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个图解版:
新选举系统的介绍图:
2001年的选举结果图:popular vote和最终议席脱节——很多支持NDP的同志觉得这个不合理,也确实不合理。
新系统的核心部分,转票,是怎么工作的:
根本一点就是:你投的那票算是一票。
最后是沙盘推演,2005年大选如果采用了这个新选举系统,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太多图,自己去看吧:
www.understandingstv.c.../2005.html
总的来说,1)绿党不会全军覆没,有9%的BC选民投了他们的票结果他们一席未得,这个不合理;2)自由党议席略微下降,虽然仍是多数政府,但是优势微弱。
当然这个沙盘推演基本就是每个人的选单上只填一个候选人的情况,实际操作起来会有趣得多。
根本点是:
1)此前的讨论中同志们觉得这样会以党划线,俺认为这个不应该成为反对之理由:会以党划线的人,不会因为是候选人非A即B,还是有AaBbCc就多样化起来,无非是从A到Aa或者B到Bb,但是这个做法会给那些不以党划线的人一个AbC的机会。
2)同志们觉得新的选举系统会剥离候选人跟选民的关系。俺还是不能同意,因为在非A即B的系统里,才会更多地考虑党派而非具体候选人。举个例子说,上次联邦选举,很多人因为Dion那个倒霉样子挣扎过吧?想投自由党,但是Dion当总理真是不行。那时候如果有这个系统,你给Ignatieff划1,给Harper划2,给Dion划3,给Layton划4,这个选择就容易多了嘛,实在不喜欢其他三位就写Ignatieff 1.
3)因为2的缘故,候选人反而会更加需要对自己的选区负责,因为本选区有本党的其他候选人,哪怕党内联盟一致地进行选举活动,选民也会要看候选人是不是真的为社区做了事情,而不是“他是liberal/NDP,就选他了”,这个对选民是有利的事情。
4)前面说过了,你的1票如果没有生效,还有机会去给你的第二选择,你的意见,或者说你那票的分量,比从前要重。从体现民意,特别是把popular vote跟议席挂钩这个角度看,新系统是有优势地。
5)反对的同志说,新系统耗资多,俺觉得投出一个不负责的政府,随手丢个几亿银子,损失远超这个新系统的耗资。
所以俺赞成新的选举系统。
这个方案看着好混乱!看得有点晕
如果我只想选自由党,自然我的名单里不会有NDP的人
但如果我想最大限度的支持自由党,我投票里必须把自由党中最弱的候选人放在最前面,即使他失败,我的选票会转移到次弱的候选人,这样好过我把第一志愿填给最强的那个
诸位看看,我是不是理解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