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分析师本月预测,受到硬体和算法成本下降的推动,仅中国自动驾驶计程车市场的价值就将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飚升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高盛估计,到2035年,一辆智能驾驶汽车的单位成本将从目前的4.4万美元降至3.2万美元。
报导认为,随著内燃机行业的衰落,硬体和软体公司也开始涉足无人驾驶汽车行业。
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百度,该公司目前被视作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今年1月,该公司表示,其Apollo Go自动驾驶汽车在去年第四季为公众提供了110万次载客服务,同比增长36%,累计载客量超过900万次。
华为则是另一个正在崛起的关键挑战者。涂乐称:「华为拥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正试图完全垂直化,也就是说:打造晶片、开发软体、开发信息娱乐系统、构建云端数据。」
不过,多名分析人士表示,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仍受到多个因素制约。
首先是监管制约。贝恩公司驻上海的汽车技术专家曾伟民表示:「首要的担忧肯定是安全。这项技术需要得到验证,这是不容置疑的。第二是保险和责任:如果发生意外,谁来负责?保险公司、制造商还是车主?这些问题需要解决。」
英国科技研究机构IDTechEx的技术分析师傅世豪(Fu Shihao,音译)指出,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监管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制约该行业发展。
据悉,在美国,特斯拉将於6月在德州奥斯汀推出无人驾驶叫车服务,并於明年开始生产自动驾驶汽车车隊。但美国政府尚未明确马斯克所谓的「网路出租车」是否允许在美国道路上行驶,因为这些车辆没有踏板或方向盘。
与此同时,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给该行业发展带来另外一个不确定性。
报导称,在此背景下,瑞士工程软体集团AutoForm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克里斯托夫·韦伯表示,德国福斯汽车似乎已做好準备,赍续在自动驾驶领域展开竞争。
福斯汽车被中国的进步打了个措手不及,其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占有率受到重创。但此後,该公司对其全球战略进行全面调整。韦伯表示,现在福斯似乎基本上变成了「唡家公司」,一家在中国,一家在美国,拥有各自的技术平台、供应链和研发团隊。
「在地缘政治和技术方面,中美间的分歧显现,跨国企业也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韦伯称,「也许有些人不喜欢这个答案,因为这基本上意味著你必须唡边下注,加倍投资和资源。但拥有唡个平台,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这实际上是合理的。」
帖子的内容已被管理团队隐藏,无法查看, 修改及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