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vanbusiness"][quote="Weaverbird"]
(1) 要找价钱好,做工也i好,就得等。刚开始做,inspection不一定一次通过,又得等。基础水泥,stucco,drywall, etc 每道工序之间,间隔时间长一点好。要把事做好,需要时间。
(2) It is true: 自住房增值不交税。如果造好了就卖,或频繁买卖,税局判断你是做生意,你必需交税。一,二年里卖掉,要交那一种税,得请教会计师。
(3) $100 一平方尺,可以做。但要卖好价钱,就由不得你了。
谢谢楼主分享。楼主在国内做过装修工程,在这里也已定能造好自己的房子。有勇气去尝试,先给个掌声!
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以投资为目的而非自住,几个人合资,买旧房盖新房再卖,从税务等方面考虑,其投资主体应该以个人名义还是公司名义?为什么?
有几个问题请留意:
(1)要查清楚PERMIT APPLICATION所需的文件,各个市政府的要求不尽相同。光是图纸,SURVEY还很不够,很多地方还要Geotech Engineer,Fire Protection Plan, 如果地基超过八尺高,还要STRUCTURE ENGINEER参与。
(2)如果像你文中的房子,根本不需要设计师,到PLAN DEPOT买一套图就完了$600 - $800而已。
(3)注意New Home Warranty 的问题。如果你想尝试做建筑商,你需要注册HPO,成为合法建商,只有合法建商,才有资格加入NHW。提供NHW的公司主意是两家:Travellers 和 National。如果你不是合法建商,你前面说的什么分包,包工包料类的问题,严格说来都和你没什么关系,也没有省出总承包的费用。而且,你说的让Builder承担新屋担保,其实,一旦出来问题,你一样脱不了干系。
(4)一般来说,你享受不了Principal House的税务优待,除非你提到的朋友是你的同居异性,或同性非婚夫妻。
(5)你提的100 per sq foot,包括DCC了吗?我的经验是:把超预算的心理准备作足点,把乐观的市场期待放低点。毕竟大陆来的冤大头存在的变数很大。
(6)再有,若真想做建商,别老在华人堆里打转转,没多大出息。
(7)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位智者给我讲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胆子最大,一是对所做的事情了如指掌的人,方能做到胆大心细,深思熟虑;另一种是未知海阔山高就往深水里跳的人。但这两种大胆的跳,会跳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但愿LZ属于前者,祝福你!Good Luck!!
河童 写道: |
谢谢楼主分享。楼主在国内做过装修工程,在这里也已定能造好自己的房子。有勇气去尝试,先给个掌声!
|
谢谢鼓励,在国内做过什么都代表着在中国,在这里很多情况都和国内不同,边做边学吧!权做交学费了。
星海加人 写道: |
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以投资为目的而非自住,几个人合资,买旧房盖新房再卖,从税务等方面考虑,其投资主体应该以个人名义还是公司名义?为什么?
|
在五年前,我和几个同事讨论过合资建房的事,地点也选好了,合同协议都要签了,就是因为税务问题上,众所周知,自住房买卖不用交增值税,但是涉及到具体问题,谁当这个房子房主?如果做为投资,公司的运营成本,涉及到利润税方面,就要有长远的打算,不能指顾眼前的得失,以目前市场,拿地价格很高,如果没有预期上涨,估计是还不如打工赚钱多,当然如果股东有能力做些装修或花园等工作,又另当别论,很多事情如果不考虑就去做是不行的,但考虑太多是往往做不下去的。。。
老农 写道: |
有几个问题请留意:
(1)要查清楚PERMIT APPLICATION所需的文件,各个市政府的要求不尽相同。光是图纸,SURVEY还很不够,很多地方还要Geotech Engineer,Fire Protection Plan, 如果地基超过八尺高,还要STRUCTURE ENGINEER参与。
(2)如果像你文中的房子,根本不需要设计师,到PLAN DEPOT买一套图就完了$600 - $800而已。
(3)注意New Home Warranty 的问题。如果你想尝试做建筑商,你需要注册HPO,成为合法建商,只有合法建商,才有资格加入NHW。提供NHW的公司主意是两家:Travellers 和 National。如果你不是合法建商,你前面说的什么分包,包工包料类的问题,严格说来都和你没什么关系,也没有省出总承包的费用。而且,你说的让Builder承担新屋担保,其实,一旦出来问题,你一样脱不了干系。
(4)一般来说,你享受不了Principal House的税务优待,除非你提到的朋友是你的同居异性,或同性非婚夫妻。
(5)你提的100 per sq foot,包括DCC了吗?我的经验是:把超预算的心理准备作足点,把乐观的市场期待放低点。毕竟大陆来的冤大头存在的变数很大。
(6)再有,若真想做建商,别老在华人堆里打转转,没多大出息。
(7)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位智者给我讲过: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胆子最大,一是对所做的事情了如指掌的人,方能做到胆大心细,深思熟虑;另一种是未知海阔山高就往深水里跳的人。但这两种大胆的跳,会跳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但愿LZ属于前者,祝福你!Good Luck!!
|
谢谢农兄地提醒,我仅仅了解些richmond的大概,
(1)确实要查很多东西,如果土质有问题就要Geotech Engineer出报告,在cityhall会有人告之你需不需要。
(2)在richmond,文件要求必须有STRUCTURE ENGINEER盖章,这也是我了人设计的原因之一,之二我在国内很痛恨买图的行为(见谅),之三我还是希望我的房子能通过些小改动增加卖点或住着较为舒适。
(3)目前我还没考虑到做建商,那是我建第三个房子的时候考虑的事情,有朋友做builder,什么也不用他管,我承担一切责任,象征性交些费用,其实如果各位想自住,以我愚见,什么都不用请,省很多钱。
(4)我个人名字买的。
(5)我希望能控制到超过预算百分之士以下,国内冤大头,是指投资移民吧,我不敢有这种奢望,能来到这里的都是人精来的。
呵呵,我胆子很小的,所以高山和宽海都不敢去碰,只能呆在平地richmond了,到处见中国人,安全些。。。
星海加人 写道: |
请教一个问题,如果以投资为目的而非自住,几个人合资,买旧房盖新房再卖,从税务等方面考虑,其投资主体应该以个人名义还是公司名义?为什么?
|
以个人名义好处是,一点税也不要交。缺点是:同一名下,买卖的时间要拉长。
否则税局盯上你,就有问题了。最好是用不同的名,只要合伙人间摆得平就好。
用公司名义的名义肯定要交税,据说增值50万以内,就得交11% 到22%的税。最好请教会计师。
拿到图纸去cityhall申请各种demolition permit,tree remove permit,building permit 苛捐杂税计$3000,包括建好后如无损坏可退回押金$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