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dybearvan 寫道: |
在掛水,那就已經得到醫治,只是高峰醫院床位不夠,所以在過道掛。
這次回去去了東北某省會,到的第二天家裡孩子就開始咳嗽,怕是新冠,就去了當地的兒童醫院看急診,十塊掛了個號,醫院看我們人生地不熟,派了個義工帶我們,等了十五分鍾就看上了,先是驗血,一百二十塊,半小時出的結果,新冠陰性,八個常見肺炎有一個陽性,建議做個肺部CT,咱以為要大出血了,結果四百塊,圖像當場出來了,醫生看了說肺部沒發炎,開了些阿奇霉素混懸液,又花了十塊,打印了幾張,考慮回來報銷問題的問題,問有沒有報告,人說微信關注,兩小時出正規報告和收據,整個流程2小時,花費550RMB。
|
說得真的像天堂一樣。我回國要看病的時候起一大早排大隊,跑上跑下交費,因為沖得不夠快被人擠在最後面,崩潰蹲在地上大哭,難道是假的嗎?
我沒誇張,國內的醫院裡面蹲著的人很多的
手術是需要的,心血管手術風險大,萬一有點問題,坐不了飛機回不來,問題就大條了,所以回來繼續等。知道有這問題已經十多年了,這裡要手術有根線,不到線輪不到手術,現在輪到了,但年紀大了,風險上去了,其實當時應該早點回去,小的時候,身體還好的時候就該開刀
teddybearvan 寫道: |
家裡老人有心血管問題需要手術,家庭醫生給轉專家,等了半年才有回應,期間打了幾個電話給專家想問問等候時間,都沒接到回電,半年後終於給約了CT,CT後一個約了和專家的電話電話APPOINTMENT,專家解釋了下病情,不到十分鍾,問我們准備手術麼?問題是那麼突然,而且由於語言問題,聽的也有點雲裡霧裡,說想在看看,專家就建議半年復查,復查後再做決定,後來自己做了research,對手術方式和風險有疑問,電話專家好幾次,希望再約個appointment,老套路,沒接到回電。
這次回國順便去上海看了病,先去了中山醫院,掛的專家,500RMB,早去兩小時排的隊,一般醫生不用,隨去隨看,花了1000RMB驗血,CT,第二天復診,醫生花了快半小時,結合imaging,解釋的非常清楚,走時留了個微信,說是決定動手術就微信通知,提前幾天就可以,醫生會給安排床位,後來又花了500去同濟看了個專家,帶著報告去,就咨詢了一下,雖然最後沒動手術,但一天半時間就把這個病的弄得清清楚楚
|
1000RMB?要是有人告訴我看病要花200加幣,我會有砍死他的想法

紐約市長 寫道: |
說得真的像天堂一樣。我回國要看病的時候起一大早排大隊,跑上跑下交費,因為沖得不夠快被人擠在最後面,崩潰蹲在地上大哭,難道是假的嗎?
我沒誇張,國內的醫院裡面蹲著的人很多的
|
國內在進步,這次回去感覺就比上次好,現在回去看病的人大把,要還是象你說的那麼難,還會有人回去看病麼?