medoc)、庞马洛(Pomerol)、格拉夫(Graves)、圣艾米侬(Saint-Emilion)与索甸(Sauterne),总计2.5万公顷的葡萄园中,庞马洛产区不过740公顷,约等于波尔多地区总面积的3%,真是“物以稀为珍”。且庞马洛地区多“小农”,其中185个酒厂每家只占地4公顷不到,全区最大酒厂占地亦不过48公顷。由于许多小酒厂只有不到1公顷的园地,年产量亦仅有二三百箱,所以拥有近12顷土地的柏图斯堡即为个中翘楚。
比起“绝世名酒”康帝葡萄园的辉煌家世,柏图斯的历史就逊色得多了!若说康帝原是先天与后天共同努力的结果,柏图斯的成就大概就全赖后天的辛勤了。柏图斯首次出现实在1837年,那时本堡已经可列在庞马洛区第四、第五名的地位了。到了1868年,柏图斯已经被公认为仅次于老色丹堡(Vieux Chateau Certan)及拓塔诺瓦堡(Chateau Trotanoy),坐第三把交椅,年产量1.2-1.5万箱之间,价钱相当于波尔多第五等顶级酒。到了1893年,上升到仅次于老色丹堡,1000箱柏图斯卖价约3000法郎,相当于波尔多第三等与第二等间顶级酒的价钱。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情况开始好转,年产量达到以往的2倍,遇到好的年份,柏图斯已可以卖到波尔多二等顶级酒的价钱。
1925年,由一位饭店的老板娘鲁芭夫人(Mam.Loubat)从园主阿诺(Arnaud)家族购得后,才改变了柏图斯的命运。当时鲁芭夫人家族已在本地区拥有两家酒厂,弟弟是本行政区利布奈(Libournais)市市长,她本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利布奈市拥有一家饭店。购得柏图斯后,她便爱上了本园。鲁芭夫人致力于打响其知名度。首先,她将本酒价钱提高,使得其不再是“泛泛之酒”,其次,将柏图斯介绍给她所认识的富豪朋友,柏图斯因此在法国的高级社交圈内迅速流行起来,不再是“乡下绅士”的专利品了!随后,鲁芭夫人又开始了彻底决定柏图斯日后身价的任务:打进英国的皇室。当伊丽莎白二世订婚的时候,鲁芭夫人进献的柏图斯已是皇室贵族们的杯中物。所以,1947年女王婚礼正式举行之际,鲁芭夫人也是获有皇室礼宾司寄发印有皇室雄狮与独角白马王徽喜帖的贵宾。人人都知道,正像歌剧新手要成名,必先到意大利,特别是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受到喝彩,才可以展开光辉灿烂的演唱生涯一样,一瓶有志“上升”的葡萄酒要受肯定的“史卡拉”不在巴黎,而是在伦敦!所以,鲁芭夫人倒也会利用此千载难逢的时机,带着自己园中的佳酿径赴伦敦,一下子就成功的使伦敦一流餐厅的酒单上加列了柏图斯的名字。鲁芭夫人善用的这种经营上层社会的交际手腕,日后就变成了柏图斯攻城掠地的不二法门。
1961年,鲁芭夫人去世。鲁芭夫人没有子女,只有两位姐妹有孩子可以继承,但皆不能担负大任,所有鲁芭夫人生前就预作安排,将本堡股份分成3份,一份让售予酿酒甚有成就的木艾(Jean Pierre Moueix)家族,另两份由外甥继承。1964年,木艾购得其中一位的继承权,而成为经营者。木艾家族本以经营牧场、牲口买卖为主业,善于并购一些经营不善或面临资金短缺窘境的一流酒厂。“木艾王国”旗下的酒厂包括拓塔诺瓦堡及庞马洛拉图堡(Latour a Pomerol)、费尔.柏图斯(La Fleur Petrus)。木艾家族在20世纪60年代重施故技,又攻占了白宫,受到肯尼迪家族(特别是一切唯法国是尚的杰奎琳)的赞赏。几乎在一夜之间,华府的社交界名人竞相谈论柏图斯,绅士名媛若不知柏图斯为何许物,就会被认为是来自德州的乡巴佬。柏图斯经此一跃而登龙门,也成就了鲁芭夫人生前的遗愿。
由于法国波尔多地区在1855年首次甄选,并决定五等可列入“顶级”的酒厂,惟其只针对梅多克区,并未将庞马洛区包括在内,所以柏图斯红酒迟迟未能得到一份真正的肯定。然而,庞马洛区佳酿如泉涌而出,而且柏图斯酒更是挟着锐不可当的气势,于是要求重新评比的呼声一直不断。但是就在1961年,这个企图终归失败,法国不愿更易自1855年以来的传统。所以,迄今柏图斯的标签只能印上“Grand Vin”(好酒),而不能印上“顶级酒”(Grand Cru)。而在波尔多地区,任何排不上“顶级”者,皆可冠以“Grand Vin”(拉图堡则是例外),柏图斯可谓“名不副实”。
柏图斯红酒的成功基于经营者的高潮手腕,但不可讳言的是,柏图斯也是以绝对的“理想主义”方法来酿造的!本来,该地更适合养牛,因为当地矮丘的表层是纯黏土,之下又有一层陶土,更深一层则是含铁量很高的石灰石,并有极好的排水系统。柏图斯的葡萄园占地11.4公顷,其中5公顷是1969年才从邻近的戈昌堡(Chateau Gazin)所栽培的品种95%是梅乐(Merlot),其余为品丽珠(Cabernet Franc)。由于品丽珠较早成熟,所以除非年份特别号,柏图斯一般不用来酿酒。密度为每公顷6000株,平均树龄在40岁左右,有的甚至达80岁。
经营者在葡萄园的更新上采取较传统的方式,亦即通过品选,以最上选者作为“母株”,这和1946年康帝在铲除老根时的方法是一样的。葡萄园也采取严格的“控果”,每株保留几个芽眼,每个芽眼仅留下一串葡萄。目标是全熟,但避免超熟,否则即会影响葡萄酒细腻的风味。采收时间则定为下午,目的是让上午的阳光将前夜残留的露水晒干。但采收时下雨,则如何处理?曾经有一次是请一架直升机来吹干整个葡萄园,真实噱头十足!每次采收都只有半天,雇佣180个采收工,只下园两三次即采收完毕!
在酿造时,柏图斯也不惜工本,每3个月移置于不同材质的木桶中,在20-22个月的醇化期中轮流让新酒吸收各种木材的香味,使得柏图斯红酒香味复杂,好比武侠小说中出现的一位杂学各派武功自成一家的大侠,一旦出手往往令对方不知其到底所宗何派!所以,柏图斯独特的“换桶”功夫亦可称得上一门绝学。这种手笔在全世界各地的葡萄园中恐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此乃柏图斯在品管中的苦心经营,其成功绝不是偶然的!
柏图斯平均年产4.2万瓶,不超过5万瓶,只相当于美国最大葡萄酒厂加洛(Gallop)6分钟的生产量,所以价格之高昂是可想而知的。而且,柏图斯在每个国家仅有一家特约进口商,进口商有权购买一定数量的酒,并可自行决定分配给老客户。由于每一个中间商再予加价,导致一般消费者必须以10倍以上的价钱方能购得。例如,2003年份的本堡酒获得98分的高分,一上市市价即高达750美元,市面上欲得一瓶还需花上几倍方可。所以,在酒的投资与投机方面,柏图斯无疑是投资者与投机客的最爱。据悉,每年生产的柏图斯佳酿真正被品尝的数量,远远不及于作为生财的囤积品。看到那一箱箱原封不动、被拍卖公司搬进搬出的柏图斯,爱酒人士大概都会暗咒一句:真实浪费上天的恩赐!
柏图斯拥有异常强烈的颜色,加上松露、巧克力、牛奶、花香、黑莓与浓厚的单宁,发挥出无比细腻及变化无穷的特质。一般红酒的年份会对酒质有绝大的影响,但对柏图斯却是一个例外。我曾经与几位品酒人品尝过年分最差(1984年)的柏图斯,随后再试试年份最佳的1982年的拉菲堡,结果认为最差年份的柏图斯堡的老城醇厚、丰富且复杂之至的酒质,绝非最佳年份的拉菲堡可比拟的,使我对“柏图斯堡神话”从此没有任何的怀疑了。柏图斯和罗曼尼.康帝已成为投机客的“炒作圣品”,市面上流通的应寥若晨星,此款酒遂成为造假酒者的摇钱树。特别是好年份的柏图斯堡,一定好确保来源才可购买。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