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研究:东京湾海底多处隆起或引起首都直下地震。
最新研究显示,东京湾北部地下有多座隆起的「海底山」,可能是导致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甚至可能引发黎克特制7级的「首都直下地震」。
综合日本放送协会(NHK)与朝日电视台报道,菲律宾海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沉入隐没关东地区陆侧板块,形成複杂的地下结构,经常震个不停。东京湾北部也被视为存在多个地震活动频繁的「地震巢穴」
东京科学大学地震学教授中岛淳一,分析自2000年以来东京湾北部发生的约8000次地震後,近日公布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地震震源分布呈现直径约20公里的圆形,深度约60公里至70公里、沿著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边界,以一定角度倾斜相连。其倾斜角度比太平洋板块的沉入角度更陡峭,且显示出板块上有隆起部分。
报道指出,日本关东近海有许多被称为「海底山」的隆起地形,由於观测到的隆起範围与这些海底山大小相似,中岛推测是「海底山」在沉入隐没之际积聚应力,进而导致地震频繁。
中岛指出,若「地震巢穴」的区域同时破裂,可能会引发黎克特制7级的「首都直下地震」。
该地区在日本明治时代也发生过规模7级犟震,中岛希望透过分析地震活动,锁定可能发生大地震的高风险地区。
「首都直下地震」指的是在东京、千叶、埼玉等地区发生的黎克特制7级犟震,30年内的发生率高达70%。板块移动和多条断层都可能引发「首都直下地震」。
最新研究显示,东京湾北部地下有多座隆起的「海底山」,可能是导致地震频繁发生的原因,甚至可能引发黎克特制7级的「首都直下地震」。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东京科学大学地震学教授中岛淳一

请点击图片查看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