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91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4-9-08 15:10鸟语统治大统华
鹿湖居士 _BBCODE_WROTE:
忽然看到报纸上的这样一条消息: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和《多伦多星报》等传媒报道称,本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Loblaws”2009年7月24日宣布,以二点二五亿加元的价格收购著名华人超市“大统华”。“Loblaws”集团主席韦斯顿“非常满意”这次收购行动,认为大统华拥有极富才华的管理团队和雇员,是加拿大发展最佳的亚洲超市连锁集团,对于“Loblaws”进一步加强多元化产品服务大有益处。看过之后,惊讶之余还有些许惋惜,华人超市“大统华”已不属于华人了。
创立于一九九三年的大统华,其发家始于加国西岸的温哥华,至今已在加西加东几个省开设十七家连锁店,拥有四个大型配货中心。“大统华”及其相关企业共有员工超过四千人,是加拿大目前雇佣工人最多的亚裔企业。每个加拿大华人对于大统华的感情,都是无法用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大统华对于加国华人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超市的意义。许多华裔移民都有大统华情结,无数华人把“大统华”都当成了购物首选。更有一些华人在大统华打过工,积累过加国本地工作经验。而我对大统华的感情则更为复杂一些,可以用一句“爱恨交织”来形容。
我和我妻登陆加拿大后第一次购买食物、生活用品就是去的大统华。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一人背一个大书包,包里装满了从大统华购买的生活必须品,冒雨从超市步行40分钟回家。初登陆时所有的那种新奇、紧张、一丝惶恐就一起涌上心头。以后每次去大统华购物(买了汽车后就不用背东西回家了),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有点伤感,这种感觉挺招人喜欢。
我也有过在大统华打工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这种经历之新奇,遇到的人之极品(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反而比以后所有的工作给我的印象都更为深刻。
我和我妻登陆时,美、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加上2010年冬奥会题材,企业扩大规模、大量招聘,不要说Labor工,就是专业工作都不难找。去大统华打工是不需要面试的,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在温哥华天空(温哥华当地华人网站)招聘版上刊登招聘启事,甚至每星期两次。大统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在大统华超市门口摆个桌子,你只要去填个表,看看你不是缺胳膊少腿,不明显的表现出缺心眼儿,就肯定雇你。以至于我后来看到:美国经济由于房贷危机陷入低谷,带动加拿大经济低靡,市场大幅缩水,企业大规模裁人,连应聘大统华都需要预约面试,甚至招聘的地方竟然排起了长队,我都有一种感慨:连进大统华打工都需要这样了,加拿大的经济确实完了。同时也有一种庆幸,我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 -
-
第 92 楼 / 温东小丘
- 时间: 2024-10-15 06:04
-
-
第 93 楼 / 中华龙
- 时间: 2024-12-26 12:47哪一年登陆的?
鹿湖居士 _BBCODE_WROTE:
忽然看到报纸上的这样一条消息: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和《多伦多星报》等传媒报道称,本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Loblaws”2009年7月24日宣布,以二点二五亿加元的价格收购著名华人超市“大统华”。“Loblaws”集团主席韦斯顿“非常满意”这次收购行动,认为大统华拥有极富才华的管理团隊和雇员,是加拿大发展最佳的亚洲超市连锁集团,对於“Loblaws”进一步加犟多元化产品服务大有益处。看过之後,惊訝之余还有些许惋惜,华人超市“大统华”已不属於华人了。
创立於一九九三年的大统华,其发家始於加国西岸的温哥华,至今已在加西加东几个省开设十七家连锁店,拥有四个大型配货中心。“大统华”及其相关企业共有员工超过四千人,是加拿大目前雇佣工人最多的亚裔企业。每个加拿大华人对於大统华的感情,都是无法用一言唡语能说清楚的,大统华对於加国华人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超市的意义。许多华裔移民都有大统华情结,无数华人把“大统华”都当成了购物首选。更有一些华人在大统华打过工,积累过加国本地工作经验。而我对大统华的感情则更为复杂一些,可以用一句“爱恨交织”来形容。
我和我妻登陆加拿大後第一次购买食物、生活用品就是去的大统华。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一人背一个大书包,包里装满了从大统华购买的生活必须品,冒雨从超市步行40分锺回家。初登陆时所有的那种新奇、紧张、一咝惶恐就一起涌上心头。以後每次去大统华购物(买了汽车後就不用背东西回家了),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有点伤感,这种感觉挺招人喜欢。
我也有过在大统华打工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这种经历之新奇,遇到的人之极品(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反而比以後所有的工作给我的印象都更为深刻。
我和我妻登陆时,美、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加上2010年冬奥会题材,企业扩大规模、大量招聘,不要说Labor工,就是专业工作都不难找。去大统华打工是不需要面试的,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在温哥华天空(温哥华当地华人网站)招聘版上刊登招聘启事,甚至每星期唡次。大统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在大统华超市门口摆个桌子,你只要去填个表,看看你不是缺胳膊少腿,不明显的表现出缺心眼儿,就肯定雇你。以至於我後来看到:美国经济由於房贷危机陷入低谷,带动加拿大经济低靡,市场大幅缩水,企业大规模裁人,连应聘大统华都需要预约面试,甚至招聘的地方竟然排起了长隊,我都有一种感慨:连进大统华打工都需要这样了,加拿大的经济确实完了。同时也有一种庆幸,我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 -
第 94 楼 / 中华龙
- 时间: 2024-12-26 13:58想到董存瑞、黄继光,为什么不扑到她身上!
鹿湖居士 _BBCODE_WROTE:
我倒没有因为干的活重、上班时间不足而心里不平衡,到了我这个年龄的人已经可以以理智、平和的心态看待这个问题了。作为一个新来的人、一个年轻人无论新到什么地方都是最重的活,难道还把最好的活留给你吗?但就是这样我仍然干不下去了,不是我不能吃苦,也不是挣的钱不够生活所需,我可以再找一个其它的Labor工补充。我无法忍受的是屈辱,是没有尊严,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无奈,是货真价实的欺负,是不加掩饰的算计。我可以举几个例子:从我第一天上班,直到辞职,我打的米就从没符合过M的要求,不是太干了就是太湿了,虽然所有原料的比例都跟原来一模一样。我切的北极贝,不是切掉脏东西的部分过多就是过少,差距据我分析在1毫米左右。有一次M径直走到我面前,用蹩脚的普通话对我厉声痛斥:我已经教过你两遍了,我不想再教你第三遍,Do you understand?(据我观察这是她会的唯一一句英语)有一回星期一早上给我打电话,问我1、2、3可不可以上班,每天上三个小时,我想都没想就说当然可以了。我缺钱,能多挣一点当然要去了。去了之后我欣喜的发现,原来是把我借给了面点部(面点部的Supervisor是M的同乡加好友)。她们为我量身打造了一套无与伦比的时间表:每星期一、二、三的早上去面点部和面,和好面就下班,每个星期四、五、六、日还回寿司部干。面点部没有人愿意干和面的活,就像寿司部没人愿意干打米的活一样,原来那个和面的员工干了几天就不干了。让我一个人把面点部和寿司部最重要的活都干了,在组织的巨大信任面前我都惊呆了!我当时都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怀疑:难道我外表就傻到了这样一种程度,能接受这样的时间安排?当然我拒绝了,但是你无法想象之后几天M女士给我的脸色和一双双精致小鞋。
我永远无法忘记我辞职的那天:我完成了每天的例行工作,刚把寿司机清洗干净,M气势汹汹的走过来,“雷做灭呀,……”后面没听懂,意思就是:你他娘的干啥,没完成任务。我当时有点蒙,不是任务固定就这些吗?怎么会不够。M:让你做你就做,哪来的废话。做吧,做完了,第二次清洗了机器,M又过来了:“还是不够”。我当时火就上来了,咬着牙问:“怎么会不够,不是你告诉我多做的数目吗?”她看得出来我的愤怒,态度有所缓和,“这不是我说的,是Rose算的,我不知道,你有问题就找她。”我说:“我不找她,我就找你,不要往别人身上推!你不是Superviser吗?刚才也是你叫我多做这些的!”恐怕是我声音大了,有损她的尊严,她对我也提高了声音,“你知道我是Siperviser,那你就得听我的,我让你做多少就做多少,别问为什么!”一下子,这些天的屈辱、愤怒全都涌上心头,紧接着眼前出现好几个英雄,董存瑞、黄继光,还有圣斗士星失,这一刻我没有犹豫:“你少他妈给我来这套,我明天开始就不干了,不受你这鸟人的气了。你以为你是老几啊,整天在这人模狗样,吆五喝六的?干个寿司部的主管,管了6-7个人,你就找不找北了?”我太爽了,胸中这口憋了许久的恶气终于一吐为快!不过我估计她未必都能听懂,例如“鸟人”是啥意思,虽然她就是。我声音大的估计整个超市都能听见,她气的直哆嗦。本以为她肯定要和我大干一场,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太出乎意料了,M怒视了我一分钟,忽然转身走了,而且整个下午都躲着我。我静静的完成了最后一天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M还是明智的,和我闹起来,对我倒没什么,对她可是很不利。当时的背景是大统华留不住人,招聘来一批,不到几个月就走光了,甚至原来的老员工都走了许多,这成了当时大统华最头疼的问题。如果M和我闹到经理甚至是更高级别的负责人那里,我能怎么样,都已经辞职了,无所失,她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问题,毕竟员工辞职是由她引起的。
至此,我结束了在大统华的打工生涯。这一个月的时间给我留下了一张几百元的支票和一段难以忘怀的痛苦经历。 -
第 95 楼 / 中华龙
- 时间: 2024-12-26 15:01
杀雨 _BBCODE_WROTE:
想起当年小餐馆,每天要煮14锅饭,打12锅寿司饭,捏两盘虾,还要出餐备货(还有各种sauce,收拾鱿鱼,牛仔骨,腌鸡翅,一根一根洗菠菜......还要点货叫货,每逢星期四要换油,隔天就要抗6袋大米上下楼,六桶油上下楼,不是走楼梯的,是爬装修的12尺的梯子,一手扶梯,一手拎一袋大米,每天都有两箱三文鱼或者吞拿鱼扛来扛去)。本公子晚上还得管洗碗。打扫卫生倒垃圾之类的更不用说了。这是现在还能回忆起来的每天都要做的,回忆不起来的可能更多。
一天10个小时,除了吃饭也就两次抽烟的时间可以停一下。
工资都不高,如果有新来的手生做的慢,我可以忍受一段时间,但是以后都是如此手慢的话,拿差不多同样的钱,没有理由要我干的多,肯定没好脸色,这是肯定的,如果总是新手换来换去的,我一人顶一个半人,如果老板不涨工资,我就有理由磨洋工,让新人干去。
不容易啊! -
第 96 楼 / 退休大妈
- 时间: 2025-2-01 13:36
鹿湖居士 _BBCODE_WROTE:
忽然看到报纸上的这样一条消息: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和《多伦多星报》等传媒报道称,本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Loblaws”2009年7月24日宣布,以二点二五亿加元的价格收购著名华人超市“大统华”。“Loblaws”集团主席韦斯顿“非常满意”这次收购行动,认为大统华拥有极富才华的管理团队和雇员,是加拿大发展最佳的亚洲超市连锁集团,对于“Loblaws”进一步加强多元化产品服务大有益处。看过之后,惊讶之余还有些许惋惜,华人超市“大统华”已不属于华人了。
创立于一九九三年的大统华,其发家始于加国西岸的温哥华,至今已在加西加东几个省开设十七家连锁店,拥有四个大型配货中心。“大统华”及其相关企业共有员工超过四千人,是加拿大目前雇佣工人最多的亚裔企业。每个加拿大华人对于大统华的感情,都是无法用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大统华对于加国华人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超市的意义。许多华裔移民都有大统华情结,无数华人把“大统华”都当成了购物首选。更有一些华人在大统华打过工,积累过加国本地工作经验。而我对大统华的感情则更为复杂一些,可以用一句“爱恨交织”来形容。
我和我妻登陆加拿大后第一次购买食物、生活用品就是去的大统华。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一人背一个大书包,包里装满了从大统华购买的生活必须品,冒雨从超市步行40分钟回家。初登陆时所有的那种新奇、紧张、一丝惶恐就一起涌上心头。以后每次去大统华购物(买了汽车后就不用背东西回家了),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有点伤感,这种感觉挺招人喜欢。
我也有过在大统华打工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这种经历之新奇,遇到的人之极品(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反而比以后所有的工作给我的印象都更为深刻。
我和我妻登陆时,美、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加上2010年冬奥会题材,企业扩大规模、大量招聘,不要说Labor工,就是专业工作都不难找。去大统华打工是不需要面试的,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在温哥华天空(温哥华当地华人网站)招聘版上刊登招聘启事,甚至每星期两次。大统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在大统华超市门口摆个桌子,你只要去填个表,看看你不是缺胳膊少腿,不明显的表现出缺心眼儿,就肯定雇你。以至于我后来看到:美国经济由于房贷危机陷入低谷,带动加拿大经济低靡,市场大幅缩水,企业大规模裁人,连应聘大统华都需要预约面试,甚至招聘的地方竟然排起了长队,我都有一种感慨:连进大统华打工都需要这样了,加拿大的经济确实完了。同时也有一种庆幸,我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
-
第 97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2-01 15:04
-
第 98 楼 / 温西大娘
- 时间: 2025-2-01 22:31
鹿湖居士 _BBCODE_WROTE:
忽然看到报纸上的这样一条消息: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和《多伦多星报》等传媒报道称,本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Loblaws”2009年7月24日宣布,以二点二五亿加元的价格收购著名华人超市“大统华”。“Loblaws”集团主席韦斯顿“非常满意”这次收购行动,认为大统华拥有极富才华的管理团队和雇员,是加拿大发展最佳的亚洲超市连锁集团,对于“Loblaws”进一步加强多元化产品服务大有益处。看过之后,惊讶之余还有些许惋惜,华人超市“大统华”已不属于华人了。
创立于一九九三年的大统华,其发家始于加国西岸的温哥华,至今已在加西加东几个省开设十七家连锁店,拥有四个大型配货中心。“大统华”及其相关企业共有员工超过四千人,是加拿大目前雇佣工人最多的亚裔企业。每个加拿大华人对于大统华的感情,都是无法用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大统华对于加国华人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超市的意义。许多华裔移民都有大统华情结,无数华人把“大统华”都当成了购物首选。更有一些华人在大统华打过工,积累过加国本地工作经验。而我对大统华的感情则更为复杂一些,可以用一句“爱恨交织”来形容。
我和我妻登陆加拿大后第一次购买食物、生活用品就是去的大统华。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一人背一个大书包,包里装满了从大统华购买的生活必须品,冒雨从超市步行40分钟回家。初登陆时所有的那种新奇、紧张、一丝惶恐就一起涌上心头。以后每次去大统华购物(买了汽车后就不用背东西回家了),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有点伤感,这种感觉挺招人喜欢。
我也有过在大统华打工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这种经历之新奇,遇到的人之极品(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反而比以后所有的工作给我的印象都更为深刻。
我和我妻登陆时,美、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加上2010年冬奥会题材,企业扩大规模、大量招聘,不要说Labor工,就是专业工作都不难找。去大统华打工是不需要面试的,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在温哥华天空(温哥华当地华人网站)招聘版上刊登招聘启事,甚至每星期两次。大统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在大统华超市门口摆个桌子,你只要去填个表,看看你不是缺胳膊少腿,不明显的表现出缺心眼儿,就肯定雇你。以至于我后来看到:美国经济由于房贷危机陷入低谷,带动加拿大经济低靡,市场大幅缩水,企业大规模裁人,连应聘大统华都需要预约面试,甚至招聘的地方竟然排起了长队,我都有一种感慨:连进大统华打工都需要这样了,加拿大的经济确实完了。同时也有一种庆幸,我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
-
第 99 楼 / 周树人
- 时间: 2025-3-14 10:47
-
第 100 楼 / 中华龙
- 时间: 2025-5-08 19:27
鹿湖居士 _BBCODE_WROTE:
忽然看到报纸上的这样一条消息: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和《多伦多星报》等传媒报道称,本国最大的超市连锁集团“Loblaws”2009年7月24日宣布,以二点二五亿加元的价格收购著名华人超市“大统华”。“Loblaws”集团主席韦斯顿“非常满意”这次收购行动,认为大统华拥有极富才华的管理团队和雇员,是加拿大发展最佳的亚洲超市连锁集团,对于“Loblaws”进一步加强多元化产品服务大有益处。看过之后,惊讶之余还有些许惋惜,华人超市“大统华”已不属于华人了。
创立于一九九三年的大统华,其发家始于加国西岸的温哥华,至今已在加西加东几个省开设十七家连锁店,拥有四个大型配货中心。“大统华”及其相关企业共有员工超过四千人,是加拿大目前雇佣工人最多的亚裔企业。每个加拿大华人对于大统华的感情,都是无法用一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大统华对于加国华人恐怕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超市的意义。许多华裔移民都有大统华情结,无数华人把“大统华”都当成了购物首选。更有一些华人在大统华打过工,积累过加国本地工作经验。而我对大统华的感情则更为复杂一些,可以用一句“爱恨交织”来形容。
我和我妻登陆加拿大后第一次购买食物、生活用品就是去的大统华。永远忘不了这样一个情景,我们一人背一个大书包,包里装满了从大统华购买的生活必须品,冒雨从超市步行40分钟回家。初登陆时所有的那种新奇、紧张、一丝惶恐就一起涌上心头。以后每次去大统华购物(买了汽车后就不用背东西回家了),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觉,有点伤感,这种感觉挺招人喜欢。
我也有过在大统华打工的经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这种经历之新奇,遇到的人之极品(抱歉我只能想到这个词),反而比以后所有的工作给我的印象都更为深刻。
我和我妻登陆时,美、加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加上2010年冬奥会题材,企业扩大规模、大量招聘,不要说Labor工,就是专业工作都不难找。去大统华打工是不需要面试的,他们每个星期都要在温哥华天空(温哥华当地华人网站)招聘版上刊登招聘启事,甚至每星期两次。大统华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就在大统华超市门口摆个桌子,你只要去填个表,看看你不是缺胳膊少腿,不明显的表现出缺心眼儿,就肯定雇你。以至于我后来看到:美国经济由于房贷危机陷入低谷,带动加拿大经济低靡,市场大幅缩水,企业大规模裁人,连应聘大统华都需要预约面试,甚至招聘的地方竟然排起了长队,我都有一种感慨:连进大统华打工都需要这样了,加拿大的经济确实完了。同时也有一种庆幸,我已经度过了那个阶段。
经典,有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