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Jeet Kune Do简称:JKD)三个字,单从字面上可以把它理解成“截”意味着“拦截”、“阻击”或“截击”;“拳”则意味着“拳打脚踢”或“攻击”;而“道”是“方法”“艺术”和“哲学”的意思。它是一种拦截对手的攻击同时攻击对手的武道。但李小龙对截拳道的解释说:“截拳道”只是一个名称,它的名字并不重要,叫截拳道只是为了方便称呼而已。为了不让大家也将截拳道误入一个门派,李小龙曾这样敬告过人们:“一旦有人妄说截拳道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或是与这个那个又有所不同,那么,不妨就让截拳道这三个字永远消失吧!消除掉这虚有的名称,只让它的实质存在吧!截拳道只是名称罢了!”一切实用的武道、动作简捷、直接有效并适于自我施展的武技均可称为截拳道。截拳道不仅仅是一种打斗方法,更是一种武道哲学理念,是一种可用于指导任何学习者在搏击中获胜的武术哲学指针,是一种指引你通往武学顶峰的成功之道;它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因为李小龙的创新与拼搏精神会指引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最终用你的头脑与智慧去搏击人生、拼搏社会。
截拳道的宗旨
截拳道的宗旨就是李小龙先生所提出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即反对任何固定的形式,强调“无形之形、无式之式”。截拳道无任何固定的技术动作,更没有套路形式。在实战中强调“务实”、“无形式”,凭本能的感触应战。也即充分体现自由精神的强大威力。
截拳道的原则
截拳道的原则就是在自身具备了一定的能力的同时,广泛吸收并灵活运用各流派技术动作,并根据自身条件,向适于自我的方向发展,用各种方法来增强实战能力,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勇于去探求和创造真正属于自我的新武技。即“打破形式束缚、力求自由无羁”。
截拳道的技击风格
截拳道提倡积极主动而非消极被动防守,攻击以果断、快捷、凌厉、威猛的风格享誉武术界。截拳道的防即是打;打即是防,即攻守合一。一旦进入实战状态便要充分爆发“杀手本能”,此时一切动作都是身体本能做出的反应,对对方最脆弱的部位进行快速致命的打击,没有丝毫的怜悯
截拳道的特点与技击要诀
(一)拳打二分、脚踢八分
腿法是截拳道体系中比较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
李小龙将腿法称为最有效的攻防武器,而且其运用比例高达80%,这亦是截拳道的最大特色。李小龙还认为,在人体的四肢中,腿力较手为强,因此截拳道非常重视腿法,截拳道也就是以其丰富多变、迅猛犀利的腿法著称于世,并被世界武坛公认为世界腿击流派中的“王中之王”,截拳道也由此被称为是一门“踢法的艺术”
(二)速度第一
截拳道以快速猛烈、刚毅和旋风般的快攻著称于世。
“速度”是指技击致胜之道。唯快才能出奇不意、攻其不备。速度是技击的三大要素之一,截拳道的三大要素是:速度、力量、准确性。截拳道中有“唯快不破”和“迅速短快”之说,所谓迅速短快,既要求发力短脆快速、上下肢合一,动作迅猛、干净利落,在发力的瞬间要运用躯干(特别是腰)和四肢的快速发劲把对手弹出。给对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打击,攻其以措手不及。速度系一复杂的现象,它包含了辨认的时间与反应的时间。通常,关键不在动作有多快,而在于能尽快到达目标,这一点很值得拳手注意。根据迅速短快的实战情况,速度可归纳为五大类:1/视觉速度,2/反应速度,3/发招的速度,4/动作速度、5/变换速度。
使速度更快之要素:1/做热身运动以减少肌肉的阻碍,并增加弹性与柔韧性以及调整人体各个系统以适应更高程度的生理运动状态。2/肌肉的适当收缩。3/精神的贯注。4/养成快速敏锐的视觉习惯,即快速的反应。5/丰富的想象力与洞察力。6/动作的协调、机动、灵活可直接或间接的增加速度。
(三)截拳道的发力
截拳道中,打击的力量并非完全凭力气,因而有许多肌肉并不发达的拳手,却能集中全力于瞬间爆发,打出强劲有力的一击。相反一些肌肉十分发达的拳手却打不倒对手。其中的道理是力量并不仅产生于肌肉的收缩力,而取决于爆发力!即手与腿脚的动作速度。因此,即使体重只有50多公斤的李小龙,却能打倒比他体重大两三倍的对手,其奥秘就在于他能集力于一点,发力于瞬间。
在截拳道中,发劲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实质上只有两种:即长劲与短劲。长劲与短劲是以劲力在对手身体上起作用的时间和效果来区别的。
1/短劲。短劲是快速的弹力,好像是压缩弹簧突然弹出,由于发出前后时间短、速度快。因此它会产生出极大折压力与震撼神经的作用,能入里透内,使对手惊慌失措,为而后的长劲攻击创造条件。所以在实战中,李小龙主张发射短劲,而短劲在技击中的具体表现就是爆发力。
2/长劲。通俗地讲,就是整体的劲力。它是以腰、腿、胯、肩为主的动力,并按节节相惯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顺势发力,由于它发力的时间教长,而分量很重,所以称为长劲。
(四)无敌似有敌、有敌似无敌
无敌似有敌是指当进行练习时,始终要在自己的眼前树力一个假想的敌人正在和自己搏斗。此时你会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充分地运用出来,以悟彻拳理。
有敌似无敌并非是轻敌之意,这是截拳道中的一项对敌的战略原则。要战胜对手,必须从战略上蔑视他,在心理素质上应胜于对手。
(五)时机的把握
搏击中,速度与对时间的良好把握是相辅相成的,准确的判断和把握攻击的时机是取胜的关键。截拳道的时机是多方面的:
1/当搏击者下意识决定攻击时,若注意力集中,则是进行明察攻击的最好时机,若动作果断迅速,则可增加攻击得手的可能性。2/当对手正准备攻击之际,我方应果断予以致命的一击或连串的攻击。3/当对手正做动作之中,应乘机予以致命一击。4/当对手攻击失手时,应乘机给予还击,彼收我发。5/当对手疏于提防或精神不集中、体力不支时,如乘机发起猛攻则成功率相当高。
(六)腰为主宰,腰马合一
腰是人体躯干上活动范围最大的部位;是贯通上下肢体的枢纽,它对全身的运动变化以及将动力推到全身各个部位。如腰部力量运用得当,有助于保持全身的平衡和劲力运转的充足。截拳道中往往是通过腰的拎转、屈伸来带动四肢的运动,每一拳每一腿都要和腰连惯起来,使力从足起,由腰而集,再传肩到肘、传髋到膝,最后落于手脚。如:足-腰-肩-肘-手;足-髋-膝-脚。需要以腰为中心的身体各部位的协调统一,从而达到发力的最佳效果。故而,“欲出拳脚需先扭腰转胯矣”
(七)动中求平衡
所谓平衡,就是人体在空间保持相对的静止。李小龙称平衡能力是一种随时控制身体重心位置的能力。他还要求在出脚时题向任何高度,能与各种手法、步法、身法配合。有效的平衡就是任何位置上都能控制住身体,即控制住身体的重心。即使身体倾斜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失去平衡时,也能迅速地掌握和恢复。为了在运动中控制身体的重心,移动中要用碎步和滑步,而不要用跳步或交叉步,要根据对手和自己的动作情况来不断地变换身体重心。出拳或踢腿时,动作幅度不要过分,因为那样会影像身体平衡。在不断改变身体重心的情况下保持平衡,的确是一项难掌握但又必需掌握的技术,因此平时训练时必需培养正确的平衡能力和姿势。
(八)良好的距离感
在实中,灵巧的腿法和准确的拳法,均涉及到距离的正确判断。攻击目标的位置不仅是眼前对手的位置,还要考虑对手可能躲闪后的位置。因此,攻击前的瞬间,必须正确判断敌我之间的距离。两位技术熟练的拳手相遇,双方都力图夺取有利的位置,他们之间的距离是不断变化的。保持有利的位置不仅取决于自己移动的速度和灵敏性,同时取决于移动的速度和灵敏性。
在截拳道中有三种不同的距离。一般地说,当不知对方水平高底时,应采用远距离,以试探对手水平高底。而且在防守时也需采取远距离,不让对手贴近,距离太近,往往会在防守时处于被动。待摸清了对手虚实后可接近并达到中等距离。在此距离中,双方都处于攻击范围内,谁能把握好时间,谁就占主动。近距离的搏斗,通常优势在先下手的一方,用自己紧贴对手的脚去封住对手前脚,使之无法移动和起腿攻击,再用暴风般的拳法攻击对手。如李小龙的绝技“勾漏手”便是专门应付近距离格斗的实战技巧。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