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写这文章蛮久了,从那次和XILE谈identity crisis的时候就想写,现在六月的休假近在眼前,还是少偷点儿懒写出来吧,记录下这十年移民的心情。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是人最基本的健康要素,但,很可惜,也是最常被人所忽略的要素。很多人拼命追求健康,却恰恰因为追求身体健康而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就好象有些人花太多的精力去注意他们吃的食物没有苏丹红没有激素没有防腐剂没有坏的胆固醇,却恰恰因此而让自己living a stressful life失去了心理健康,这样做的结果令人不忍去说。
心理不健康和身体不健康一样,即使是轻微的疾病,时间久了,必然会慢慢显现出来。而,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发现疾病的时间越晚,治疗起来就越难,比如,从加西论坛的一些帖子看,有些人的心理疾病已经到了需要开刀的地步。
为什么说中国人的身份自我认知是中国移民的主要心理疾病之一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以中国人自居,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是中国移民的心理疾病呢?
从心理学上讲,人的精神快乐与否是建立在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上。中国移民的加拿大移民生活就是最好的例子。比如看大多数移民的回忆录基本上都可以清楚的看到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移民之初,大多都是在满足Physiological needs(food, warmth, shelter), 有饭吃,有屋睡。满足了之后,然后就开始追求next level of the hierarchy : Safety needs (to be secure, safe, out of danger).
然后依次是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esteem needs, cognitive needs, aesthetic needs and top level of the hierarchy: self-actualization.
移民的心理疾病影响最多的就是移民的self-image and self-esteem. 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self-image and self-esteem,一般来讲,一个人在当他/她符合自己想象中的自己的样子时候才会真心快乐。而人都是社会的动物,在明意识里和潜意识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Social identification。 这种Social identification使的人们在潜意识里总是会用“他们”和“我们”来看待这个世界(stereotyping and social comparison)。
可惜,很多中国移民是一种天然的弱势群体在这种“他们”和“我们”的思维中。很多人移民前在中国一直把自己归入到“社会精英”的阶层里面,但,移民加拿大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原来“堕落”到了“进城民工”这一社会阶层。这种心理落差导致的心理疾病的现象各色各异不一而足,写上三天也写不完。非本文主要话题,忽略。
如前所述,Social identification使人在潜意识里总是会用“他们”和“我们”来看待这个世界。人看到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的个体,看到的是个体区别。但,对于“我们”这个圈子之外的“他们”,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可以忽略掉个体差异的整体,“他们都如何如何”。这就是心理学上stereotype的由来。
这种“我们”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的圈子越小(i.e., the smaller circle of "us" as a person's social identification), 这个人就越容易心境平和也越容易快乐(the easier a person remains calm and not feel offended)。
就比如前段日子联邦政府酝酿更改加拿大国歌歌词to make it gender neutral. 有个lady给CBC的CALL-IN节目打电话说“我实在是不喜欢别人告诉我说我应该觉得被冒犯了(someone tells me that I should feel I am offended)”,因为我根本就不觉得国歌里面只提到儿子没有提到女儿是对女性的歧视和忽略,I am not offended by that so why some people keep saying I should feel offended”
心理上分析为什么这个LADY不觉得她被冒犯了呢?原因很简单,她的Social identification不包括她是女性这一点。是的,她是女性,但,她的Social identification中没有这一条,所以她不会在意性别话题。
中国移民也一样,没错,每个中国移民都是中国人,都是Chinese immigrant. 但是,如果你的Social identification只是/主要是/(甚至包括)Chinese immigrant而不是immigrant的话,you are in deep deep trouble.
因为你总是会了一个大到你完全没有控制的identity的reputation去影响你的情绪,很不明智的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一个国家联系在一起,这么大的Social identification,必然经常性的feel offended. 甚至只要身边的人说负面任何评价中国的话,就会take it personal and start fighting. 这种情况发生的了,心理疾病就也越来越深了。
这时候,需要问问自己的就是,一个人的Social identification可以有不同的范围,为什么要选择“中国人”作为自己的Social identification呢?如果只是因为肤色文化背景的话,亚洲人也是一种Social identification啊?
那些苦苦执着于自己“是中国人”的人,有多少时候感觉自己一样是“亚洲人”呢?就像北京街头的出租车司机们,除了苦苦执着于自己“是北京人”之外,有多少时候感觉自己一样是“中国人”呢?
time for brunch, least notthe last, here is the end:
Social identification is a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how we see ourselves is how other people see us, or, more accurate, how we think other people see us.
you are who you think you are. you mind makes it real.
jonathan
201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