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11 楼 / northernlights
- 时间: 2009-3-20 15:50
-
-
第 12 楼 / 江河湖海
- 时间: 2009-3-20 15:52
-
-
第 13 楼 / carboy
- 时间: 2009-3-20 21:04二,学习与文化
很惭愧,大学四年到底学了什么,几乎忘光了。根据东光同学的超人记忆力,我们学过的有: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会计学,统计学,进出口单证,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经济学,英语等。英语学了什么,到现在有没有用处,基本上没印象了,只记得现在还记得的词汇大部分都是中学学的。至于高等数学,会计学等,也都忘光了。反倒是我最憎恨的政治经济学倒很有印象,可能是出来工作后几乎每个现象都与此相反的原因。现在当然知道,书中提到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西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都是愚弄大家的说法。微观经济学比较有用,里面提到边际效用,供求关系等都是很实际的理论,可惜当时没有市场环境可以验证。当时大学学习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根本没有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要求你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这么多复杂的理论,没有和实践结合,如何能理解和应用?特别是经济学,如果不参与到社会中去,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大学里倒是学到一个很有用的观点,就是花银行的钱才是最聪明的,这才当时也是蛮新潮的思想,对我以后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大学学习四年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是从商为优的世界观。这在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来讲,也是蛮前卫的。所以当我大学毕业之后,找到劳动局社会保险公司(现为社会劳动保障局)工作后,一年就辞职做个体户了。当时父母都很反对,因为这是一个好工作。当时同时去这家单位的三位同学,还有两位在那里。
大学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港台文化的冲击。当时由于香港商业电台,港台(政府办的)都采用AM播音,所以广州可以收到香港电台。一方面香港电台有大量的流行歌曲,深受大家的欢迎;另外一方面电台方面的时政节目(像十八楼C座(至今还有)),带来的民主自由的思想,在80年代的时候听到,无异是思想上忽然闻到新鲜的空气。原来电台是可以批评政府的!原来民众是可以打电话去电台发表自己的思想的!原来新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官方说辞的!令人大开眼界。香港的电台在广州极其受欢迎,如果你在北京路高第街(当年著名的个体户街,服装为主)走,每一档都是听香港的商业电台。
香港歌曲在广州也是极其受欢迎。我在中学的时候流行的多数是台湾的校园歌曲。在大学时代的广州,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商店都飘着香港明星的歌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是三大天王,张学友等等还刚起步。由于可以听到电台,所以对那些香港明星的歌倒背如流,直到毕业后十多年还能唱出。当时刚流行收录机,所以广州很多店铺都在做一个生意:就是把黑胶唱片的歌曲转录到录音带上,然后每盘卖10元。这当然是盗版行为,可是那时候哪有盗版的概念,只觉得天经地义。我经常有买一些来听,已经是很不错的享受了。记得肥佬梁汉怀最多这些录音带,令人羡慕不已。
就这样,大学的教育,三分之二是课堂教育,三分之一是香港电台的教育。到了大学四年级,父母也搬出广州来了,所以每个星期可以回家,回家可以看到香港电视,亲眼目睹了毕业那年令人伤心落泪的场面,至今未能忘怀。 -
第 14 楼 / 金金
- 时间: 2009-3-20 21:12
-
第 15 楼 / carboy
- 时间: 2009-3-20 22:32
-
第 16 楼 / 游客
- 时间: 2009-3-21 00:12
-
第 17 楼 / zyoyl
- 时间: 2009-3-21 00:44
carboy _BBCODE_WROTE:
二,学习与文化
很惭愧,大学四年到底学了什么,几乎忘光了。根据东光同学的超人记忆力,我们学过的有: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会计学,统计学,进出口单证,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投资经济学,英语等。英语学了什么,到现在有没有用处,基本上没印象了,只记得现在还记得的词汇大部分都是中学学的。至于高等数学,会计学等,也都忘光了。反倒是我最憎恨的政治经济学倒很有印象,可能是出来工作后几乎每个现象都与此相反的原因。现在当然知道,书中提到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西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都是愚弄大家的说法。微观经济学比较有用,里面提到边际效用,供求关系等都是很实际的理论,可惜当时没有市场环境可以验证。当时大学学习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根本没有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要求你照本宣科,死记硬背,这么多复杂的理论,没有和实践结合,如何能理解和应用?特别是经济学,如果不参与到社会中去,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大学里倒是学到一个很有用的观点,就是花银行的钱才是最聪明的,这才当时也是蛮新潮的思想,对我以后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说大学学习四年对我最大的影响,应该是从商为优的世界观。这在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来讲,也是蛮前卫的。所以当我大学毕业之后,找到劳动局社会保险公司(现为社会劳动保障局)工作后,一年就辞职做个体户了。当时父母都很反对,因为这是一个好工作。当时同时去这家单位的三位同学,还有两位在那里。
大学对我影响比较大的,还有港台文化的冲击。当时由于香港商业电台,港台(政府办的)都采用AM播音,所以广州可以收到香港电台。一方面香港电台有大量的流行歌曲,深受大家的欢迎;另外一方面电台方面的时政节目(像十八楼C座(至今还有)),带来的民主自由的思想,在80年代的时候听到,无异是思想上忽然闻到新鲜的空气。原来电台是可以批评政府的!原来民众是可以打电话去电台发表自己的思想的!原来新闻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官方说辞的!令人大开眼界。香港的电台在广州极其受欢迎,如果你在北京路高第街(当年著名的个体户街,服装为主)走,每一档都是听香港的商业电台。
香港歌曲在广州也是极其受欢迎。我在中学的时候流行的多数是台湾的校园歌曲。在大学时代的广州,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商店都飘着香港明星的歌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是三大天王,张学友等等还刚起步。由于可以听到电台,所以对那些香港明星的歌倒背如流,直到毕业后十多年还能唱出。当时刚流行收录机,所以广州很多店铺都在做一个生意:就是把黑胶唱片的歌曲转录到录音带上,然后每盘卖10元。这当然是盗版行为,可是那时候哪有盗版的概念,只觉得天经地义。我经常有买一些来听,已经是很不错的享受了。记得肥佬梁汉怀最多这些录音带,令人羡慕不已。
就这样,大学的教育,三分之二是课堂教育,三分之一是香港电台的教育。到了大学四年级,父母也搬出广州来了,所以每个星期可以回家,回家可以看到香港电视,亲眼目睹了毕业那年令人伤心落泪的场面,至今未能忘怀。
93年五山街大学城的价格是:
空白TDK磁带 5元
每录一首歌 0.5元
通常 每面可以录7首歌
所以总共可以按照你写单的顺序录制 14首歌
总费用 12块
隔天可取 -
第 18 楼 / carboy
- 时间: 2009-3-21 09:24
-
第 19 楼 / 3M
- 时间: 2009-3-21 14:00
-
第 20 楼 / Falltree
- 时间: 2009-3-21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