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教父之過--- 父母影響力
冰酒同學在我的“
小女十八歲”後問了些父母普遍關心的問題:(孩子)到了青春期怎麼辦?交了你不喜歡的男朋友怎麼辦?怎樣告知她要hold back sex until college? 坦白說,這幾個問題還真無法用三言兩語講清楚。在此暫時把它們稱為“青春期問題”,或就叫“青春期”。關於“青春期”,絕對不是如何回答和勸誡孩子那麼簡單。
十年前,為了侄子的教育,有機會先後接觸過五所公立中學的家長委員會,教育局的學校校監,皇家騎警,幫派成員以及大批處於“青春期”的學生。總的體會和感覺是,能把“青春期”問題講清楚,絕對夠格拿上一個分量十足的博士學位。對於這個話題的探討,甚至和“世界三大永恒的主題”般永恒。
“為什麼我交的男朋友要你喜歡!”“上了College就代表對Sex有更深的理解和感覺嗎!”這些問題即便不是“偽命題”,也難以在討論和爭論中得出父母和孩子都能認同和接受的結論。如果孩子交上了“你不喜歡”的男朋友,出現了早期性行為,可以肯定:你的“勸說”基本上不再具有效力。結果要麼聲嘶力竭地吆喝脫離父子(母女)關系,要麼聽天由命,順其自然,再不然嘴上哄著,背地裡幹著,各入其境,各得其樂,眼不見,心不煩。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如果還能顧及父母的喜好,還有父母輩所期望的社會道德觀,還能牢記父母的囑托,父母在他(她)們行為當中的影響力非同尋常。那麼,究竟如何能夠建立這種非同尋常的“父母影響力”呢。這恐怕是冰酒同學和我都樂於得到的答案。
細心觀察一下我們的周圍,傭工仆人型類別的父母對於孩子過分溺愛而不能自拔,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過分縱容,遷就和任性,其結果必然助長下一代以我為中心的價值觀,自私驕橫,只懂索取,不懂感恩,如此而往,到了孩子的“青春期”,他還能“聽你一聲勸”嗎?他還能理解尊重的意義嗎?所謂“父母影響力”在他們身上毫無作用,大凡這類目無尊長的“孽子”,對自己恩重如山,或對自己最最好的人往往最為無情,也最早將父母的嘮叨,教誨視為無物。嚴父慈母型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最大問題是一切以父母“以為”的方式,方向和期望教育孩子,希望令行禁止,吃鹽比吃米多整天掛在嘴邊,到了“青春期”,孩子發現許多事情上父母未必都是對的,真理不都總是在父母一邊,以前的唯喏似是有了說“不”的膽量,鹽吃的再多,體積上也無法和吃的米相比,於是,自認為長大了的孩子開始提出許多習慣於嚴辭戒律,自高無上的父母所不習慣的問題和要求。對於“青春期”的這類“犯上作亂”,父母更傾向於看成是“負面”的變化,從而產生沖突,僵持而無法實現“父母影響力”。至於天生天養類型的父母即見不得溺愛,也看不得嚴厲,可能是事業型個性的追求,也可能是個人偏好的原因,孩子學齡前的日子和保姆度過,中小學則由同學朋友游戲機相伴,孩子父母各有各的天地,苗子長的怎樣基本和父母沒什麼關系,酒逢知己千杯少,老的小的說得來是哥們,說不來時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所謂“父母影響力”,在孩子的腦子裡根本沒這個詞。當然,最理想的莫過於良師益友型的父母,亦嚴亦慈,亦師亦友,始終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渠道,平等相待。當孩子遇到不解和難以定奪的選擇時,自然會征求朋友的意見,尤其是知根知底的父母朋友。因此,這種關系下的孩子具有明顯的“父母影響力”。粗略的歸納可以比較出,青春期的問題,是父母和孩子長期關系到了特定時期的必然結果,而非如何解釋和回答孩子問題的方式和技巧那麼簡單。
作為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什麼類型的相互關系往往無法選擇,而是由個人的性格,背景,文化和感悟所決定。但是,即使你有幸建立了具有較長“父母影響力”的父子,母女關系,這個“長期”也是相對的,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越是得到精心呵護,良好培養的孩子,也越有可能置身於更高層次的社會和文化圈,飛的高,看的遠。而父母在屬於自己的年代無論如何精英,也將隨著人生的自然規律而落伍。一面是競爭向上的新思維新知識的加速疊加,一面是經驗記憶知識吸收的遞減,兩者的差距不斷擴大,以致於共同話題越來越少。這恐怕就是所有父母親手鑄就,無法逃避,必須面對的悲哀。父母和孩子漸行漸遠從孩子出生那天就注定了的,不管量質變化的臨界點在少年,還是青年,亦或是中年,說來淒楚,實質必然,誰又能逃過如此的世代交替呢!
老農請分享更多養女兒的經驗。。
比如到了青春反叛期怎麼辦?要交你不喜歡的男友怎麼辦?怎麼跟她說要hold back sex until college?
Thanks for sharing.
Like to hear more training tips, pls.

GXGX, 十八歲,放飛小鳥的時刻,老鳥的心情,何其復雜。
記得不久看到的馮小鋼以一位父親角色在女兒成年禮上的發言。加拿大和中國國情不同,加拿大長大的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更有主見,對社會的適應力也更強。
“吾家有女初長成,這是今天看到了我十八歲的女兒,心裡冒出來一句話,女兒長大了,當爸的是該放心了,還是更擔心了呢,欣喜之余也有些不安。心裡很矛盾,親愛的女兒,現在你要開始接觸到真正的人生了,生活有時候,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公平,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你愛的人也許不愛你。這所有的一切,單純如你,會了解接受麼?來之前我想了很久但想想又釋然,聰慧如你,自會慢慢了解如何應付。”
“我想,今天這個成年禮是在告訴孩子們,他們成年了,同時也是在告訴我們家長,他們成年了。我們雖然有很多理由擔心,但我們還是應該學會相信和放心。親愛的女兒,我想告訴你,無論是你歡樂還是你流淚,任何時候你回頭,爸爸就在你身後,微笑著看著你,不要害怕失敗,不要擔心跌倒,爸爸會扶你起來。只是爸爸不再牽著你的手領著你走了,爸只會在你身後,默默看著你,人生道阻且長,一步一步需要你自己摸索前行。”
“學著面對一切真實,接受一些不完美,承擔一些責任,自己做一些決定,孩子們,十八歲的你們,是時候了。”
海螺聲聲 寫道: |
GXGX, 十八歲,放飛小鳥的時刻,老鳥的心情,何其復雜。
|
確實五味雜陳。至於是放心,還是擔心,還要看十八年相處給各自的信心。如果小鳥已經練就了堅強的體格,成熟的心智,覓食的技能,就放寬心讓它飛吧。如果相信老鳥的江湖功力,小鳥還會不時地,不期地來“叨擾”你,探討大千世界的各種疑問,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經歷,其樂無窮。當然,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一定會有的,有小錯,才能避免大錯,這是小鳥成熟的必然過程。到了這個歲數,老鳥何曾不是這樣。所以,應該放心,放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