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女學中文又是一種典型的裝B行為。
既然覺得中國十幾二十年後要當世界老大,那你自己還拖兒帶口在這兒混啥?一家回老母國,子女的中文自然就沒問題了。中國現在普及奴化教育,能在國內的重點學校學十幾年英文,保證能說一口歐美人也能勉強聽懂的標准洋涇浜英文,這不全齊了。您也不用在這兒受活罪。回了國,吃喝嫖賭一樣不拉下,更不用挖空心思想法子逼孩子學中文,多美妙的人生啊。
愛學啥學啥,中文也好,法語也好,都是家長的選擇,多學一門語言總是沒壞處的。
法_語 寫道: |
讓子女學中文又是一種典型的裝B行為。
既然覺得中國十幾二十年後要當世界老大,那你自己還拖兒帶口在這兒混啥?一家回老母國,子女的中文自然就沒問題了。中國現在普及奴化教育,能在國內的重點學校學十幾年英文,保證能說一口歐美人也能勉強聽懂的標准洋涇浜英文,這不全齊了。您也不用在這兒受活罪。回了國,吃喝嫖賭一樣不拉下,更不用挖空心思想法子逼孩子學中文,多美妙的人生啊。
|
在西海岸抄法_語是不是也很難受啊,沒什麼人鳥(動詞)的。
本那比經略 寫道: |
至於孩子的中文,偶也認為能會話即可,如果願意學就送他們去學,沒必要強逼。語言這個東西不用忘起來很快的,等到孩子長到20多,斗大的字還是認不了幾個,那時候再覺得這些年花的精力財力實在不值得,才真叫郁悶那。。。:lol:
|
強烈同意!!!!!!
會說就行了。 我一個同事,本地人,從小學法語,還去法國做了一年交換學生。 他說當時他法語很好了。現在四十幾歲,從法國回來,高中畢業後,再沒用過,現在他說他已經全忘了,什麼也不會了,也許會簡單的你好,再見,僅此而已。
想這麼多幹嘛,之所以學中文是因為他也是門外語,而且說得人不少,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同樣都是外語,選擇中文的好處是:學起來比別的容易,因為至少父母是說中文的,環境好的多。大家不要把中文特殊看待,也不用上升到文化民族的角度。單純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他怎麼都要學外語的,那麼學中文相對來講效率高些,幹嘛不學呢。
首先,回矩陣、回經略大人:
對於孩子學中文這問題,俺是很serious的。這與俺自己的經歷有關。
俺從小奏屬於不愛看課外讀本的主,除了上課聽講、下課作業以外,基本再不碰學習有關的內容;因為成績過得去,父母也很少管。
一直到俺畢業工作了幾年後,不知從哪本書開始,俺突然就愛買書、愛看書、並養成了讀書的習慣,而且收獲良多、感觸良多,這裡無法一一道盡。
好書的確是良師益友,多了不說,單就一本《菜根譚》,如果能領會其中智慧的十之一二、甚至百之一二吧,俺以為奏能讓你一生受用不盡、獲益無窮了!
且不論語文尤其是作文不會再是俺深惡痛絕的科目,單單是這麼多的好書好料,因為俺有能力看懂讀懂、或者找到方法讓自己看懂讀懂,所以只要俺有興致,隨時都可以揀起來去享受、去吸收,並且可以持續一輩子……
因此,俺讓孩子一定學中文的目的很簡單,跟現實的好不好找工作、多一項技能等等全無幹系,俺只提供環境讓TA從小具備將來任何時候想看想讀中文好書時有能力去看去讀,僅此而已。
俺不care孩子將來在物質上、學業上、事業上如何如何,俺只希望TA能在精神上富足、擁有智慧,如果還能不偏頗,奏足已、足已了!
再回麓山凌墨MM:
麓山凌墨 寫道: |
非常慚愧, 女兒學了九年的中文, 還是達不到自由看書看報的水平.聽說和簡單的讀寫是沒問題, 再往深去就不行了, 對於CBC們來說, 要到您說的這個境界難度太高了.
|
這邊畢竟環境有限,孩子學中文的確是有難度的,但俺覺得培養她的興趣很重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麼),你可以引導她看一些激發她學習興致的書或小說(強烈推薦《童話大王》、《鄭淵潔童話》系列),一直堅持到她能自由看書看報的水平就足夠了。
至於將來她對中文書籍、文化全無興趣,那奏不是咱們能控制、能勉強的事情了。但假若未來的某一天,她突然奏開始喜歡上看中文書、喜歡上中國文化,至少她不需要臨時痛苦地現學這門復雜、難啃的語言工具,從而輕松地拿起書本吸收她需要的精神營養。
最後還是那句話,俺覺得應該培養孩子具備閱讀中文的能力、教會方法,至於TA掌握能力、方法後的意願,則是TA自行選擇的生命軌跡,與俺們無關。
即便是如經略大人所說TA全無興致,甚至不當自己是個中國人,那俺也不會吐血,因為俺自己已經提供了條件,沒有遺憾、不存後悔了!
有意思。
孩子學啥,學得好壞,家長很重要啊。
至於學什麼,反正在加拿大,英文應該不是很大問題,就是中文,法文了。我們是都學。孩子以後如何(用得上用不上)那就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了。
其實我覺得加拿大法語課程其實優勢挺大的,還沒有其他國家地區能提供如此良好的雙語課程機會呢,要知道,學習語言是同文化學習相關的,而不僅僅是單詞,句型而已,學習語言,要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寫作上的。在加拿大本地出現完整的中文immersion之前,你就別指望中文教育能達到現在french immersion的程度。
作為華人父母,讓小孩學中文的更實際的原因還有一點是以後家裡交談方便點。
若父母英文一般般,兒女長大後完全生活工作在英文環境裡,中文又不好。與父母在某些領域的交談會有障礙。
每次女兒從費城打電話回來,一談到“無毒一身輕”方面的。她媽就就忙著查字典。
說實話,很欣賞“上善若水”的觀點和看法,基本上我的想法跟你比較一致吧。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有精華也有些糟粕,但是精華部分真的是博大精深,而且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如理解透了,真是一生受益無窮。所以只有會中文,看懂了,才能自己去逐漸理解。
父母只能提供這樣一個平台,但孩子是不是那塊料,將來走什麼路,就是TA個人的命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