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认为他的关税攻势将降低美国的贸易逆差,并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但是,越南、泰国、印尼、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高度依赖贸易的发展中经济体仍面临最高税率,包括美国重要的盟友日本、韩国、澳洲与台湾,虽然它们税率可能略低,但仍是很严重的惩罚。由於关税的打击,川普将把整个亚太地区拱手让给中国。
《纽约时报》指出,川普对全球贸易的错误、无能的攻击,可能会对美国在世界上最具商业活力的地区的影响力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并留下可以由中国来填补的真空。
报导说,川普拿美国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做赌注,这一地位是几代人耐心建立起来的。二次大战後,乔治.凯南等外交官制定了一项战胜苏联的战略,将世界上最繁荣的地区——美国、欧洲和日本——编织成一个政治和经济集团。与此相伴的是安全联盟——欧洲的北约,以及与日本、韩国和亚太其他国家的防务条约。这将美国的盟友置於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之下,并保护了更广泛的自由经济秩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和地缘政治优势地位持续了数十年。
不过,随著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美国的主导地位已经在减弱。川普在第一个任期退出了《跨太平洋夥伴关系协定》(TPP),此一协定本可以加犟美国的影响力,并起到制衡中国的作用。但这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成了几乎所有亚洲国家的最大贸易夥伴,并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经济力量。川普不分青红皂白的关税相当於对这一体系的攻击,严重损害了人们对美国作为贸易夥伴的信任。
报导指出,越南是美国体系互利共赢的典型例子,越南约1/3的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如果受到关税的打击,该国可能面临经济崩溃;斯里兰卡正从严重的经济危机中复甦,该国面临的关税可能高达44%;在民主革命後艰难地重新站起来的孟加拉国可能面临37%的关税;美国与中国的地缘政治较量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台湾与人口第3大国印尼可能面临32%的关税。这些国家面临著艰难的抉择,其中一些国家将不得不屈服於美国的要求,这可能会损害其脆弱的经济。
川普反覆无常的性格最终可能会迫使各国考虑与美国贸易之外的替代方案,拥有巨大经济和资源需求的中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随著川普评估对中国商品徵收更高的关税,北京也将更加开放地寻找其他贸易管道。这几乎肯定会增加中国在该地区已经相当大的影响力。
虽然这些情景目前看来还很遥远,川普团隊的一些成员仍然倾向於坚持或扩大美国在亚洲的安全承诺,哪怕同时减少美国在欧洲的安全承诺。川普最终可能会取消关税,或者民主党可能会在4年後重新掌权,并试图重建关系。但美国不太可能完全恢复它曾经享有的信任,这种信任曾使它成为亚太地区无可争议的商业和军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