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散步路过一条街,整条街挂满了意大利国旗,从电线杆到花盆,从阳台到人行道,恨不得连冰淇淋都是绿白红三色的。那一刻,我不禁感慨:你看人家意大利人,移民到异国他乡,依旧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浓浓的认同感,旗帜飘扬,心之所向。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人移民后面对“祖国”这件事的复杂感情。很显然,我们不像意大利人那样“整齐划一”。我们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是“厌恶派”,另一派是“认同派”。
“厌恶派”的逻辑很简单:
他们或许曾在体制内受过委屈,也可能在这里(比如加拿大)感受到自由、法治、新闻透明、官民互动等等好处,于是他们很自然地把这些好处跟“原来的地方”对比,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原来的地方太糟了,这才是真世界。这类人往往变得极度敏感,任何带有“原地体制”特征的言论、标志,甚至红色,都可能激起他们的愤怒。
而“认同派”的逻辑也不复杂:
他们在国内过得不错,没啥大风大浪,对“法治”、“人权”这些词也没啥切身体会。移民主要是为了追求房子大点、车便宜点、空气新鲜点——“Better life”,而不是“Better democracy”。然而来到新环境,他们面临语言不通、文化疏离、就业歧视……于是乎,反而更加怀念从前那个熟悉的地方,“咱中国那时候也没这么难啊!”于是对祖国的认同感愈发深厚。
他们支持中国,不是因为读了什么意识形态教材,而是一种朴素情感——就像有人出国多年还是爱吃老干妈一样。他们挂起国旗,可能只是表达“这是我来处”,并没有想要推翻西方制度,更没想着用防火墙罩住加拿大。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这两派人互相看不惯,尤其是“厌恶派”,有时愤怒得近乎走火入魔。看到有人维护中国,说点正面的,马上怒目而视,恨不得说:“你既然这么爱中国,干嘛不滚回去?”
我想说,这不正是你反对的“专制”吗?
你说你喜欢加拿大的“自由”,可是一听见不同声音就要人“闭嘴滚蛋”,这不是“思想自由”,这叫“我的思想才配自由”。这和你所批评的体制,又有多大差别?
你知道体制的缺陷,是你有幸了解到了。但别人未必有这个机会。他们未必不思考,只是思考的内容跟你不同。他们挂国旗,不是因为崇拜政权,而是因为认同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他们不是你想象的“粉红恶魔”,只是你不一样的人而已。
我们总说要追求更好的制度,那不如从自己开始练习宽容。不要动不动就把别人挂国旗的行为视作“对自由的挑衅”;也不要把“自由”当成锤子,到处砸那些和你意见不合的人。
自由的第一课,不是批判别人,而是容忍别人没学这堂课。
所以啊,看见别人举着红旗,不要先想“叛徒”,先想想“也许他只是想家”。
看见有人说“我们国家也挺好”,你不妨问一句:“你是怀念哪一点呢?”
你会发现,他说的可能是豆腐脑的味道,而不是政治制度。
世界已经够分裂了,我们就别再拿“自由”当板砖互砸了。毕竟,我们来到这片土地,不就是为了有空间说不同的话、走不同的路、挂不同的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