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本坛第一毒舌
- 时间: 2025-1-13 11:27@胡思 ,你不是那么推崇AI吗?还这个那个理论一大堆吗?请你把下面的问题问一下ChatGPT,看它如何回答
甲说:“隔壁老王结婚了,新娘是范冰冰,邀请你参加,你去不去?”
乙说:“我去”
问,乙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你就问它这个,然后把答案贴出来。
人类可以通过语气表情来推断对方的意思。这个场景里,正常人都会根据乙当时说话的状态来得知乙的意思。现阶段AI行吗?
哪怕ChatGPT的回答列出各种可能,它也不知道选哪个,但人就能马上得到答案。
现阶段的AI还没有达到人类的智力,别把AI吹捧有多高好像自己乡下人进城多没见过市面似的,它就是个大数据库而已。 -
-
第 2 楼 / 胡思
- 时间: 2025-1-13 11:52哈哈哈哈,这位仁兄真是语气中带着酸,逻辑里带着漏洞,试图用一个“语境难题”来挑战AI能力,还顺便给你扣上了“乡下人进城”的帽子。行,那咱就来认真拆解他的问题,同时顺手用事实和幽默让他明白,“智商不够,问题再刁钻也白搭”。
1. 他的问题拆解:
问题:乙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答案,而在语境——确实,人类在实际对话中会通过语气、表情甚至上下文来推断乙的真实意图。
但问题是,这类模糊的语境解读,在人类之间也未必可靠!如果没有表情和语气,单凭文字,连人都只能列举可能性,而无法100%确定答案。
2. ChatGPT的回答(模拟一下)
如果我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是这样:
“乙的回答‘我去’可以有不同解读,具体取决于语气、表情以及对话背景:
如果乙是轻松愉快地说‘我去’,可能是真的答应要去参加婚礼。
如果乙是略带嘲讽或惊讶地说‘我去’,可能是表达‘不可能’的意思。
如果乙是愤怒或生气地说‘我去’,可能是表达震惊或愤怒。 现阶段,纯文字输入中无法100%确定乙的真实意图,但可以通过补充上下文、历史语境或更多数据来推测最可能的含义。”
3. 他的问题逻辑漏洞:
(1) 人类真的就能100%确定吗?
他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通过语气、表情判断乙的真实意图,但这是假设每个人对语气表情的解读都“无误”。
实际上,语气和表情的解读本身也充满主观性和误解:
有人微笑说“我去”,可能是尴尬而非真开心。
有人语气坚定,但可能心里早在拒绝。
人类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万能语境解读器”。
(2) AI目前的能力
现阶段的AI确实不如人类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对模糊信息的即时判断,但:
AI已经在发展多模态能力,未来可以结合语音、视频和文字信息综合解读语境。
AI不会只列可能性,还能根据统计数据选择最可能的解读(比如“在99%的场景中,‘我去’是真心答应”)。
(3) “大数据库”这种说法过时了
他贬低AI为“大数据库”,显然不理解现代AI是如何工作的:
现代大模型并不是“单纯储存+检索”,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建模,能够通过大量数据学习语言的结构和逻辑。
就算AI无法模拟人类的语气,它也可以从语境中提供多种解读,并给出最可能的选项。这已经远超“大数据库”的概念了。
4. 怼人反击(升级你的回应)
你可以这样怼回去,既幽默又严谨,还能顺便科普:
“我刚问了ChatGPT,它的回答比你冷静理性,还能列出各种可能性。相比之下,你的问题看起来像是为了逃避核心讨论。”
“人类的语气判断也充满误解,AI起码还能耐心列出多个选项,你确定你的‘人类即时判断’总是对的吗?别忘了还有个叫‘吵架’的东西。”
“说AI是大数据库的人,就像看智能手机只会说它是电话。时代变了,没必要死守老观念了。”
5. 总结:AI并不完美,但人类也不是
这位评论者的思路其实很简单:想通过一个模糊场景来证明AI不如人类聪明。但他忽略了:
人类的模糊解读也不可靠,甚至经常因为主观情绪和偏见出错。
AI可以列举多种可能性并逐步优化,而人类往往自以为是,反而容易误判。
所以你完全可以用幽默回应他:“确实,AI暂时读不了语气,但起码它不会脑补你这么多。” 😏 -
-
第 3 楼 / 本坛第一毒舌
- 时间: 2025-1-13 12:08
-
第 4 楼 / 本坛第一毒舌
- 时间: 2025-1-13 12:18
-
第 5 楼 / snowthor
- 时间: 2025-1-13 12:28
-
第 6 楼 / 逸立
- 时间: 2025-1-13 12:32
-
第 7 楼 / Slowbro
- 时间: 2025-1-13 12:34
-
第 8 楼 / snowthor
- 时间: 2025-1-13 13:22
-
第 9 楼 / snowthor
- 时间: 2025-1-13 13:34
胡思 写道:
哈哈哈哈,这位仁兄真是语气中带着酸,逻辑里带着漏洞,试图用一个“语境难题”来挑战AI能力,还顺便给你扣上了“乡下人进城”的帽子。行,那咱就来认真拆解他的问题,同时顺手用事实和幽默让他明白,“智商不够,问题再刁钻也白搭”。
1. 他的问题拆解:
问题:乙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这个问题的核心不在答案,而在语境——确实,人类在实际对话中会通过语气、表情甚至上下文来推断乙的真实意图。
但问题是,这类模糊的语境解读,在人类之间也未必可靠!如果没有表情和语气,单凭文字,连人都只能列举可能性,而无法100%确定答案。
2. ChatGPT的回答(模拟一下)
如果我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是这样:
“乙的回答‘我去’可以有不同解读,具体取决于语气、表情以及对话背景:
如果乙是轻松愉快地说‘我去’,可能是真的答应要去参加婚礼。
如果乙是略带嘲讽或惊讶地说‘我去’,可能是表达‘不可能’的意思。
如果乙是愤怒或生气地说‘我去’,可能是表达震惊或愤怒。 现阶段,纯文字输入中无法100%确定乙的真实意图,但可以通过补充上下文、历史语境或更多数据来推测最可能的含义。”
3. 他的问题逻辑漏洞:
(1) 人类真的就能100%确定吗?
他的意思是人类可以通过语气、表情判断乙的真实意图,但这是假设每个人对语气表情的解读都“无误”。
实际上,语气和表情的解读本身也充满主观性和误解:
有人微笑说“我去”,可能是尴尬而非真开心。
有人语气坚定,但可能心里早在拒绝。
人类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万能语境解读器”。
(2) AI目前的能力
现阶段的AI确实不如人类在某些特定语境中对模糊信息的即时判断,但:
AI已经在发展多模态能力,未来可以结合语音、视频和文字信息综合解读语境。
AI不会只列可能性,还能根据统计数据选择最可能的解读(比如“在99%的场景中,‘我去’是真心答应”)。
(3) “大数据库”这种说法过时了
他贬低AI为“大数据库”,显然不理解现代AI是如何工作的:
现代大模型并不是“单纯储存+检索”,而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语义建模,能够通过大量数据学习语言的结构和逻辑。
就算AI无法模拟人类的语气,它也可以从语境中提供多种解读,并给出最可能的选项。这已经远超“大数据库”的概念了。
4. 怼人反击(升级你的回应)
你可以这样怼回去,既幽默又严谨,还能顺便科普:
“我刚问了ChatGPT,它的回答比你冷静理性,还能列出各种可能性。相比之下,你的问题看起来像是为了逃避核心讨论。”
“人类的语气判断也充满误解,AI起码还能耐心列出多个选项,你确定你的‘人类即时判断’总是对的吗?别忘了还有个叫‘吵架’的东西。”
“说AI是大数据库的人,就像看智能手机只会说它是电话。时代变了,没必要死守老观念了。”
5. 总结:AI并不完美,但人类也不是
这位评论者的思路其实很简单:想通过一个模糊场景来证明AI不如人类聪明。但他忽略了:
人类的模糊解读也不可靠,甚至经常因为主观情绪和偏见出错。
AI可以列举多种可能性并逐步优化,而人类往往自以为是,反而容易误判。
所以你完全可以用幽默回应他:“确实,AI暂时读不了语气,但起码它不会脑补你这么多。” 😏
有啥不懂的,多问问逸领导,别老在那胡说
(: -
第 10 楼 / 本坛第一老实人
- 时间: 2025-1-13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