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新人,叫Kevin,前几天新人报道过。这里的高手认识的不多,俺自我介绍一下球风,望各位高手们也都介绍一下自己。
俺初中开始在马路边的破球台子上开始摸杆,算起来也正经N多年了。基本上是野路子,江湖出身,没进过正规军。中间断断续续也算是每年都打打。其中有差不多10年混在小日本,那边人打球都软,俺也算给国人报过仇啦。
俺球风偏稳,不太冒进。准性还成,就是走位尚浅火候。野路子嘛,都这样儿。下次请哪位走位大师指点指点!
望斑竹弄个英雄帖什么的,介绍介绍国家组织中的精英!!
自己支持一下!
:lol:
不能暴露自己的缺点啊。下次比赛就让人打得稀里哗啦。嘿嘿,开玩笑。
我也是路边摊玩的,打了20多年了,不过有15,6年没什么长进了。到达了一个瓶颈期,好像跨不过去了。
Kevin的这个提议很好!
其实我早就有类似的想法......既然现在有人提出来了,我干脆借题发挥一下。
我把标题稍微改改,这个帖子就是咱们的“英雄帖”了。
请所有球友都来介绍一下自己的台球背景和风格特点。特别是以下几位种子选手,必须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否则下个赛季将受到扣分惩罚

:
SARS
Fiesta
Snooker
redhawk
以上“四大天王”的实力在国台办傲视群雄,想必每位都有值得其他选手学习和借鉴的经历与感悟。还有
karen1227
国台办大姐大,温哥华台坛少有的女中豪杰,你的心路历程肯定对广大初涉台坛的女同胞们极具指导意义。另外
擒流感
被一致认为进步最显著的国手,你的经历势必对广大急于突破自我的中、初级选手有极大的帮助。
“作业”完成得好的自有大量花篮奖励

哈哈,还有作业来,有小红花不?
咱打台球是小学五年级在姥姥家打那种一块钱五盘的露天台开始的,早晨八点钟带着10块钱出去,中间两顿羊肉串晚上12点回家还能剩两块,那是多么充满童真的难忘的暑假啊!到现在都还能记得那个教我打台球的那个光着膀子的台主和他嘴里好多听不懂的黄段子。。。
略过中学大学这平台期不表,因为同学中打得好的有限,老虐别人没有长进。一年前来了温哥华,毕业等工签和SIN卡那几个月天天从晚饭后到147打到人家关门熄灯,跟着几位真正钻研台球热爱台球的童鞋一起切磋(学习居多),学习着各种走位和杆法的应用,确实长进了一些。
第一次参加147的比赛,超长发挥混了个季军。之后两次进了八强,一次第四,总体属于发挥稳定期。加入咱们国台办的第一次正规比赛,小组赛三比零K.O.了Sars之后全胜进入决赛,在决赛中凭借稳定的发挥(还有比赛录像哦),五比三再克我们国台办一哥,获得了第一个队内冠军。(Sars别着急,后面会叙述你怎么虐我的哈!)
之后在09-10的历届杯赛,都有金银铜铁各种奖杯入账,包括我们国台办第一个大师杯。并且上演了各种一杆清台,北美盾铺天盖地的砸了过来,哗哗滴!然则天下大势,牛叉久了必栽。堂堂一代犀利弟弟也没有逃过这一历史定律。随着工作搬到BBY继而两星期摸不到一次杆之后,本人的状态是越来越抽风,终于在决定年度冠军归属的最后一轮中,一败于Sars(满意了吧!办公室都有台的人啊!还有天理吗?),二败于有拉拉队助阵的新人王翔子童鞋,首度空手而归。错失一哥头衔,进而沦为四大天王之失意二哥。老大是托塔李天王,谁能告诉我老二是谁啊?杯具啊!终日以泪洗面啊!郁郁寡欢啊!怎一个惨字了得!
反正之后队内的娱乐赛我该输的都输了,谁都打不过了,被everybody虐了。Karen半年来报仇未果最后也都实现了。当然面对酷似网络大神犀利哥的redhawk,更只能俯首称弟了。(再套用犀利哥那句话:口水中了辐射之后那是真打不过枪兵啊!)
哈哈,一部沧桑血泪史啊,快赶上红楼梦了。不过宗旨还是以娱乐为主,竞技为辅。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新朋友加入,我们国台办以后争夺147举办的团队赛冠军非常滴有戏哈!
看大家写的这么欢,忍不住了;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有台球,记得我最喜欢的球星就就是戴维斯,但是一直都没有正经练球,到上大学的时候台球打的还很业余,属于手还抖的那一种。
真正开始练球的时候是在3年前,因为一个人,那就是丁俊晖;记得95年小丁在中国公开赛和英锦赛上夺得冠军之后,校门口顿时开了好几家台球馆,用的都是1万都得极品枫牌球案,还有美女摆球,还有美女歌手唱歌。忍不住的不去不行啊;还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第一天去办会员卡的时候,不知道是收钱的小姑娘看上我了呢,还是我的废话流让她发昏了,给了我一张5折的卡(一般人只能办85折,只有刚开业时候一次存1000的人才有5折卡),所以我去台球打球的价钱从15/hour 降到了 8/hour;这极大的增加了我打球的次数,几乎天天都去打个56个小时;而且还经常通过以12/hour的价格帮旁边桌的兄弟们结账,来挣取外快;
真正水平达到巅峰的时候是在去年7月份,那时候硕士毕业,没事干!经常参加台球厅的每日一冠比赛;台球厅的美女歌手经常给我送歌,有她的助阵,偶尔运气好拿了第一,至今我钥匙练上的台球饰品就是打球来的。
来到温哥华后,停了六个月没有摸球杆,第一次去台球厅就碰到了redhawd,就是他把我领进了组织。所以前几次几乎都忘了怎么摸球杆,导致redhawk的轻视。但是基本的思路没有忘记,所以打几次逐渐找会感觉,这也是redhawk老大为啥后来老认为我吃药了的原因。
大致就这么多了。
二弟的前半段写的不错,后面有点跑题了哈;
祥子的更生动,不过请注意史料的准确性哈。什么“丁俊晖95年夺冠”、“几乎天天都去打个56个小时”等有杜撰之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