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去看了一眼我那个挨砖贴,发现没有同学对我提供的那个neighbor hood网站感兴趣。看来房版的同学热衷于虚名,动不动就能联系上烤肉拉奔驰宝马,而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一个小区一个小区的研究。
neighbor hood以post code为查询条件,本来有10几个图表,提供了家庭平均收入、人口、教育、阶层、族群分布、犯罪率等信息。但现在只剩下一个图表了,不知其他信息是否收费了,没去研究。neighbor hood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很精确,比如,家庭平均收入低的未必真的低,但家庭平均收入高则一定高。我文后附了几张图表,分别是我住过的地方的图表。
一般我看完房后,如果对房子比较满意,价格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接下来做以下功课:
1. |
开车在小区里逛,感受环境。
|
2. |
如果感觉不错,下车步行逛。如果也不错,回家继续作功课。
|
3. |
打开neighbor hood网站,查询家庭平均收入、人口、教育、阶层、族群分布、犯罪率等信息
|
4. |
去BC Assessment网站查询政府估价。会显示周围所有房子的股价及最近一年的成交价。
|
5. |
去相应的学校局网站,查看学校信息。
|
6. |
去Fraser Institute,查看小学和中学目前和历史排名情况。
|
7. |
打开地图,注意不要用google的卫星地图,不清楚,用Bing的Bird’s Eyes,查看整个小区全貌。
|
8. |
去translink网站,找到bus route map和bus schedule,计算路上乘车时间。
|
9. |
用google地图估算从门口到bus车站的步行时间,进而计算出整个通勤时间。如果工作做的仔细,误差不会超过5分钟。
|
10. |
如果各方面都满意,决定下offer的话,找经纪要附近所有房子的目前成交价,从而制定offer价格。
|
neighbor hood图表:(Life style有差不多20档,A最高,依次递减)
Killarney: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Metrotown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Fraser Heights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这个网站的问题是信息不准确,可能是太旧的信息了
以我的zip code为例,我知道我们小区有58户,但信息显示只有37户,可能还是小区开发时的信息?但那已经十10年以前的事了。。。
这个有可能。对于metrotown和我现在住的地方,户数基本准确。
有没有可能一个小区有两个postcode呢?
功课做得不错。
有关neighborhood信息,是可以在统计局网站上查到的,Fraser Institute俺也是仅看数据,不看排名,Fraser Institute是很右倾的,本身搜集数据,分析数据,就带着偏差。BC Assessment是大批量评估的,很大程度上,不代表个例的。买方不该过分依赖它,卖方可以利用它,玩心理战。
自己分析那些数据了。大家看数据的水平,应该是比那些写报告的人强。
-------------------------------------------
签名: 买房,大事一桩,x00不意外。
车头MM,俺买投资房只看大势. 俺不觉得买房是大事一桩
大势好+location,买进啥都对的.
人算强不过天算.看了半天,耽误战机,钱还是少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