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anjingworld.com/s/orMJeG0x8k
請點擊視頻了解詳情
【希望之聲2025年11月24日】(本台記者李慧綜合報導)
最近,中共公安部長
王小洪的動向,突然變得異常詭異。他在西安、延安、寧夏的“神秘調研”,新華社硬是拖了五天才報道;並且調研時間被完全隱去,也不寫日期。
而在此前,
王小洪隱身了整整有八天,而他最重要的大秘——北京公安局副局長董亦軍,在
四中全會第二天突然暴斃,消息被壓了整整25天才公布。
更詭異的是,11月10號美國 FBI 局長秘密訪華,就打擊芬太尼達成重大突破;但作為禁毒委員會主任的
王小洪,卻被排除在會議之外。
一連串動作疊在一起,越來越像一幅熟悉的畫面:這,就是
周永康被拿下前的所有典型征兆。
那麼問題來了:
王小洪,是不是正在一步步走向
周永康的結局?或者,他已經走進了那條軌道,只剩下宣布時間?
[b]王小洪的“神秘調研”[/b]
我們先從最新、最不尋常的新聞說起。
11月21日傍晚,新華社突然發布了一條關於
王小洪“近日在陝西和寧夏調研”的報道。這條看似普通的新聞,卻暗藏著三個前所未見的異常點。
第一怪:核心官員調研卻不寫日期。新華社全文只寫了一句:“
王小洪近日在陝西西安、延安和寧夏銀川、中衛調研。”但具體日期完全消失。
這在之前中共官媒對國務院領導、國務委員、部委一把手的調研的報導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哪怕再普通,也會明確寫上“X月X日至X日”。因為日期本身,就是政治信號:誰在哪一天主持會議、去哪兒調研、在哪個場合露面,都必須對外界、對內部釋放清晰的節奏。
但這次——
王小洪的行程,被刻意抹掉了時間線。這是疏忽?還是“不能寫”?
第二怪:新華社硬拖了五天才報道。
在中共官媒對官員的報導中,這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這從同期相同等級的其他人物的行程報導就可以看出,國務委員吳政隆、諶貽琴,新華社在他們調研行程結束當天就及時做了報導了。
那麼,
王小洪的調研究竟發生在什麼時候?根據公開活動信息推斷——他從 11月10日至16日 連續“消失”,這段空白期極有可能就是調研時點。
但新華社為什麼要壓這條新聞?為什麼要等到21號才發?
唯一解釋是,中途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先“處理完”後,才能發布新聞。
第三怪:調研地點本身就不尋常
王小洪去了四座城市:陝西的西安和延安,寧夏的銀川和中衛。其中西安是前市委書記方紅衛案剛爆發的核心地帶;延安則象征紅色正統的政治符號地;而寧夏也剛剛發生了人事震動:長期在寧夏任職的前中組部副部長傅興國,被在本月被免去了政協職務並辭任委員。
王小洪為什麼要悄悄去這些地方?更重要的是,為什麼不能公開寫出他是什麼時候去的?
在中共的權力邏輯中,行程不公開等於不希望外界在當時“看到”他在哪。
而這往往是高層出事前最典型的表現。
而且,就在
王小洪“調研”的前後腳,正好發生了兩件敏感事件:
11月7日,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方紅衛落馬。方紅衛是中共黨魁習近平的陝西富平老鄉,曾受清華校友陳希、胡和平提拔,曾任副總理劉國中的大秘。有爆料稱,方紅衛案或牽涉習近平胞弟習遠平的貪腐利益鏈。
是誰主導查辦了方紅衛?
王小洪趕赴西安,是否與方紅衛案有關?內幕引人聯想。
與此同時,
王小洪身邊最關鍵的“大秘”董亦軍,也在這個敏感節點掀起巨大的漣漪。
根據官方的通報,10月21日——也就是
四中全會召開第二天——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
王小洪昔日的大管家董亦軍,在“工作崗位突發疾病”去世,終年58歲。但真正引人警惕的,是這條消息被壓了整整 25 天,直到 11 月 15 日才公布。這種“秘不發喪”的處理方式,通常只見於涉及重大敏感事件的高層人物,放在一個副局級警官身上,顯得異常反常。
就在坊間各種傳聞滿天飛之際,
王小洪“露面”了。
11 月 18 日的央視《新聞聯播》中,他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的現場一閃而過,這顯然是一次刻意安排的辟謠動作。次日,他又會見烏茲別克斯坦內務部長。
然而,這些“露面”並沒有消除外界的疑慮。相反,多名分析人士認為,這種突然的“強行亮相”反而透露出一種危險——
王小洪正在被有意維持“形式上的正常”,但實際權力已明顯收縮。
最典型的跡象來自 11 月 10 日。
這一天,美國 FBI 局長帕特爾秘密訪華,中美就芬太尼問題達成重大進展。按照常識,中方唯一應該出面的核心官員,就是身兼公安部長與國家禁毒委員會主任的
王小洪。之前所有相關溝通,也都是
王小洪負責。
但這一次,他竟完全缺席。
代表中方會談的,是公安部排名第三的副部長 徐大彤。
官方給出的解釋是——
王小洪那幾天在山東、江蘇“宣講
四中全會精神”。
但任何熟悉中共運作的人都知道:宣講完全可以由任何副部長代勞;而
芬太尼談判,卻必須由
王小洪親自出席。
一個公安部長在關鍵外交談判中突然消失,卻去地方做“務虛工作”,邏輯上說不通;尤其是雙方談判非常順利,中方當場落實協議,更不能說是“怠慢美方”。所以,唯一合理的解讀是:
王小洪被暫時排除在核心決策之外。
而這絕不可能是他個人的選擇。
事實上,
王小洪今天的困境,不是突然發生的,更像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持續了近一年的「剪裙邊」行動。
今年4 月 16 日,公安部副部長、移民管理局局長許甘露被免職。許是福建同安人,長期在福建公安任職,是
王小洪最重要的老鄉+舊部之一。
今年 7 月,兩名關鍵副部長——陳思源、孫茂利——同時被免職。
他們兩一個管日常政務、一個掌控裝備和財務,兩人構成了
王小洪在公安部最核心的支撐。
至此,
王小洪賴以維系權力的三個支點——“國門、政務、錢袋子”——全部被拔掉,取而代之的是與他沒有任何淵源的新班底。
坊間還流傳一個可信度極高的說法:
中央曾派工作組進駐公安部,調查
王小洪,而突破口正是“暴斃”的大秘董亦軍。作為掌握
王小洪最多內部細節的人,一旦被調查、出事,很可能意味著更深層的權力角力正在展開。
這一點從官方事後的“高規格追授榮譽”動作也能看出端倪——既像是“定調”,又像是“封口”。
所有這些跡象疊在一起,才讓外界產生強烈的既視感:
王小洪正在經歷的,就是
周永康倒台前出現過的全部症狀。
[b]周永康末日將臨的幾大征兆[/b]
如果把時間往前推十年,其實我們在
周永康身上,已經看過一遍「權力沙皇是怎麼一步步走向覆滅」的完整流程。
首先是被剪裙邊。十八大之後,
周永康在四川的「一號親信」——曾任四川省委副書記的李春城,就被中紀委雙規,成為十八大後首個落馬的副省級高官。那不是單點處理,而是第一塊被撬動的基石。
此後一年多時間裡,
周永康過去幾十年經營的勢力范圍開始整片塌陷:先是「四川幫」高層接連出事,緊接著,中石油系統的「頭號大將」蔣潔敏被查,石油幫一連串高管被帶走;到 2013 年底,財新、財經網這樣帶有強烈「王岐山印記」的媒體,更直接點名
周永康之子周濱及其家人,曝光其倒賣油田、藉中石油項目牟取暴利,矛頭已經非常明確——這些案子表面上是反腐,實際是在一層一層掀開
周永康這個「政法沙皇」的家底。
其次,是應該參加的活動沒有參加。
到了 2013 年年底,
周永康「出事」幾乎已經成為北京政界的公開秘密。最典型的一個細節,是前石油部部長康克在八寶山舉行遺體告別儀式,按常理,以
周永康在石油系統的輩分與資歷,他不但應該到場,還應該送上花圈、出現在吊唁名單裡。但那一天,
周永康人沒出現,名字也沒出現,連花圈都不見蹤影。北京政界人士當時給出的唯一解釋,就是:他已經不能公開露面了。同一時期,《京華時報》轉載了一篇題為《中央整風部署曾問計十七位原政治局常委》的報導,說中共中央在部署整風時,向十七位仍健在的前政治局常委征求意見。問題在於,當時健在的前常委其實有十八人,只有一個人被刻意排除在外——
周永康。這種「在名單裡抹掉一個名字」的處理方式,比任何謠言都更具信號意味。
重點提拔人物突然倒台。
真正把
周永康從「風雨欲來」推入「覆滅倒計時」的,是政法系統核心親信李東生的倒台。這位出身央視、《焦點訪談》的新聞官員,本來和政法毫無關系,但在
周永康力挺之下,以極不尋常的路徑空降公安部,最後做到公安部副部長、排名第二,同時又兼任「610 辦公室」副主任,成為
周永康在政法、迫害系統中最核心的馬仔之一。2013 年 12 月 20 日晚上,中紀委突然宣布對李東生立案調查,這標志著政法系統刀口正式指向
周永康本人:四川幫塌了,石油幫塌了,公安部高層開始清場,
周永康過去賴以維系權力的三大支柱——四川、石油、政法——已經被逐一拆掉。
“謠言”滿天飛。與此同時,外界也不斷傳出
周永康家族「幾乎被一鍋端」的消息:他和現任妻子賈曉燁同步被雙規,他的秘書余剛、警衛譚宏被帶走,之後在北京與江蘇的兩個兄弟、一個姐姐也相繼失去自由,兒子周濱、兒媳黃婉、甚至親家母詹敏利都被卷入調查。到了這個階段,
周永康身邊最核心的「內圈」與「家族財富中樞」已經全面失守。
北京官場對風向一向敏感,四川地方官員更是聞風而變——不少人開始主動「割席」,將過去掛在辦公室、家裡的合影、題詞默默撤下銷毀,對外刻意與
周永康、李春城、郭永祥切割。這種集體「倒戈式」的姿態,正是中共體制裡對某人「已經完了」的最現實投票。
從這條時間線回頭看,其實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清楚的「沙皇覆滅模板」:先從地方與經濟利益網下手(四川、石油),再掀開家族財富與親屬問題,接著拿掉政法系統最核心的馬仔,最後把這個人從公開政治儀式和正式名單裡「抹掉」。到了那一步,即使還沒有宣布開除黨籍、移送司法,他實際上已經喪失了所有真正的權力,只是等著哪一天對外公布而已。
你現在再對照
王小洪,一項不差,全都對上了。
所以外界才會問:
王小洪的處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像
周永康倒台前。甚至——是不是已經在那條路上,只差公布時間?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